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林徽因传(初见惊艳再见依然)
内容
编辑推荐

凌叔华说,可惜因为人长得漂亮又能说话,被男朋友宠得很难再进步。林洙说,我承认一个人瘦到她那样很难说是美人,但是即使到现在我仍旧认为,她是我一生中所见的最美、最有风度的女子……

林小光著的《林徽因传(初见惊艳再见依然)》讲述了在古典与现代气息交融的那个年代,林徽因以其旷世才情,诗意地栖居着。她执着于自己的梦想,游走在建筑与文学两个迥然不同的领域,并且游刃有余。这样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女子,总是不慌不忙不卑不亢,固守着自己的信念、原则和梦想。

如今伊人已逝,留给我们的,不只是那年复一年的人间四月天,还有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内容推荐

林徽因短暂的一生中,无论事业还是爱情,都丰满而精彩。在事业上,他始终坚守专业,满怀热情,并取得了做人的成果;在爱情上,她有徐志摩的追求,金岳霖的守候,梁思成的呵护。这不仅是因为她的美貌和才华,更因为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林小光著的《林徽因传(初见惊艳再见依然)》采用散文般的笔调、唯美而清丽的文字,讲述了林徽因一生的心路历程,使读者对她的家世、思想、生活、爱情、事业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伊人已逝,而林徽因过人的才情与气质,高洁的人格及其对事业的执着与献身精神,将长存于后人。

目录

第一章 梦中的白莲

 刹那缘起

 徽音,徽因

 庭院深深

 父爱如山

 林家有女

 青春初识

第二章 康桥别恋

 漂洋过海

 爱上凝固的艺术

 佳人邂逅

 康桥之恋

 蓝色的布莱顿海湾

 转身天涯

第三章 各自真爱各自修

 细说幼仪

 情深缘浅

 她,最爱他

 落花与流水

 烟火幸福

 新月

 各自真爱各自修

第四章 死生挈阔,与子成说

 坎坷情路

 筑梦宾大

 情深意更浓

 执子之手

第五章 平平相思无以酬

 罗曼归途

 山间静养

 诗意建筑

 人间四月天

 一生挚爱,一生等待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最心痛的是红颜

第六章 情系山河

 石窟与塔的旋律

 战火升起

 飞往天堂的战机

 痛失亲人

 昆明暂居

 竹林深处

第七章 人生聚散两依依

 硝烟散去

 文字取暖

 城与墙

 情系国徽

 山雨欲来

 翩然离世

试读章节

但是她乖巧而灵气逼人的粉脸,令人百般疼爱。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便从《诗经·大雅·文王·思齐》中择取“徽音”二字,取义贞静、贤德。很显然,祖父对她是寄予了厚望的,他希望她温柔典雅,安静如莲,同时又不乏理智与灵性。1935年,林徽因在文坛崭露头角,接连在报刊上发表作品。而与此同时,文坛上另有一位男性作家叫“林徽音”,为了避免读者混淆,她便改名为“林徽因”。

祖父林孝恂生活的那个年代,刚好是西学东渐、启蒙思想萌芽之时,与他同科的陈三立、丘逢甲、杨深秀等名士,都是思想前卫、倡导新学的人物。林孝恂在京城翰林院干了几年,又被外放到浙江担任地方官,接触了不少新派的思想学说,因而很注重让子侄辈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他在浙江时创办家塾,请来任教的既有国学大师林纾,也有新学名家林白水,除了教授儒家经典之外,还教授自然科学和外语。后来他又送多名子侄出国留学。祖父的开明给林徽因的一生印象极深。

林徽因是幸运的,在那个妇女要裹着小脚,三从四德的时代,她遇到了思想开明的祖父、积极进步的父亲,使她的生活绽放出光彩,如那朵白莲花,在西湖旁边静静地绽放在人们的心里。尽管她的母亲是妾。

林长民的原配夫人叶氏早逝,无儿女。林徽因的生母何雪媛14岁时,作为继室嫁入林府。

何雪媛是个典型的传统旧式妇女,出身于浙江嘉兴一个商人家庭。她的父亲是开小作坊的,何雪媛从小跟父母东奔西走,没读过书。这样的出身,与官宦之家、书香门第的林家显得那样格格不人。

琴棋书画、操持家务是封建大家族女子的标志,而这些与何雪媛毫无缘分,尽管她生长在商人家庭,过的也是养尊处优的生活。这对于善诗文、工书法的林长民来说无疑是一种错位。

婆媳关系是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话题,林徽因的祖母知书识字、通情达理,处处透着一股名门风范,这样的差距,使祖母与母亲之间想要相处融洽怕是千难万难。在这个书香门第的家庭里,她的存在无疑是令人唏嘘的。

在我们的认知里,书香门第的小姐,大都与深宅大院、豪门深宫联系在一起。那里虽然不缺诗情画意,但自由的气息总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蝶舞莺飞的清晨,小姐们手拿长卷,在爬满青藤的高墙里面,望着天空,久久地沉思。等待她们的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们的灵魂时常低吟,为寂寞,也为自己的未来,更为那深藏于心底的挣扎。

