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骆驼祥子(导读彩插本)/教育部推荐学生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部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内容推荐

本书是老舍用同情的笔触描绘的一幕悲剧: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

试读章节

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儿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

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同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的;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大概有两个:或是拉包车;或是自己买上辆车,有了自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

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人与车都有相当的漂亮,所以在要价儿的时候也还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这派的车夫,也许拉“整天”,也许拉“半天”。在后者的情形下,因为还有相当的精气神,所以无论冬天夏天总是“拉晚儿”。夜间,当然比白天需要更多的留神与本事;钱自然也多挣一些。

年纪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恐怕就不易在前两派里有个地位了。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所以只能早早的出车,希望能从清晨转到午后三四点钟,拉出“车份儿”和自己的嚼谷。他们的车破,跑得慢,所以得多走路,少要钱。到瓜市,果市,菜市,去拉货物,都是他们;钱少。可是无须快跑呢!

在这里,二十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行儿——很少能到二十岁以后改变成漂亮的车夫的,因为在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起来。他们也许拉一辈子洋车,而一辈子连拉车也没出过风头。那四十以上的人,有的是已拉了十年八年的车,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人后,他们渐渐知道早晚是一个跟头会死在马路上。他们的拉车姿式,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后起之辈。可是这点光荣丝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暗,他们自己也因此在擦着汗的时候常常微叹。不过,以他们比较另一些四十上下岁的车夫,他们还似乎没有苦到了家。这一些是以前决没想到自己能与洋车发生关系,而到了生和死的界限已经不甚分明,才抄起车把来的。被撤差的巡警或校役,把本钱吃光的小贩,或是失业的工匠,到了卖无可卖,当无可当的时候,咬着牙,含着泪,上了这条死亡之路。这些人,生命最鲜壮的时期已经卖掉,现在再把窝窝头变成的血汗滴在马路上。没有力气,没有经验,没有朋友,就是在同行的当中也得不到好气儿。他们拉最破的车,皮带不定一天泄多少次气;一边拉着人还得一边儿央求人家原谅,虽然十五个大铜子儿已经算是甜买卖。

此外,因环境与知识的特异,又使一部分车夫另成派别。生于西苑海甸的自然以走西山,燕京,清华,较比方便;同样,在安定门外的走清河,北苑;在永定门外的走南苑……这是跑长趟的,不愿拉零座,因为拉一趟便是一趟,不屑于三五个铜子的穷凑了。可是他们还不如东交民巷的车夫的气儿长,这些专拉洋买卖的讲究一气儿由交民巷拉到玉泉山,颐和园或西山。气长也还算小事,一般车夫万不能争这项生意的原因,大半还是因为这些吃洋饭的有点与众不同的知识,他们会说外国话。英国兵,法国兵,所说的万寿山,雍和宫, “八大胡同”,他们都晓得。他们自己有一套外国话,不传授给别人。他们的跑法也特别,四六步儿不快不慢,低着头,目不旁视的,贴着马路边儿走,带出与世无争,而自有专长的神气。因为拉着洋人,他们可以不穿号坎。而一律的是长袖小白褂,白的或黑的裤子,裤筒特别肥,脚腕上系着细带:脚上是宽双脸千层底青布鞋,干净,利落,神气。一见这样的服装,别的车夫不会再过来争座与赛车,他们似乎是属于另一行业的。

有了这点简单的分析,我们再说祥子的地位,就像说——我们希望——一盘机器上的某种钉子那么准确了。祥子,在与“骆驼”这个外号发生关系以前,是个较比有自由的洋车夫,这就是说,他是属于年轻力壮,而且自己有车的那一类:自己的车,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手里,高等车夫。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冈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的时候便跑到城里来。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作过了。可是,不久他就看出来,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P1-4

序言

老舍(1899-1966),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父亲是个保卫皇城的护军,在与八国联军的战斗中阵亡,他靠母亲作佣工抚养长大。贫穷使老舍对城市下层市民的困顿生活和悲剧命运有深切的体验,这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舍七岁那年,由善人宗月大师资助上学读书。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担任小学校长。1924年9月,老舍到达英国,任东方学院华语讲师,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1930年夏赴济南到齐鲁大学任教,创作了《大明湖》《离婚》《牛天赐传》《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小说。老舍这一时期的作品,题材广阔,主题深刻,结构紧凑,描写深切,语言简洁,风格鲜明,思想与艺术的各方面都走向成熟。

