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遗传改良》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国际花生遗传改良的最新进展,其中不少内容,如花生光周期反应、固氮特性、抗倒性、果针强度、休眠性、熟性,以及包括高(低)温、铝毒、盐害、缺素等非生物胁迫抗性等内容,以往专著很少提及或语焉不详。尤为可贵的是,这本书是作者王传堂、张建成结合自身科研实践写成的,理论性与实用性并举。可以预期,该书的出版发行,定将对我国花生生产的持续发展,以及科研、教学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
| 图书 | 花生遗传改良(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花生遗传改良》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国际花生遗传改良的最新进展,其中不少内容,如花生光周期反应、固氮特性、抗倒性、果针强度、休眠性、熟性,以及包括高(低)温、铝毒、盐害、缺素等非生物胁迫抗性等内容,以往专著很少提及或语焉不详。尤为可贵的是,这本书是作者王传堂、张建成结合自身科研实践写成的,理论性与实用性并举。可以预期,该书的出版发行,定将对我国花生生产的持续发展,以及科研、教学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 内容推荐 王传堂、张建成主编的《花生遗传改良》共12章。首先,扼要介绍花生遗传改良相关基础,涉及花生营养和生殖器官的形态与解剖构造,花生属植物的起源与分类;然后,系统、深入地阐述了花生遗传改良的传统方法,以及远缘杂交、离体再生、近红外技术、遗传工程、分子标记等新兴育种技术;此外,还详细论述了花生高产稳产、高油、高油酸、生育期、休眠性、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遗传改良的策略和研究成就。《花生遗传改良》包括编著者利用rDNA 1TS序列构建花生属植物进化树、通过离体培养和激素涂抹利用不亲和野生种、建立无基因型依赖性的高效率的转基因技术、构建花生品质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以及花生高油酸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成果。 目录 第一章 花生形态、解剖与分类 第一节 营养器官形态与解剖构造 一、根 二、茎 三、叶 第二节 生殖器官形态与解剖构造 一、花 二、果针 三、荚果 四、种子 第三节 花生属植物起源和分类 一、花生属植物地理起源与分布 二、花生属植物组系划分 三、花生栽培种资源的分类 四、花生栽培种的生物学来源 [附]花生生育期划分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花生传统育种方法 第三章 花生远缘杂交育种 第四章 花生离体再生 第五章 花生近红外技术和分子育种 第六章 花生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 第七章 花生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 第八章 花生熟性的遗传改良 第九章 花生种子休眠性的遗传改良 第十章 花生非生物胁迫抗性的遗传改良 第十一章 花生抗病性的遗传改良 第十二章 花生抗虫性的遗传改良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花生遗传改良(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传堂//张建成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81575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31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500 | 
| 出版时间 | 2013-09-01 | 
| 首版时间 | 2013-09-01 | 
| 印刷时间 | 2013-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944 | 
| CIP核字 | 2012281277 | 
| 中图分类号 | S565.203.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4.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42 | 
| 宽 | 160 | 
| 高 | 3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