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是年轻的学问,传播却是与人类历史一样长的活动。“传播与人类共生共存,它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与利益,也给了人类许多的烦恼与困惑”。
由戴元光编著的《泮溪传播学论坛(2011年第1卷总第6辑)》将秉承一贯的编辑思想,即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传播学发展与研究,尊重不同的学术思想,关注传播学发展中的新动向、新观点、新信息,为传播学研究开辟一个新天地。
图书 | 泮溪传播学论坛(2011年第1卷总第6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传播学是年轻的学问,传播却是与人类历史一样长的活动。“传播与人类共生共存,它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与利益,也给了人类许多的烦恼与困惑”。 由戴元光编著的《泮溪传播学论坛(2011年第1卷总第6辑)》将秉承一贯的编辑思想,即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传播学发展与研究,尊重不同的学术思想,关注传播学发展中的新动向、新观点、新信息,为传播学研究开辟一个新天地。 内容推荐 由戴元光编著的《泮溪传播学论坛(2011年第1卷总第6辑)》选取了国内外传播学术界有关当前学术热点问题的论文,以理论思辨、历史考证、定量分析、文化研究等诸多方法,探索了国内外新闻传媒领域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理论与分析工具,梳理了当代中国传播学术研究的轨迹,本书由理论研究、网络与新媒体等五个部分组成。 《泮溪传播学论坛(2011年第1卷总第6辑)》可作为传媒领域师生及研究人员的学习参考资料。 目录 理论研究 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契约 政治场、社会科学场和新闻场 受众产品和新媒体环境:媒介产业经济学的含义 国外网络媒体发展研究述评:一个多元视角 传媒制度 版权与言论自由:功利主义进路——基于美国版权法 第三方审查:困惑争议中的独立自主——日本电影审查制度研究 全球化与威权语境下的新加坡电影审查分级制度变迁 传媒经济与管理 媒介和通讯产业发展战略:规模真的很重要吗? 集中化的起源和动力机制 过程与产品——电视节目的全球贸易 新闻报道与报人 台湾媒体关于中国大陆的报道研究 论赵超构的办报思想 西方传播学人 “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特奥多尔·w·阿多诺 传播的仪式化与仪式化的传播——对詹姆斯·w·凯瑞仪式传播观的解读 作为文化研究的受众研究——伊恩·昂(IenAng)受众研究述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泮溪传播学论坛(2011年第1卷总第6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戴元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13068729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3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8 |
出版时间 | 2011-08-01 |
首版时间 | 2010-11-01 |
印刷时间 | 2011-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0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2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