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他的三部代表作,亚历山大·R·卡斯伯特对城市设计的统一场理论的概括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由此确立了城市设计在城市环境学科中的位置。《理解城市--城市设计方法》是三部曲之一,将使学者和实践者理解并以这些塑造了新的城市设计话语的知识体系作为基础。所有的城市环境学科也会由于这一贡献而变得丰富。
图书 | 理解城市--城市设计方法/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凭借他的三部代表作,亚历山大·R·卡斯伯特对城市设计的统一场理论的概括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由此确立了城市设计在城市环境学科中的位置。《理解城市--城市设计方法》是三部曲之一,将使学者和实践者理解并以这些塑造了新的城市设计话语的知识体系作为基础。所有的城市环境学科也会由于这一贡献而变得丰富。 内容推荐 《理解城市--城市设计方法》(Understanding Cities)架构丰富,是一部极具复杂性和挑战性的著作。它创建了城市设计理论和现实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开启了全新城市设计以及城市设计统一场理论所必需的方法之门。长久以来,城市设计一直被认为是建筑和城市规划的附属领域,属于“真空地带”,这也阻止了它应有的独立性。于是亚历山大·R·卡斯伯特(Cuthbert)开始对这一假设进行了挑战。 此外,卡斯伯特摒弃城市设计中仍然具有另一理论的设想,取而代之选择构建被他称为”新的城市设计”的知识性和概念性框架。通过使用空间政治经济学作为重要的参考点,卡斯伯特质问并挑战了主流的城市设计,同时为新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可供替代和可行的综合框架。通过暗示的方式,这种必须的批判涵盖了所有环境学科,这些学科也不可否认的会涉及重构过程中的学术争论。 以米歇尔·德·塞杜(Michel de Certeau)的异源性概念——“关手思考的思考”(thinking about thinking)和卡斯伯特的《设计城市》(Designing Cities)与《城市形态》(The Form of Cities)两本著作作为为基础,卡斯伯特此书沿用了他之前两本书中所采用的框架——历史、哲学、政治、文化、性别、环境、美学、类型学和语用学。总之,三部曲使得城市设计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域,它们融合了先论和新知,《理解城市》是其中的巅峰之作。 目录 图版目录 表格目录 前言 致谢 导言 理解城市 章节总结 第一章 理论/异源性 引言:直觉、经验和科学 科学方法 社会科学的方法 科学和城市 城市设计异源性 结论 第二章 历史 引言:历史,事实和时间 历史和发展 书写历史 历史与主流城市设计 原型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1961) 西比尔.莫霍利-纳吉:人的矩阵(1968) 罗和科特:拼贴城市(1978) 曼弗雷多·塔夫里:建筑与乌托邦(1976) 未来的历史 结论 第三章 哲学 引言:起源 影响 维也纳 法兰克福 魏玛和德绍——包豪斯 芝加哥 巴黎 洛杉矶 现象学 符号学 政治经济学 结论 第四章 政治 引言:意识形态和资本 城市政治议题 土地租金 国家和城市规划 公共和反公共范畴 结论 第五章 文化 引言:资本、文化和符号 城市的象征性 纪念物和设计 异源性与新城市主义 结论 第六章 性别 引言:遗失的部分 历史联结 性、性别和女性思维 女性主义的方法? 作为异源的漫游 异源性、性别和设计 结论 第七章 环境 引言:市场崩溃、密度与城市形态 郊区-城市 自然资本主义 (自然)生态 密度:形态的基础 高层建筑还是垂直建筑? 可食城市 密度与新城市主义 结语 第八章 美学 引言:美学评判中的问题 美学创造,艺术和城市 弗洛伊德 索绪尔 马克思 语境主义方法和美学创作 理性方法和美学创作 法规和设计控制 结论 第九章 类型学 引言:形式和过程 全球化和城市形式 巨型工程和奇观 标志性空间和新社团主义 模糊的空间和市民 隐形空间和全球移民 贫民区和超级贫民区空间 结论 第十章 语用学 引言:辩论的力量 语言和交流 起源 城市主义和宣言 宣言:1900—1945年 包豪斯 构成主义 风格派 1945年后的宣言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内容简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理解城市--城市设计方法/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澳)亚历山大·R·卡斯伯特 |
译者 | 邱志勇//杨凌//董宇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18503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8 |
出版时间 | 2016-06-01 |
首版时间 | 2016-06-01 |
印刷时间 | 201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8 |
CIP核字 | 2015227928 |
中图分类号 | TU984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9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2-8000号 |
版权提供者 | 由英国Taylor & Francis Group出版公司授权出版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