1936年老舍推出长篇小说《文博士》《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平市民社会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遭遇为主要情节,真实地描写了处于城市市民社会底层的人力车夫的悲剧命运,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及其对劳动人民的残害。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人物形象,在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两个重要方面均达到前所未及的深度。

“七七事变”之后,老舍为宣传抗战,放弃了得心应手的小说,写抗战宣传剧,推出《残雾》《张自忠》等话剧。1943年开始重返旧路,创作了《火葬》《四世同堂》(前两部)等长篇小说。抗战结束后,老舍应邀到美国讲学。在美期间,完成了《四世同堂》的第三部《饥荒》。

新中国成立后,老舍为配合政治宣传而创作,按照时代要求选择创作道路和写作内容,以极大精力和热情从事通俗文艺创作,推出《龙须沟》《茶馆》《全家福》等十多个话剧剧本。“义革”开始后,受到残酷迫害,1966年8月24日投太平湖自尽。祥子——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从他身上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苦难与无奈。

老舍笔下的祥子来自农村,带着中国农村破败凋敝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骆驼祥子善良淳朴,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后来,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崭新的洋车,但是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骗去了他所有的积蓄。虎妞对他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他身心带来磨难。他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他开始游戏人生,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一切似乎都不让他逃脱车夫的最终悲惨命运。

老舍通过这个人物写出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下层劳动者生活空间的威压。他对祥子的评价为:祥子是一个经不住生活的考验,而失去生活的人。他为何不再寻求新的路,而成为社会的人渣、败类?他为何不做生活的主宰者,去自谋生活呢?我想,他也是害怕了,因为他是农民出身,他受不了生活一次次对他的打击,他放弃了。所以酿成了书中的人物一直走下坡路的前因后果啊!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小说通过祥子周围人物及人际关系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以及由他们织成的统治之网对祥子们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的一种变形反映。

祥子命运的三起三落表现为: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属于自己的新车。  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骗去,第二次买车的希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神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虎妞——一个泼辣而有心计的中年妇女,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物,将车和车厂管理得井井有条。颇有心计的她安排好了一场骗局,却没料到早早地被父亲刘四爷拆穿,但她还是骗取祥子和她结了婚,但却没料到父亲会狠心抛下她不管,卖了厂子到外地去了,最终由于她的好吃懒做引起难产而死去。

虎妞在小说中兼有双重身份:车厂主刘四的女儿,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这似乎是矛盾的两面兼于一身,这使虎妞的性格呈现出双重性:一方面,她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她缺乏教养,粗俗刁泼;另一方面,她被父亲出于私心而延宕了青春,心中颇有结怨。她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长期被压抑,身受封建剥削家庭的残害,心理也因之变态。虎妞是刘四爷的另一种压迫对象和牺牲品。

在她和祥子的婚姻问题上,她并不是真的甘心做一辈子车夫的老婆,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企图把祥子也拉上她生活理想的轨道。当然,虎妞对于祥子,也不能说是没有一些感情。祥子也得到她的关心——一种虎妞式的、近乎粗野的“疼爱”;而更多的,是她那种畸形的、祥子所接受不了的性的纠缠与索取,这是完全从她自身的需要出发,甚至也可以说,就是对祥子心灵和肉体两方面的摧残。不合理的社会和剥削家庭造成了她的不幸,而她介入祥子的生活,又造成了祥子身心崩溃的悲剧结局。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作品影响

《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多以描写知识分子与农民生活见长,而很少有描写城市贫民的作品。老舍的出现,则打破了这种局面,他以一批城市贫民生活题材的作品。特别是长篇《骆驼祥子》,拓展了新文学的表现范围,为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贡献。

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读来亲切自然、朗朗上口,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骆驼祥子(导读彩插本)/教育部推荐学生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728958
开本 32开
页数 1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6.5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09
147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