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诗经一瓣留余香
内容
试读章节

毛姓是一个自强不息源远流长的古老姓氏,出自远古姬姓,为周文王姬昌之裔,后建立毛国。在周朝初年至春秋之际是周王室世卿,有毛公鼎铸铭于世。西河是毛姓最著名的郡望,其后有荥阳、河阳、北地等望。毛姓名列当今一百大姓之七十六位。

毛姓主要来源有二,出自周文王姬昌的两个儿子,分别形成于今河南宜阳和陕西岐山,均与毛地有关。

《通志·氏族略》云:“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明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孙因以为氏。”按此说,毛氏属于以邑为氏之类。但成书早于《通志》的《元和姓纂》则说:“毛,周文王第九子毛伯受封毛国。因以为氏。”这里将毛列入以国为氏之类。又。《广韵》云:毛本自周武王母弟毛叔郑,后以为氏。

综合以上引文可知,在西周初期分封诸国中的毛国,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的封国。受封者之一为姬明,是文王的第九子,为伯爵,故称毛伯明。据《辞源》多种辞书记载,伯明所建之毛国,在今河南宜阳县东北,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伯明曾在周朝任司空(负责管理土木工程建筑之官),为周成王的六卿之一,其子孙世为周卿士,他们以封国为姓氏,就是毛氏。

另一受封国者叫姬叔郑,《姓源》说是文王的第八子,为公爵,故又称毛公,叔郑所建之毛国,《辞海》称:“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遗物有毛公鼎。”“毛公鼎”系清道光末年在陕西岐山出土的。这说明西周晚期陕西的毛国还存在。叔郑的后代子孙以国为氏,就是形成于陕西岐山的毛氏。

毛氏家族大都奉毛郑始祖。毛郑为周文王第八子,在周成王初年被封于“毛”国,即今天陕西岐山、扶风一带。于是,他的子孙抛弃传统的姬姓改姓“毛”,此乃毛姓之起源。在周成王初年分封的72国中,“毛”国是一个小国,势单力薄,终因受不住长期的战乱和兼并而湮没无闻。故国虽失,但毛姓子弟却幸存而不断繁衍,并由西向东扩展居留区域。毛叔郑,西周初分封于今陕西岐山,后因动乱分封于今河南宜阳;至22世战国毛遂传“毛遂自荐”千古佳话,已移居荥阳阳武(今河南原阳),现河南原阳师寨乡路庄村仍有毛遂庙。另一说在山东滕州官桥;至40世毛苌家传《诗经》(《毛诗》),与毛亨合称小毛公、大毛公,已移居今河北河间地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姓氏纷纷过长江南迁。大略也在这一时期,中原毛姓也向江浙一带迁徙。据浙江衢州《清漾毛氏族谱》记载,至毛郑第45世孙毛彪、毛介、毛炳兄弟三人,其中毛介为三国魏尚书仆射,治典举,清廉雅正,为陈留平丘(即今河南长垣、封丘一带)人,《长垣县志》有传;至52世孙晋代毛宝为武(今河南原阳)人,因45世孙毛介等为陈留平丘人,故浙江衢州《邑前毛氏族谱》又称其为江南毛氏一派祖。荥阳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人毛宝渡江后,跟随东晋江州刺史温峤(288—329)参与平定苏峻、祖约之乱,以功封州陵开国侯,食邑一千六百户。其孙毛琚(282—329)也因军功封归乡公,食邑信安(今浙江衢州),“子孙即家焉”。从此,毛姓在衢州(境内有三衢山,故又称三衢)定居下来,并成为江南毛姓主系。

P18-19

后记

夏传才的辞职信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

我决定向第九届年会的会员代表大会请辞中国诗经学会现任会长职务。我请辞的原因有三:

一、在此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我是年近九十的耄耋老朽,视力听力下降,手颤书写困难,行步不离手杖,会务冗杂,编辑工作繁重,确已力不从心。

二、依据国家的社团组织法规,年过七十不再担任社团领导。老朽蒙同仁错爱,前两次换届仍推我连任,也承主管单位教育部批准留任。凡事二不过三,应以推选新会长(法人代表)为宜。

