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赶考(西柏坡感思)(精)
内容
试读章节

平山县是红色老区,群众基础好,是著名“拥军模范”戎冠秀的故乡,也是风靡各大解放区的歌剧“白毛女”原型人物的故乡,更是保卫中央总部的“平山团”的故乡。西柏坡村就是其中有名的“抗日模范村”和“支前模范村”,抗战期间,先后有8名青年参军参战,民工支前700多人次,做军鞋400多双、军衣600多套(件),碾轧军粮200多万斤。小村虽然人口少,却有党员30名。

再一个原因,就是这一带比较富庶吧。滹沱河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西柏坡北面的陈家峪,西侧的北庄、南庄,东侧的东柏坡村,都比较大,东北方向5里外就是一个大集镇——西黄泥村。将来附属部门迁来,便于安置和供给。

许多年后,聂荣臻在一篇回忆录中写道:“平山的敌人(日本鬼子)出来抢粮,被我们打了一个伏击。当我们突破最后一道封锁线,登上东西黄泥的大山,朝滹沱河两岸望去——嘿!河两岸的稻子一片金黄,在微风中摆动着。我对他们说,你们看,滹沱河两岸真是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哟……”

最重要的原因是地形和地势。这里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太行余脉由西南而东北,峰峦起伏,山冈连绵,地势险要。而这里正处于太行山与大平原的交接处,东西面有两道高隆的山脊,像伸出的两臂,将小村紧紧地拥抱在怀中,正好形成一个马蹄形盆地的腹地。

军事专家分析说,背靠大山,面临平原,能攻能守,可进可退。若战局顺利,可东出华北大平原,占领石家庄,控制京广铁路,进而南北蔓延,直达京津和中原;如有不测,则可撤回层层叠叠的八百里太行,如虎入深山,龙归大海。

还有一个更隐秘的原因:西柏坡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不显山露水,便于保密。

当时的西柏坡村,是什么样子呢?

只有85户,325口人,零零星星地居住在滹沱河北岸的山坡上。村民大多是贫农和中农,只有一个段姓地主,有文化,很开明,与村民相处融洽。

小村的东部,是一座小山包,土名老鼠岭,岭前岭后散落着几户人家。

若征用这一片地方,老鼠岭下开挖防空洞,四周办公住宿,不啻是一个既隐秘又安全的机关场所。

于是,通过村长,与几户人家商谈。老百姓很配合,爽快地答应了。

刘少奇率领的中央工委,是1947年5月进驻的,对外号称“工校”。

为什么是“工校”呢?现在想起来,真是有着一番特殊的寓意呢。工人,工厂、工业,工业化,其中凝含着共产党的理想和未来。

中央工委落户后,就开始秘密营造中央大院,为毛泽东的到来作准备。

采访时,笔者曾走访毛泽东的房东阎受朝的儿子阎文习。

阎文习当年已经18岁,他说:大约1947年9月,就不断有牛车驴车往这里运送木头,我们好奇地问,拉这么多木头干什么?卸木头的人随口答准备盖房子。但让谁盖,为谁盖,却弄不清。过了一段时间,村干部领着一个穿灰军装的战士来到我家,前前后后、屋里屋外看了一遍说,“工校”首长要借你家房子居住,行不行呀?“可以,可以!”父亲阎受朝虽不是党员,但思想非常进步,不假思索就满口答应了。战争年代,机关和驻军号房子已是司空见惯。那时我全家6口人,父亲40岁出头,土改中刚分得5亩稻田,全家人都非常满意。为了给“工校”提供方便,我们就借住到村东岸阎受田家,不久又搬到村西岸阎涛家。

后来的宣传中,把西柏坡一带描绘成世外桃源的样子,山上松柏青青,户户梨花飘香。其实不然。

据老年人说,当年的老鼠岭光秃秃的,山岭只有三两棵榆树和一丛丛酸枣,半坡处偶见一两棵低矮、邋遢的松柏。村民们四季烧柴,牲口们常年吃草,需要量太大,山上能做薪柴的树枝灌木全被砍光了。

西柏坡周围的山呢,也都是土得掉渣儿的名字,驴山、牛山、马山、王八岛、坛坛垴……

历史的传说,总是涂满着理想的油彩,而现实中的原汁原味儿才是更真实的。

P8-P11

目录

《赶考——西柏坡感思》

《探海蛟龙》

序言

文学照耀生活,精品点亮人生。

亲爱的读者,此刻呈现在您眼前的这套10卷本作品集,系我社举办的《北京文学》2015年~2014年重点优秀作品评选的上榜之作,囊括了两年间《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和《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发表的文学作品精华,包括《北京文学》(精彩阅读)的原创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新人新作、散文和诗歌6大门类的25部优秀作品,以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转载的10部优秀中篇小说。这些作品,是经过《北京文学》编辑部严格把关、层层推选出来的。进入初评的候选作品,参考了作品发表之后的社会反响,如转载情况、读者反馈、文学界各方评价等,由《北京文学》编辑部集体讨论确定。终评上榜的优秀作品,由国内著名作家、评论家、编辑家组成的终评委,在集中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基础上,现场无记名投票,按照得票多寡评出。这些作品,题材多样,风格迥异,内蕴丰富,精彩纷呈,作者队伍也实力强劲。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5个门类的50多位获奖作者中,既有铁凝、刘庆邦、迟子建、蒋韵、尤风伟等知名作家,也有石一枫、孙频、霍艳、陈新等新锐作家,还有袁劲梅、陈谦等活跃的海外华人作家。

此前,《北京文学》曾以“《北京文学》奖”和“老舍散文奖”的形式评选奖励优秀作品,由于近年国家文化主管部门规范各类评奖,从本届评选开始,北京文学月刊社原有的“《北京文学》奖”和“老舍散文奖”合二为一,改为按年度划分的优秀作品评选,对优秀作品资金的扶持力度也大幅度提高。这套10卷本的优秀作品丛书,既是我社对2015年~2014年《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和《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发表作品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这两年间中国文学精品力作的一次集中呈现,值得广大文学读者阅读和收藏。

内容推荐

李春雷所著的《赶考(西柏坡感思)(精)》是一部报告文学合集。本书共收录《赶考——西柏坡感思》《探海蛟龙》。《赶考——西柏坡感思》真诚、形象地呈现了中共领导人在西柏坡的生活、工作和战斗,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各方面原因所在。《探海蛟龙》则真实地记录了我国科学家和科技人员们在海洋探索事业上不断进取、不断突破的过程,鼓舞人心。

编辑推荐

《赶考(西柏坡感思)(精)》这部报告文学合集收录了李春雷、陈新两位当代名家的新作,体现了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最新探索和成果,令大众读者满怀期待。

《北京文学》2013—2014年重点优秀作品由北京文学月刊社主编,这些作品都是经过专家、读者的投票获得胜出的最优秀作品,有广泛的读者基础。这套丛书的作者中,有诸多当代名家,如铁凝、刘庆邦、聂鑫森、于坚、迟子建、蒋韵、石一枫等,他们在国内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赶考(西柏坡感思)(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春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214857
开本 32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2016193575
中图分类号 I253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2
13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