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是中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中医药院校的主要学科之一。本书简单阐述了方剂学的发展简史和任务,并着重收集了51首以复方为整体进行研究的方剂来说明。本书内容上有多项创新,如在方剂学中原有来源、组成、方解、功效、用法等基础上,增加了配伍研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药理研究、现代临床应用、毒性研究与不良反应和发展等项目,旨在加强对组成、方解、功效等的理解。
本书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以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深厚的医疗经验为基础,实践性强,可供医药学专业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参考。
图书 | 新概念方剂学导论(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方剂学是中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中医药院校的主要学科之一。本书简单阐述了方剂学的发展简史和任务,并着重收集了51首以复方为整体进行研究的方剂来说明。本书内容上有多项创新,如在方剂学中原有来源、组成、方解、功效、用法等基础上,增加了配伍研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药理研究、现代临床应用、毒性研究与不良反应和发展等项目,旨在加强对组成、方解、功效等的理解。 本书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以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深厚的医疗经验为基础,实践性强,可供医药学专业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共3章,第一二章为方剂学发展简史和任务,第三章为方剂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各论以方剂功效分类共17章,收集了51首以复方为整体进行研究的方剂,在传统方剂学来源、异名、组成、方解、功效、用法等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配伍研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药理研究、现代临床应用、毒性研究与不良反应和发展等多项创新内容,体现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整体调节作用,对阐明方剂的内涵有重要意义。本书可供医药学专业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参考。 目录 总伦 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 方剂学的任务 第三章 方剂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四章 解表剂 麻黄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桂枝汤 葛根汤 银翘散 第五章 泻下剂 大承气汤 第六章 和解剂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逍遥散 四逆散 半夏泻心汤 芍药甘草汤 第七章 清热剂 左金丸 白虎汤 白头翁汤 龙胆泻肝汤 黄连解毒汤 茵陈蒿汤 四妙勇安汤 第八章 温里剂 人参四逆汤 四逆汤 参附汤 吴茱萸汤 当归四逆汤 第九章 补益剂 四君子汤 四物汤 六味地黄丸(汤) 生脉散(生脉饮) 当归补血汤 炙甘草汤 保元汤 第十章 固涩剂 玉屏风散 第十一章 安神剂 酸枣仁汤 第十二章 开窍剂 安宫牛黄丸 苏合香丸 第十三章 理气剂 半夏厚朴汤 第十四章 理血剂 丹参饮 当归芍药散 血府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 复元活血汤 桂枝茯苓丸 第十五章 治风剂 大川芎丸 天麻钩藤饮 第十六章 治燥剂 麦门冬汤 第十七章 祛湿剂 二妙散 平胃散 藿香正气散 第十八章 祛痰剂 二陈汤 第十九章 消食剂 枳术丸 第二十章 驱虫剂 乌梅丸 附录 缩略语英中对照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概念方剂学导论(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严永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38159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8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745 |
出版时间 | 2005-12-01 |
首版时间 | 2005-12-01 |
印刷时间 | 2005-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89 |
丛书名 | |
印张 | 3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69 |
宽 | 197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