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抱怨不折腾不懈怠(你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内容
编辑推荐

许鸿琴编著的《不抱怨,不折腾,不懈怠:你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分为三篇,分别从不抱怨、不折腾、不懈怠三个方面对为自己努力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深刻的剖析。从感恩、合作、执行、智慧、踏实、热情等各种职业品质方面加强员工的职业素养,并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行动方案,从而对员工放下思想包袱、提升工作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帮助。本书理念引人入胜,方法和建议简单有效。

内容推荐

一道润泽员工心灵,与幸福人生的智慧鸡汤!

鉴于现代职场负面情绪的蔓延,《不抱怨,不折腾,不懈怠:你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从不抱怨、不折腾、不懈怠三个方面入手,结合员工的工作实际,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故事和案例,阐述了“为自己工作”的职业理念,从而引导员工不断走向卓越。

《不抱怨,不折腾,不懈怠:你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由许鸿琴编著。

目录

前言/1

第一篇 不抱怨——为自己的幸福而工作

第一章 工作是幸福的特殊体验

 用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3

 发掘并享受工作中的乐趣/5

 积极的期盼让你收获幸福/7

 工作中树立“积极心相”/9

 对拥有的工作感恩惜福/11

第二章 悦纳工作中的不完美

 怨言是最没有积极影响力的语言/13

 工作如玫瑰,理性地接受它的刺/15

 用温和的态度面对工作的得失/16

 高难度的任务是机会在考验你/19

第三章 将心比心:领导其实不容易

 当家才知柴米贵,老板也有“血泪账”/22

 带着“同理心”,感谢你的领导/25

 从老板的立场看问题/27

 同体共生:把公司当成自己的/30

第四章 让团队氛围因你而不同

 相斥原理——没有人喜欢抱怨者/33

 踢猫理论——不要把怨气传染给别人/35

 雁阵效应——做个出色的“分享者”/37

 曼狄诺定律——让微笑融洽团队氛围/39

第五章 心怀感恩,快乐工作

 感恩是根治抱怨的良药/42

 化抱怨为感恩,理性拆除“情绪炸弹”/44

 气场中的感恩因子,让你成为“发光体”/46

第二篇 不折腾——踏实工作是成功最佳路径

第六章 找准目标,不能“瞎折腾

 一心一意,朝着最亮的星星前进/51

 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成的/54

 选对目标才能确定出行的方向/56

 以专注的精神去实现目标/59

 化整为零,分阶段实现目标/61

第七章 落实到位,拒绝“空折腾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先行”/65

 落实战略,要的是眼低手高/67

 使命必达,将任务圆满完成/69

 精益求精,落实到位不打折/72

 小题大做,才能防患未然/75

第八章 管理时间,不再“穷折腾”

 提高时间含金量,实现工作价值最大化/78

 把精力放在最具“生产力”的事情上/81

 保持简单,高效工作不折腾/83

 保证效率,学会拒绝是关键/86

第九章 业绩为王,不要“白折腾”

 用业绩说话,功劳比苦劳更重要/89

 用最充分的准备换来最好的业绩/91

 业务素质是提升业绩的硬功夫/93

 多投入=多回报,告别“收入焦虑症”/95

第十章 赢在方法,避免“乱折腾”

 不做“一条道跑到黑”的傻瓜/99

 赢在方法:巧干胜于蛮干/101

 想象力为解决问题开辟新思路/1 03

 革自己的命:推倒思维里的墙/106

第三篇 不懈怠——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工作干劲

第十一章 进取心——永不停息的自我推动力

 西点军校:永不满足于现状/111

 进取心激励我们完善自我/113

 每天进步一点点,自我升值“核聚变”/1 15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1 17

 对今日的工作负责,就是对明日的自己负责/120

第十二章 敬业:成事者的最佳姿态

 敬业就是永远超出别人的期待/122

 工作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124

 自动自发,主动做事而非坐等指示/127

 把职责当家务干,把工作当日子过/129

 视工作为使命,变“要我做”为“我要做”/131

第十三章 朝着“数一数二”进军

 永争一流,做到最好/135

 挖掘优势,让自己不可替代/137

 相信自己,依靠自信羽化成蝶/139

 不怠慢,变“无所谓”为“有所为”/142

第十四章 激情四射,粉碎“职业倦怠症”