林徽因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大家族里。幸运的是,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年代,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接触过新思想的开明人士,他们既遵从中国传统文化,也乐于迎接新式的甚至是革命性的思维方式。在这样的家庭里,林徽因的身上既传承了父辈们优秀的血统,成就了与她倾国倾城的绝代容颜相得益彰的端庄、大方的气质,同时也是她日后接触新思想、学习新知识,成为一代才女的必然。

有人说,刚出生的人,她们因为上一世过孟婆桥时喝过孟婆汤,删除了前世所有的记忆,就这样纯粹地来到人间。而一个即将死去的人,则带不走凡间的半点尘埃(P8-9)

序言

众所周知,林徽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才女,她的才华、美貌和气质,她的经历、成就和际遇,都赢得了世人的赞叹。

1904年,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其祖父林孝恂是进士出身;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要职,是一位为改革而献身的政治人物;叔叔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曾写下著名的《与妻书》。林徽因少年时期,林长民将她送进北京培华教会女子中学学习,并在她16岁那年带她前往英国,借读于伦敦圣玛丽女子学院,期间还带她到欧洲大陆旅行。

殷实的家庭,为林徽因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也开阔了她的视野。在游历欧洲的过程中,她首次接触到“建筑学”的概念,并从此开启了她对建筑的信念和激情,开始了对建筑事业一生的执着。

时值花季的林徽因,在这时邂逅了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徐志摩。徐志摩被她的才华和美貌所打动,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并大胆地向她表白。但林徽因毕竟是理性的,她没有接受徐志摩的追求,因为徐志摩当时已有家室,而她自己的母亲本身就是妾,她深谙这种家庭的不和谐与不正常,决心不让自己重蹈母亲的覆辙。林徽因是温和的,她的性情不曾有太多的放纵,她活得乐观而执着,坚定又干脆。于是,她不辞而别,毅然离开了。说到徐志摩,不能不提到林徽因的另一个倾慕者——金岳霖。在林徽因的一生中,金岳霖代表的是一种感动与深情,他为了林徽因终身不娶,始终在不远处默默地关注和守候。这种“发乎情,止乎礼”的君子态度,深得林徽因和世人的敬重。

1921年10月,林徽因回到中国,继续在培华女子中学学习。她的父亲林长民与梁启超的友谊,使她结识了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两人日久生情,双方父辈也有意让他们结为连理。林徽因和梁思成确定关系后,于1924年一同赴美,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梁思成选择了建筑系,林徽因则选择了美术系。这是因为当时宾大美术学院建筑系不招女生,但其他系的女生可以选修建筑学的课程,所以林徽因只能在美术系注册,然后选修建筑学课程。留学期间,梁思成对林徽因百般呵护,两人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相互扶持,他们的爱情是现实的、理性的,也是幸福的。1928年3月,他们在加拿大梁思成的姐夫家结婚,之后在梁启超的建议下取道欧洲回国。

1928年9月,梁思成和袜徽因应东北大学之聘,创建东北大学建筑系。他们在东北期间设计了吉林大学校舍,林徽因还设计了“白山黑水”的东北大学校徽。1930年晚些时候,林徽因诊断出患有肺病,不得不离开沈阳回北平治疗。随后“九一八”事变爆生,日寇占领东北,东北大学建筑系被迫停办。这时,梁思成受邀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的主任,林徽因随同参与了营造学社的工作,从此开始了他们在中国营造学社长达15年的调查研究。在考察期间,林徽因表现出了她的睿智、敏感和激情,旅途生活的艰苦和测绘工作的辛劳没有阻挡她的脚步,她以顽强的意志、坚强的毅力,带病考察、调研,和丈夫一起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和保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战期间,中华大地狼烟四起,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先到四川,后又辗转来到云南,夫妻俩贫病交加,生活举步维艰。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她的弟弟林恒成了一名空军飞行员,在空战中英勇牺牲,林徽因为此悲痛不已,又一名亲人为了解救受苦受难的中华子民而光荣献身。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挽救了即将失传的传统工艺景泰蓝,还参与了国徽图案和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项目的设计。在生命的最后10年,是对建筑的热爱与激情支撑着她的生命,由此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1954年底,林徽因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到1955年4月1日,她走完了仅有51年的人生,将生命定格在美好的“人间四月天”。

除了是一位执着而坚定的建筑师外,林徽因在文坛也占有一席之地。她的作品中体现着文人的感性、细腻、唯美,这完全是出于她对文学的一种单纯的喜爱。她的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最为大众所熟知。

在林徽因短暂的一生中,无论事业还是爱情,都丰满而精彩。在事业上,她始终坚守专业,满怀热情,并取得了傲人的成果;而在爱情上,她有徐志摩的追求、金岳霖的守候、梁思成的呵护,这不仅是因为她的美貌与才华,更因为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

本书以林徽因的生平为主线,采用散文般的笔调、唯美而清丽的文字,描述了林徽因一生的心路历程,使读者对她的家世、思想、生活、爱情和事业有一个全新的了解。

斯人已逝,而林徽因过人的才情与气质,高洁的人格及其对建筑事业的执着与献身精神,将长存于后人心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林徽因传(初见惊艳再见依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小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507369
开本 32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2016175177
中图分类号 K826.16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内蒙古
212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1: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