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2公共空间与艺术形态的转变)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国当代艺术研究》丛书的第二辑,胡斌主编,是由广东时代美术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泰康空间、A4当代艺术中心、广州正佳艺术中心等机构商定联合支持出版的。

本辑专题为“公共空间与艺术形态的转变”,选题的角度和展开的视域与第一辑有着密切关联,只不过它切入的路径不一样。本书可分为:“专题论文”、“展览研究”、“海外回译”、“问题现场”四部分。具体而言,这四部分主要探讨的是20世纪以来现代公共空间的形成(包括实体公共空间和话语公共空间)所带来的中国艺术的形态、组织方式与传播方式的转变。广场、剧院、博物馆等实体公共空间以及杂志、社团等产生公共话语的平台构成现代性的社会表征,而“公共性”和“公共空间”本身又具有变动性和多样性的历史。本书通过比较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语境下公共空间性质的变化,通观空间给予艺术生产的意义变奏以及两者的双向互动过程。

本书编者本着冷静地走入中国当代艺术诸种现象的内部,让复杂多歧的形态浮现出来,而不作非此即彼的简单论断的基本态度,希望对当代艺术的研究能够在一个长时段的视域中进行,以便于理清其中的思想脉络和推演逻辑。

目录

出版说明

编辑导语

专题论文

 唐宏峰 晚清图像的机械复制与公共传播——以《点石斋画报》插页画为中心

 蔡 涛 1938年:中国现代美术的转型——关于黄鹤楼大壁画的历史反思

 王志亮 80年代艺术公共领域的生成与结构

 姚嘉善 通向一种空间政治:另类空间与当代艺术在中国

 李翔宁 从实验建筑到批判的实用主义——公共视域中的当代中国建筑实践

展览研究

 翁笑雨 现代性的边界抑或裂缝——有关安森·法兰克的策展与研究

 唐克扬 癫狂的美术馆——库哈斯+OMA/AMO+艺术空问

海外回译

 朱迪·贝南 摄制空间——中国独立纪录片中的现实绘制

 葛思谛 文化转译与因果倒置的智识自负——对中国当代艺术理论中传统文化思想与解构理论实践混淆的批判性反思

问题现场

 社会介入性艺术——徐坦、李公明、胡斌三人谈

 胡 斌 社会运动、乡建与艺术——欧宁访谈录

征稿启事

撰稿格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2公共空间与艺术形态的转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胡斌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72908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822
CIP核字 2015243990
中图分类号 J052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86
19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