三、现在我的头脑依然清晰,思维尚称敏捷,大自然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计划写一点回忆录。写个人自传没有意义,我要写我经历的四个社会形态中所历、所见、所闻、所思的一些真实的片断,使之成为反映时代的横断面。《典论·论文》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致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可惜时间不多,我担心已经写不了多少。请大家珍惜我已经不多的时光。

我本来是一位文学作者,20世纪40年代写过一些作品,早就化为灰烬和垃圾;50年代以后我是学者、教授,写过编过30本书、几种教材和辞书,它们也只是浩瀚学海中的泡沫,也或者其中有人类认识长河中的一点一滴,如此而已。唯一可以稍为自慰的是创建中国诗经学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为推动这个学科的兴旺发展,为弘扬中华文化和国际文化交流,产生一定的绩效。我于学会是有感情的,希望在我离职后,同仁们把它办得更加有声有色。

如何推举新一届理事和领导班子,我的意见是依照会章,以民主的方式,从实际出发,达到平稳过渡。

照会章办事:本会会章是照抄国务院颁发的规范文本制定,经教育、民政两部核准,具有实际的法规效力,所以必须依章办事。

民主方式:理事会必须由会员代表大会产生,每位会员都有提名权和表决权。鉴于本会会员分散各地,主管部门准许采取通信方式由会员提名候选人,汇总后在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再由理事会推行常务理事、正副会长。

从实际出发,首先要考虑理事能够“理事”和覆盖不同地区。理事的职责是联络、团结所在地区的会员,上下沟通,发展组织、参加本会活动和理事会议(含通信会议)。学术文化社团的工作在于推动学术,声望在于创造业绩,挂名理事没有任何意义。

从实际出发,推选领导班子,首先要考虑的是能够保持学会工作正常运转。通过挂靠单位的组织审查和政治保证,有能力提供独立的办公用房和办公的基本物质保证,接受国家的每年年检,年检时银行账号必须有10万元以上的准备金,依法必须有两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每月要支付工资及其他费用,支付本会出版内刊的印刷费用和正式出版物的补贴;邮电通讯费每年在万元以上。推选的新任领导人首先必须能解决以上实际问题,否则,学会不能继续存在,这是第一个“实际”。知识分子羞于谈钱,但没钱办不了事。鲁迅有句名言:“一要生存,二要发展”。当然还要有学术带头作用、凝聚力、组织会议的社会活动能力等条件,是第二个“实际”。

从实际出发,要考虑到“新老交替”,新陈代谢,是无可回避的自然规律,回顾当初发起学会的专家学者和第一、第二批会员,有的逝世,有的移居国外,有的退休而淡出学坛,保持联系的不足一半的一半。现在一批年轻的博士、硕士,申请人会,我们欢迎。我阅读几位年轻博士的新著,把所研究的课题写得有深度、有新意,应该推荐他(她)们为理事,起学术带头作用。目前我们的学术队伍已经老龄化,不吸收新鲜血液,学会就会自行消亡。

以上都是老朽的肺腑之言,在我任内主持这次年会上与朋友们欢聚,然后鞠躬下台。我已不宜长途飞行,与朋友们以后难有会面的机会,请来品茗谈心、跳一支舞吧。

目录

第一辑 特别邮件

 一首全球华人圈子引起轰动的英文诗

 林中斌:莫斯科的52座诗人雕像

 林中斌:民主有病了!

 王程远:《思齐》本义辨

 毛井根:毛苌与韶山毛氏之渊源关系

 歌手于文华《国学唱歌集——诗经》

第二辑 日本学人

 世界汉学耆宿粟原圭介

 细谷惠志教授返日来函

 日本国功勋教授、日本诗经学会会长村山吉广六函

 大妻大学增野弘幸教授信

 长尾富雄在日本民间宣讲中国文化四函

 诚信的田中和夫书信三函

 宫胁弘幸教授来访返国

 石川三佐男教授任秋田中国学会会长四函

 卢益中入日籍改名芦益平

 大野圭介结婚报喜

 徐送迎全家定居日本(二函)

