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云深不知处
内容
编辑推荐

亲情、友情、师生情,历历在目,却深藏于心。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云深不知处》是一部散文随笔集,记录了作者杨牧之对过往的回忆。特别是与阴法鲁、褚斌杰、任继愈、季羡林、臧克家、夏承焘、邓广铭、顾颉刚、郭沫若等大师、学者、文化名人的交往,这些往事,点点滴滴,真切感人。

内容推荐

《云深不知处》是一部散文随笔集,记录了作者杨牧之对过往的回忆。特别是与阴法鲁、褚斌杰、任继愈、季羡林、臧克家、夏承焘、邓广铭、顾颉刚、郭沫若等大师、学者、文化名人的交往,这些往事,点点滴滴,真切感人,使读者对这些大师有了更多、更感性的了解。《云深不知处》的后一部分是作者在国外游历时的感悟,从那些名人故居、墓地、遗迹所透露出的信息,以及作者的思索与感悟,让读者再一次走近了那些曾为大部分中国人所熟悉、现已渐渐淡忘的人——马克思、白求恩……书中还有一部分是作者对当年在中华书局一起共事的领导、同事的回忆,特别是对《文史知识》编辑部的回忆,不仅是对一个杂志创办初期艰苦岁月的记录,更是对八十年代初期全国上下无处不在的读书潮的记录。

目录

火车带来的乡愁

小学的回忆——怀念母亲

无法弥补的时候

上善若水——怀念王春同志

怀念阴法鲁先生

负疚使人永远不安——纪念魏建功先生

编辑部里的年轻人

献上束鲜艳的花——记金沙总编辑

不忧、不惑、来惧——怀念周振甫先生

我敬佩的褚斌杰先生

记住任继愈先生的期望

门前一束马缨花——怀念委羡林先生

臧老看过的杂志,还保存着吗?

邓广铭先生与岳飞的《满江红》

一代词宗——访夏承焘先生

为后人开出一条治学的大道——记顾颉刚先生

我心中的郭沫若先生——记与郭老的几次通信交往

遥远的北大

司马迁之忍——重读《报任安书》

尼赫鲁用了很多笔墨说到玄奘——关于玄奘的通信

在匈牙利的台湾旷小姐

走出特利尔——记马克思

白求恩,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

托尔斯泰的追求

新圣母公墓的诉说

相遇马德里——记塞万提斯

高迪:曲线属于上帝

在美国越战纪念碑前——记林璎

试读章节

每天上班的时候,要经过一座铁路桥,只要我准时,总有一列火车,哐啷、哐啷从车站开出来,可以看见卧铺车厢里,稀疏的旅客,在向外张望。

下班的时候,经过这座铁路桥,如果我准时,总有一列火车,缓缓地开进车站,可以看见车厢里,灯火通明,旅客正做着下车的准备。

这时,我总感到很亲切,心思会回到小的时候。回到我住的那个小镇,镇西头我家住的小楼,小楼近处的树林,小楼远处的火车站。

我是铁路职工子弟。父亲从1927年、十四岁便进入铁路工作,直到退休,在铁路上工作了四十六年。这之后,大姐、二姐、弟弟,都做了与铁路有关的工作。

我上初中时,每天乘火车上学,是我记忆中最清晰的故事。我刚十岁,还在读小学,父亲从长春市调到离长春市六十公里的范家屯镇。这是一个很小的小镇,当时可能只有一二万人口。但因为这个小镇地处东北粮仓吉林省怀德县中心,南来北往,周转粮食,所以一个三等小站却总是很繁忙。因为是小镇,没有完整的中学,小学念完了,我们只能去六十公里外的长春读中学。铁路照顾她的职工子弟,允许这些学生每天免费乘火车上下学。大家叫我们是“通车生”。可是,乘火车上学可不像乘汽车那样方便,因为火车不像汽车,开走一辆五分钟后又来一辆。而乘火车,如果这班火车赶不上,下一班火车说不定就要几个小时之后了,等你到了学校,同学们恐怕要吃午饭了。

所以,无论如何不能误车。当然,火车有时也会晚点。那就糟了,我们就会赶不上第一节课。迟到多了,当然要影响功课。乘火车上学,早出晚归,常常需要在火车上做作业、温课。如果抓得不紧,功课自然会受影响,所以,老师认为“通车生”功课不行。

