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逢中国民主同盟成立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经过精心准备和积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编纂出版了《沪盟先贤》(第一集),书中对民盟上海市较有影响力的数十位先贤的生平、事迹进行了梳理、叙述,对我们了解民盟的历史以及上海市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书 | 沪盟先贤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今年恰逢中国民主同盟成立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经过精心准备和积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编纂出版了《沪盟先贤》(第一集),书中对民盟上海市较有影响力的数十位先贤的生平、事迹进行了梳理、叙述,对我们了解民盟的历史以及上海市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推荐 上海,是民盟前辈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是民盟精神孕育生发的一方热土,更是民盟事业发展前进的广阔舞台。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编著的《沪盟先贤》共收录了114位曾在上海生活、工作和奋斗且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代表性的民盟先贤,他们为促进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为发展多党合作事业,为推进民盟工作,做出了非凡的成就。 目录 序言 李青崖(1884--1969) 杨俊生(1890--1982) 陶行知(1891--1946) 陈望道(1891--1977) 贺天健(1891--1977) 廖世承(1892--1970) 张耀翔(1893--1964) 郭绍虞(1893--1984) 潘序伦(1893--1985) 朱东润(1896--1988) 刘海粟(1896--1994) 沈体兰(1897--1976) 王个簃(1897--1988) 周予同(1898--1981) 张江树(1898--1989) 熊佛西(1900--1965) 万籁鸣(1900--1997) 周承佑(1901--1983) 许杰(1901--1993) 胡焕庸(1901--1998) 沈志远(1902--1965) 苏步青(1902--2003) 黄竞武(1903--1949) 全增嘏(1903--1984) 李锐夫(1903--1987) 彭文应(1904--1962) 应云卫(1904--1967) 刘思慕(1904--1985) 胡曲园(1905--1993) 孙大雨(1905--1997) 陈秋草(1906--1988) 陈伯吹(1906--1997) 戴家祥(1906--1998) 钱君匐(1906--1998) 沈德滋(1906--2007) 周同庆(1907--1989) 徐铸成(1907--1991) 兰锡纯(1907--1995) 钱宝钧(1907--1996) 姚荫梅(1907--1997) 谭抒真(1907--2002) 苏渊雷(1908--1995) 刘良模(1909--1988) 陈仁炳(1909--1990) 吴茵(1909--1991) 苏延宾(1909--1993) 李鸿寿(1909--1998) 黄铭新(1909--2001) 王端骧(1909--2002) 谈家桢(1909--2008) 郭莽西(1910--1949) 赵超构(1910--1992) 高怡生(1910--1992) 陈彪如(1910--2003) 吴青霞(1910--2008) 杨村彬(1911--1989) 丁善德(1911--1995) 王达时(1911--1996) 陆诒(1911--1997) 俞调梅(1911--1999) 顾学箕(1911--2007) 童大埙(1911--2011) 曾伟(1912--1949) 刘启纶(1912--1949) 傅培彬(1912--1989) 李春芬(1912--1996) 韩学章(1912--1997) 刘琼(1912--2002) 黄耀曾(1912--2002) 王辛笛(1912--2004) 钱伟长(1912--2010) 李国豪(1913--2005) 王中(1914--1994) 王西彦(1914--1999) 吴浩青(1914--2010) 解洪元(1915--1990) 冯英子(1915--2009) 顾伯华(1916--1993) 程应缪(1916--1994) 佘亚雄(1917--1995) 蒋月泉(1917--2001) 陈旭麓(1918一1988) 石筱英(1918--1989) 郑怀美(1918--2000) 姚慕双(1918--2004) 汪尧田(1918--2006) 蒋学模(1918--2008) 嵇汝运(1918--2010) 言慧珠(1919--1966) 王玉润(1919--1991) 江绍基(1919--1995) 尹桂芳(1919--2000) 邵滨孙(1919--2007) 虞键(1920--1949) 上官云珠(1920--1968) 傅季重(1920--2001) 严灏景(1920--2008) 郑显芝(1921--1949) 尉迟斌(1921--2003) 李树棠(1921--2008) 尚丁(1921--2009) 焦伯荣(1922--1949) 童芷苓(1922--1995) 周柏春(1922--2008) 赵寿先(1923--1948) 丁是娥(1923--1988) 张镜人(1923--2009) 朱正华(1924--1999) 李国机(1925--2004) 林绍禹(1926--1949) 谷超豪(1926--2012) 戚雅仙(1928--2003) 桑国光(1931--1990) 周芝石(1934--2012) 试读章节 李青崖 (1884一1969) 李青崖,原名李允,湖南湘阴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以翻译法国作家莫泊桑小说著称。