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新诗审美范式的历史转型
内容
编辑推荐

吕周聚教授编著的这本《中国新诗审美范式的历史转型》运用范式理论系统地研究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转型,突破以往从诗歌流派的角度来研究诗歌发展演变的研究模式,既强调中国新诗审美范式的差异,又注重各审美范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历时性地概括出中国新诗审美范式演变的同时,致力于研究中国新诗审美转型的内在逻辑关系,探讨后起的审美范式与已有的审美范式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总结中国新诗审美转型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发现其所存在的历史局限,寻找阻碍中国新诗艺术发展的瓶颈;不仅回顾中国新诗审美转型的历史进程,而且关注当前乃至未来的诗歌审美范式建设。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清新自然的诗美风格

 第一节 明白清楚的语言表达

 第二节 平实淡远的意境

 第三节 自然和谐的审美风格

 第四节 自在本真的诗美本质

第二章 狂飚突进的浪漫抒情

 第一节 非理性的诗歌本体观

 第二节 内在韵律的诗化精神

 第三节 雄浑豪放的气势

 第四节 散文化的文体形式

第三章 朦胧含蓄的诗美追求

 第一节 神秘的主客观契合理论

 第二节 模糊暗示的象征美学

 第三节 含蓄歧义的语言表达

 第四节 崇尚直觉通感

第四章 形式主义诗歌美学

 第一节 日常口语与诗化语言

 第二节 探索现代诗歌格律

 第三节 建构美的诗形

 第四节 有意味的诗歌形式

第五章 颓废主义诗歌的唯美追求

 第一节 悲观虚无的人生理念

 第二节 遁入象牙之塔

 第三节 贵族浪漫主义的颓废感伤

 第四节 致力于发掘恶中之美

第六章 承载意识形态的大众化审美追求

 第一节 从个人的象牙塔走向大众的十字街头

 第二节 服务于思想启蒙的大众化文体形式

 第三节 蕴含民族精神的大众化语言

 第四节 大众化与通俗化、庸俗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七章 以象征隐喻玄学的智性美

 第一节 以“客观对应物”来实现非个人化

 第二节 避却情绪的非个人化

 第三节 化理性为神奇的密钥

 第四节 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情感哲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新诗审美范式的历史转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周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37285
开本 16开
页数 3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06
CIP核字 2014152754
中图分类号 I207.25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