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反叛与颠覆)/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由曾一果著,主要内容:“今天,你恶搞了吗?”“恶搞”一词从日本传入,在今天,大概是最流行的网络词汇之一。恶搞的日文叫“KuSo”,是日本电子游戏中的一种“次文化”,意思是认真地“玩烂游戏”,是年轻电玩家所做的事情。后来这种电子游戏的“次文化”传到了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然后又传到了祖国大陆,在青年人中流行。而到了新媒介时代,恶搞的风气愈演愈烈。对此,有人欢喜有人愁。
图书 | 恶搞(反叛与颠覆)/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 |
内容 | 编辑推荐 《恶搞(反叛与颠覆)/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由曾一果著,主要内容:“今天,你恶搞了吗?”“恶搞”一词从日本传入,在今天,大概是最流行的网络词汇之一。恶搞的日文叫“KuSo”,是日本电子游戏中的一种“次文化”,意思是认真地“玩烂游戏”,是年轻电玩家所做的事情。后来这种电子游戏的“次文化”传到了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然后又传到了祖国大陆,在青年人中流行。而到了新媒介时代,恶搞的风气愈演愈烈。对此,有人欢喜有人愁。 目录 今天,你恶搞了吗? 今天,你恶搞了吗? 网络社会的崛起 网络恶作剧者 青年、新媒介与恶搞 恶搞文化简史 媒介文本的繁殖与生长 “互文性”文本 “大话”时代 拼贴的风格 “五道杠少年”事件 反讽与戏仿 恶搞文化的符号游戏 创造新文化? 反文化的时代 越恶搞越快乐 芙蓉姐姐的粗俗文化 “无厘头”与“不靠谱青年” 小结 另类的青春抵抗 恶搞的政治学图景 底层社会的“呐喊” 微博:介入社会 “潘金莲日记”:性感的身体政治 小结 跨文化的恶搞 《功夫熊猫》的“中国想象” 跨文化的“西游故事” 给力?不给力? 小结 被消费的恶搞 消费社会与文化商品 亚文化的“商业形塑” “符号商品”与身份认同 中产阶级趣味的恶搞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新媒介与恶搞文化大事记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恶搞(反叛与颠覆)/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曾一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2054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4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2 |
CIP核字 | 2013137911 |
中图分类号 | C913.5 |
丛书名 | |
印张 | 1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27 |
宽 | 156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