出身世家名门,曾出洋深造,归国后一边任教,一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1929年至1949年间,先后任上海同济大学附中校长,中国公学文理学学长,复旦大学、湖南大学、中央大学教授,大夏大学教授兼文学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震旦大学教授、上海文献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名门子弟,少年英睿 李青崖出生于1884年,祖上是大名鼎鼎的李星沅。李星沅当年做过湘军的老帅,在湖南有着极大威望。李青崖出生在这样的名门贵族家里,生活富足,衣食无忧,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过也正因为这个特殊的家庭,他的个人婚姻问题早早地就被家长决定了。1900年,仅16岁的李青崖与湖北新军创建人之一吴殿英之女吴琴清完婚。尽管这个门当户对的婚姻出于父母之命,但所幸的是它并未如当时的鲁迅等名人家庭一样,成为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李青崖夫妇和谐度过了一生,从未有绯闻传出,相比那些自由恋爱的男女仿佛还要恩爱一些。 李青崖婚后不久赴上海求学,1907年在复旦公学(后改复旦大学)肄业,同年赴比利时列日大学理工学院学习,是最早的旅欧留学生之一。他入学时学的是理工科,但不久就因为对法国文学的兴趣而转学前往法国,潜心研究法国文学。李青崖非常喜欢法国的作家如大仲马、左拉、法朗士、福楼拜等,尤其钟爱的是莫泊桑,他认为莫泊桑的小说在内容上更切合当年内忧外患、亟需改革的中国,可以借此鼓励广大国民奋进、积极参与自救。 李青崖虽然人在国外,却一直关心国内的局势,据说他还曾资助过国内的革命运动。他的孙子李壮飞曾这样回忆道:“我清楚地记得,在上世纪60年代某个夏天的晚上,我陪祖父在上海淮海路散步的时候,祖父突然说‘国共两党,我赞助过孙中山,教过毛泽东’。赞助孙中山,是孙中山到欧洲呼吁推翻满清时,祖父正好留学欧洲,为此慷慨解囊。” 1912年李青崖学成回国,力图报效祖国,先后在湖南多个学校任教,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组建湖光文学社,出版《湖光》半月刊,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当年这帮朋友经常在李青崖的家里聚会,一是因为他为人好客,二来他家里地势宽敞,是长沙最大的私人园林——芋园的所在地。芋园早年名为水月林,是一座寺院,李星沅青年时曾在此攻读,后来就辟其地拟作归田怡养之所。 李青崖和朋友在芋园开展过很多有意思的活动,例如1918年与新民学会开办的“留法预备班”,当时李青崖自任法语教员,蔡和森、蔡畅、向警予、李富春等人都是他的学生,据说连徐特立也亲自来听过课;1919年,徐特立等人在此成立“健学会”,组建哲学小组,毛泽东也曾参与。可谓一时人杰地灵,令世人瞩目。 传道、授业、解惑 在李青崖从事过的职业中,教学占据了最主要的地位。他教学严谨认真,学识较为渊博,经常得到学生的赞扬,称其给学生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启发。而在李青崖的教学生涯中,一次特殊的经历更是引人关注,经常被人当为一桩佳话来讲。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涉及到一位在当时乃至后来都相当有名的女作家。 1924年秋,李青崖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教国文,有一次他布置了一篇自由命题作文,当时班上的优等生、才18岁的女学生谢鸣冈交上了一篇题为《初恋》的短篇小说,内容写一个中学女生爱上了一个大学男生,她将其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心灵之爱,不愿让任何人知道,更不愿令对方知道,文中刻意描摹女主角心理上的种种矛盾,情感和理智的激烈冲突。尽管这在青春女子之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愫,但当时还很少有人能像谢鸣冈这样勇敢细致地将其写出来。 谢鸣冈自认为此文构思独特,文笔优美,李先生定会详加批改,给予极大的赞扬。不料一个月过去了,作文簿却迟迟没有发放下来。她等不及向老师询问,可李青崖却说“刚学创作贪大求长是不行的”,要她多学习福楼拜、莫泊桑的写作经验,用多年时间来努力练习写场景与人物片断,要写只写两三千字的小作品,并说正是因为这样的磨炼,才让他们最终成为世界级的短篇大王。 年少而又踌躇满志的谢鸣冈听到这番话不免扫兴,从此对李先生的教学失去了兴趣,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问她都没有再交过作文,于是这学期的作文成绩得了零分。此事在学校一度引起轰动,因为谢鸣冈一直是以国文优秀闻名于校的。谢鸣冈也因此自觉很难堪,从此与李青崖更是疏远,连对方送给她的《波华荔夫人传》也懒得再读了。而这位很有个性的女生就是后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一席的作家谢冰莹,这件事后来还被她写进了《一个女兵的自传》中,可见对她的深刻影响。 