第三辑 韩国情谊

 宋昌基:以文会友增进学问

 东亚学术研讨会邀请信

 京畿大学人文大学长孙大俊

 韩国金正和女士说:我真想到中国来

 高丽大学选用《十三经概论》作教材

 文铃兰:不当教授愿当讲师

 韩国学者翻译《十三经概论》

 韩国诗经学会奉赠感谢牌

第四辑 美欧飞鸿

 林中明:旧经典活智慧十函

 才女、侠女黄雅纯寄赠《南宁旧事》《纽约丽人行》

 英国老汉学家霍克斯伦敦乡下养病

 美籍华人吴少达研究诗经开新路(五函)

 美国芝加哥大学系主任夏含夷教授介绍《诗经》中“矣”字功能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柯鹤立的信

 法国马尼丹教授:开会是短时的,友谊是长久的

 美籍华裔学者余宝琳女士

 《诗经》匈牙利文译本出第三版

 加拿大《诗》学近况

第五辑 新马越南友好

 “海外奇人”新加坡周颖南相互通信六函

 新加坡诗人张济川交往

 郑良树:诸子著作非一人之作

 《诗经》越南文全译本译者四信说因穷无法出版

第六辑 台湾学术交流合作

 陈新雄大师唱和论交十二题

 赵制阳、夏传才通信六函

 朱守亮的使命感四函

 林庆彰诗经研究三十年五题

 王国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三题

 文幸福诗豪酒豪游兴豪

 与季旭昇教授谈训诂

 林叶连:研习切磋,其乐融融三函

 台岛友情六笺

第七辑 香港深情

 香港诗人协会邀请书

 蓝海文《新儒学》

 丁平:旧识新交三函

 香港中国文学学会邀请书

 钟洁芝来访来信

 作家舒慧致函

 “小朋友”蔡若莲

 诗人慧思:一切风平浪静

 港大李家树教授“半退”

 贾晋华自哈佛返港

 香港文艺家协会邀请书

 王一桃:我的诗离不开诗经的中国(四函)

 诗人黄坤尧以诗代柬八题

第八辑 内地书简

 吴奔星与夏传才通信四函

 张松如(公木)书信六函

 汤炳正夫妇北戴河赋诗

 顾易生三函

 褚斌杰书信三通

 向熹书信四函

 陈桐生论“四始”和《鲁诗》无正变说(外一题)

 叶蓬:夏教授答记者问(并序)

 刘章:我的财富是朋友

 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胡平生谈荆门郭店楚墓竹简三函

 王晓平教授自日本来信

 林家骊:哈佛现存《诗经》古籍善本

 叶舒宪采访印第安文化研究所

 刘毓庆谈整理笔记杂考

 庄严教授研究诗经宇宙论

 王宗石主张研《诗》应以本文为主

 曹道衡读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

 南开大学出版社社长张世甲函

 樊树云贺寿

 袁梅:我们步入耄耋老翁行列

 王洲明:与先生交亦师亦友

 马银琴信

 王承略: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张启成术后恢复工作三函

夏传才的辞职信

内容推荐

自1993年中国诗经学会成立以来,会长夏传才先生一心扑在学会工作上,团结了一大批海内外诗经研究者和爱好者,主持了多届“中国诗经学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为诗经学的繁荣和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诗经一瓣留余香》即是夏传才任职会长的十六七年里,与海内外诗经学学者之间的来往通信选集。

编辑推荐

夏传才编选的《诗经一瓣留余香》是一本毕生致力于《诗经》研究的学者,和同行、朋友交流的书信集。

这是一个学者对《诗经》作为本土文化精粹在世界范围内传扬的坚持不懈,这也是他的学术旨趣所在: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每个时代的学术都与它的时代精神及其学术思潮密切相关,诗经学的研究未曾在先贤的智慧中画上休止符。

这也将是中国学者一步一个脚印推动诗经学国际化的明证。而他们使“《诗经》在世界”成为中国人的普遍信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诗经一瓣留余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夏传才编选
译者
编者 夏传才
绘者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908824
开本 32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4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2015273391
中图分类号 K825.6=76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10
147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