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与想象(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由浅见洋二所著,本书涉及“风景与绘画之间的关系”、“诗与绘画的关系”、“诗中有关‘形似’功能的问题”、“诗与历史记载、历史学关系的问题”、“诗人的内部世界与诗人所处外部世界、自身与他者间的关系”等诗学重要命题,有力地揭示出了唐宋之间“诗学观念上的断层”现象。作者受日本“中国学”研究的传统熏陶至深,又曾在哈佛大学接受西方学术方法之训练,他的研究特色很可能预示着日本“中国学”的发展动向。
图书 | 距离与想象(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日本宋学研究六人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距离与想象(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由浅见洋二所著,本书涉及“风景与绘画之间的关系”、“诗与绘画的关系”、“诗中有关‘形似’功能的问题”、“诗与历史记载、历史学关系的问题”、“诗人的内部世界与诗人所处外部世界、自身与他者间的关系”等诗学重要命题,有力地揭示出了唐宋之间“诗学观念上的断层”现象。作者受日本“中国学”研究的传统熏陶至深,又曾在哈佛大学接受西方学术方法之训练,他的研究特色很可能预示着日本“中国学”的发展动向。 目录 前言 王水照 緒論:中國詩學的唐宋轉型一一本書的研究視角、方法 (一) “天開圖畫”的譜系一一中國詩中的風景與繪畫 閨房中的山水以及瀟湘一一晚唐五代詞中的風景與繪畫 (二) 關于“詩中有畫”一一中國的詩歌與繪畫 “詩中有畫”與“宛然在目”一一中國的詩歌與繪 “詩中有畫”與“著壁成繪”一一中國的詩歌與繪畫 (三) 距離與想象一一中國的詩歌與媒體、作為媒體的詩歌 “形似”的新變一一從語言與事物的關係論宋詩的日常性特點 標題的詩學一一宋代文人的“著題”論及其源流 (四) 文學的歷史學一一論宋代的詩人年譜、編年詩文集及“詩史”說 “詩史”說新考一一以白居易《和答詩·和陽城驛》為中心 關于詩與“本事”、“本意”以及“詩讖”一一論中國古代文學 作品接受過程中文本與語境之關係 作者之夢與讀者之夢一一以宋代的詩歌闡釋學為中心 (五) 詩來自何處?為誰所有?一一關于宋代詩學中的“内”與“外”、“己”與“他”以及“錢”、“貨”、“資本”概念的討論 關于“夢中得句”一一中國詩學中的“內”與“外”、“己”與“他” 論“拾得”詩歌現象以及“詩本”、“詩材”、“詩料”問題 一一以楊萬里、陸游為中心 論中國古代文人“賣詩”、“賣文”的詩學意蘊 引用書目 各篇日文原題與最初發表書刊 後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距离与想象(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日本宋学研究六人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浅见洋二 |
译者 | 金程宇//(日)冈田千穗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6937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5 |
出版时间 | 2013-10-01 |
首版时间 | 2013-10-01 |
印刷时间 | 2013-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6 |
CIP核字 | 2013168638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