1943年,谢冰莹回乡给父母扫墓,在重庆与李青崖邂逅重逢时,据说曾为此事特地向李青崖道歉,认为是自己当年太任性,并且在《李青崖》一文中如此写道:“就在那梦一般的相遇,梦一般的心境里,我了解了李先生的宽宏度量,了解了他的慈爱心肠。”并称赞李是“一位把生命献给文学的人”。于是,这段曾经闹得很不愉快的师生经历最终以圆满结局收场。 尽管从今天的观点来看,作为老师是否应该将自己的创作理想强加于人,对待学生多批评而少鼓励和赞扬,也许是值得商榷的。但从此事的动机来看,李青崖当时应该是基于严格要求学生的想法,而从后果论,此事也确实起到了激励谢冰莹努力创作的效果,尽管她的作品特色最终并未能如先生之所愿。P1-3 序言 中国民主同盟诞生于抗日战争最危急的时刻,成长于追求民族解放的风雨岁月,壮大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肝胆相照,具有悠久和光荣的历史传统。 上海,是民盟前辈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是民盟精神孕育生发的一方热土,更是民盟事业发展前进的广阔舞台。1946年,民盟中央委派黄炎培、沈志远、黄竞武等来沪筹备民盟上海市支部,是年8月底,民盟上海市支部正式宣告成立。随后,张澜、黄炎培、沈钧儒、罗隆基、梁漱溟、史良等一大批民盟的开创者和领导人陆续来沪,留下生活和工作的足迹,更留下了“以天下为己任”“奔走国事、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民盟一届二中全会旧址、虹桥疗养院、南海花园、集益里等历史建筑,见证了民盟反对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光荣历史,记录了前辈先贤为争取国家解放与和平民主的奋斗历程。 今年恰逢中国民主同盟成立75周年和上海民盟组织建立7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民盟上海市委经过精心准备和积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编纂出版了《沪盟先贤》(第一集)一书,第一集共收录了114位曾在上海生活、工作和奋斗且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代表性的民盟先贤,他们为促进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为发展多党合作事业,为推进民盟工作,做出了非凡的成就。以后,民盟上海市委还将出版《沪盟先贤》续集。 我们难以忘怀,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上海民盟盟员为和平民主与争取国家解放顽强斗争,其中陶行知、曾伟、黄竞武、赵寿先等盟员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鲜血和共产党人的鲜血流淌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备感自豪,上海盟员大家辈出,群星璀璨,不仅拥有陈望道、苏步青、钱伟长、李国豪等三十多位大学校长,还涌现出了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谷超豪院士等一大批学术泰斗。民盟前辈们始终坚持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和衷共济,一大批盟内专家学者,聚焦科学发展、关注文化传承、心系国计民生,出主意、想办法,做实事、做好事。一路走来,民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些令人高山仰止的代表人物、杰出前辈,是我们后生晚辈永远的楷模和榜样。历史已渐行渐远,但民盟先辈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是民盟的精神所在和立盟根基,我们要继承传统,坚定共识,学习民盟先辈们爱国爱民、正直正派、淡泊名利的人品、良知和风骨,把他们倡导并坚持的信念、品格和操守接过来、传下去,作为上海民盟代代相传的精神支柱和宝贵财富。相信《沪盟先贤》系列书籍的出版将会激励广大盟员将光荣传统内化为理想信念和前行动力,引导广大盟员了解历史、感恩社会、贡献时代,秉承科学的参政观、合作观、事业观,始终不渝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让我们站在中国民主同盟成立75周年、上海民盟组织建立70周年的新的起点上,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沪盟先贤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 |
绘者 | |
出版社 | 群言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30076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4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91 |
出版时间 | 2016-05-01 |
首版时间 | 2016-05-01 |
印刷时间 | 2016-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96 |
CIP核字 | 2016069219 |
中图分类号 | K827=7 |
丛书名 | |
印张 | 3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7 |
宽 | 172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