记得一次上植物课,任课老师姓校,很幽默,常和同学开玩笑,玩笑有时很尖刻,所以大家都怕他。车晚点了,我们通车的几个同学下了火车,小跑着进了学校,小心翼翼地走到教室门前。听到校老师讲课的声音,我们却谁也不敢敲门。大概老师听到了门外嘁嘁喳喳的声音,便喊道:“进来!”别的同学已经进去了,我在最后,突然想到要面对几十名同学,又不知校老师会说出什么话来,扭头就跑。校老师出来,高声喊:“回来!”我只好乖乖地走进教室,赶快归位。校老师看到我往座位上去,说:“站住!”我便站在教室前面,面向着讲台。老师说:“不要只对着我,向后转!”这样我就正对着全班同学了。校老师发话了:“我一出教室门,看到杨牧之同学正以奥林匹克百米冲刺的速度向外跑……”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校老师又说:“别人都进来了,他为什么跑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没有温课,怕我提问。现在,让我们试一试,看我说的对不对。”说罢,他就提了一个问题,让我回答。侥幸我答了出来。老师说:“看来他是不愿意上我的课。回到座位上,好好听课。”

那时“通车生”每天起早贪黑,跟着火车上下学,很是辛苦。到了冬天,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多度,火车经常晚点,我们也就经常迟到。从早晨乘上早班车离家,到晚上乘上晚班车回家,在外面至少呆十二三个小时,每天乘火车上下学,对于一个刚上初中的孩子的确是不容易的。

冬天,天亮得晚,离开家时天还没有大亮。那时,我只有十二三岁,正是贪玩贪睡的年龄。母亲去世了,大姐每天早晨起来给我做饭、装饭盒,然后叫醒我。我经常是不吃早饭迷迷糊糊地向火车站走去。放学时,在火车上,车厢里很热。如果有座位,坐在那里就开始打瞌睡。一次,睡过了站,醒来时已经到了二十公里外的陶家屯站。望着陌生的火车站,望着远方一片漆黑,我急出一身汗。回家的火车已经没有了,走回去吧,半夜三更又不敢,只好投奔同学。同学的父亲安慰我,让我放心睡,第二天早晨他会叫醒我。但我哪里睡得着,既怕再睡过点,又惦记家里不知道,着急。躺在床上又开始后悔,为什么不走回去,不是比现在干着急好多了吗。我算好了早晨上学的火车到达陶家屯站的时间,整整一夜没合眼,躺在床上,听闹钟滴答作响,等着时间到来。火车到了范家屯站,我又急忙下车,托车站上的熟人带话给家里,这时心里才踏实下来。

后来,大姐工作了,家里经济条件略好一点了。父亲担心我带的饭盒经常无法热,总是吃凉饭,又怕火车里热,饭馊了,就每天给我一角五分钱,让我去学校对面的铁路招待所吃一顿午饭。一饭一菜正好一角五分钱。那时候,除了交书本费,我见不到一分钱。这一角五分钱归我所有、由我支配,该是多么宝贵呀!我第一个愿望是省下钱买向往已久的书。要省下这一角五分钱,我只有不吃午饭。我至今还用着的商务印书馆的《四角号码新辞典》,就是省下饭钱买的第一本书。这本字典当时定价一元六角,这就说明我十顿午饭没有吃。上中下三大本的《一千零一夜》,也是省下午饭钱买的。中午不吃饭,饿一会儿就能过去,但在教室里看别人吃饭,便觉得饿得不能忍受,这时,那一角五分钱就省不下来了。时间长了,终于想出好办法。学校报刊阅览室中午开放。上午最后一节的下课铃一响,我就去阅览室看书看报。当时曾十分得意,认为自己不但省下了钱,还利用中午时间看了许多有趣的书。

后来,乘火车就是大学时的寒暑假了。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北京大学,又开始了每年寒暑假乘火车的历史。那时火车速度慢,从长春到北京之间要走二十来个小时。从北京回长春时还好,归心似箭,兴奋和期待,走一站,近一站,有盼头。车一进站,我在车窗里总能看到父亲在站台上焦急寻觅的面容。等我站到父亲面前,他那宽心的微笑,让我无比温暖。当我回校读书时,甚至,在我走上了工作岗位之后,想起这微笑总让我振奋。从长春回北京,心情就大不一样了。父亲和弟弟送我。长笛一响,看到父亲在站台上向我招手,看到他一年比一年苍老的面容,心里十分难过,总想下车回去,再和父亲呆几天,一直到火车过了山海关,心情才能渐渐平静。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云深不知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牧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36810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