 员工有激情,企业才有活力/146

 用信念点燃激情的火焰/1 49

 重燃激情,不做“企业睡人”/152

 自我革命,跨越“职业停滞期”/155

 提升情商,合理控制自我情绪/156

第十五章从优秀到卓越

 居安思危,在不断反省中成长/159

 携手同进,筑就斯巴达方阵/161

 加倍努力:比别人做得更多更彻底/163

 将每件事情做到极致/165

后记/168

试读章节

工作中树立“积极心相”

稻盛和夫是日本京瓷公司创始人,独创两家全球500强企业。退休后他皈依佛门,转而去追求至高的财富——提升心智,因为他认为人生就是不断提升心智的过程。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超脱和追求,稻盛和夫已经成为日本乃至亚洲享有盛誉的人。

稻盛和夫认为,他怀有能够渗透到潜意识中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形成了一种对公司未来的积极而伟大的“心相”。这种积极的“心相”是使他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动力。

与积极心相相对应的,是消极心相。一个具有消极心相的人,不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事物,只是固定地从否定的角度看待人和事,永远把自己固定在一个受害者的角度。“心相”决定了态度,态度决定了行为,行为决定了结果。

稻盛和夫意识到,“人生中的遭遇全部是自己内心吸引来的。其人生低谷与高峰、幸福与不幸,也是由内心呼唤而至的”。

稻盛和夫的“积极心相”理论,对于我们的人生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一个积极的人,头脑中充满了积极的想法,时时都能做出积极的行动,必然能够改变环境,带动周围的人一起积极起来。在工作中,一个时刻保持积极心态的人往往能够成为公司的激情之源。

“I feel great”是“我的情况最佳”之意。这是一位职业高尔夫选手常说的一句话,每当打球不理想,球没有沿着他希望的方向飞时,他会连连告诉自己,“I feel great”,决不认为自身有任何不佳的情况。因此,即使在处于下风时,他也能够一直振奋精神,结果在比赛快结束的时候,他又能够超前了。

“勿以环境为敌”同样也是一位短跑运动员常说的话。无论在任何恶劣的气候之下,他总能够表现得如沐春风,不畏惧飓风暴雨,他了解风越大,技能、体力、精神的差距就越体现在比赛中,他甚至认为,强风下的赛跑是上帝赐予他胜利的良机。

上面高尔夫球手和短跑运动员的话告诉我们,糟糕的往往并不是外在的环境,而是我们对外在环境抱有的心态。如果我们对环境保持积极心态,事情就会朝积极的方面发展;反之,事情就会向不利的方面发展。成功的人都是善于转化自我心相的人。

要时刻保持积极心态,心理暗示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心理暗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暗示有着不可抗拒和不可思议的巨大力量。无论什么时候,你若始终保持积极暗示,给自己鼓励,最终你会发现,你真的能成为当初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在美国夏威夷,某公司聘请了一位与众不同的销售经理。这位经理每天早晨都组织部下进行一次聚会,并在聚会上要求所有员工齐声高叫:“我觉得健康!我觉得愉快!我觉得大有作为!”接着,便是大家一起开怀大笑,互相拍掌捶背,祝贺一天的好运气,然后再各人干自己的活。

结果,在公司里,这个部门的每位员工完成的销售额都高得惊人。

其实,这位经理的聪明之处就是善于使用暗示效应。所有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都能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来鼓励自己,这对自己能够取得骄人业绩能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拿破仑·希尔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我暗示的公式,他提醒渴望成功的人们,要不断地对自己说:“在每一天,在我的生命里面,我都有进步。”

积极的自我暗示能让我们用一些更积极的思想来替代我们过去陈旧的、否定性的思维模式,这是一种强有力的技巧,一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期望的技巧。一个对自己持有积极暗示的人才能够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工作,才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成为带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力量。

对拥有的工作感恩惜福

对于员工而言,工作能给你生活以保障,又能给你工作以乐趣,工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礼物。唯有感恩、唯有懂得珍惜,我们才对得起这份生命中的恩赐。是工作给了你一切,你应该并且必须对工作、对企业、对提携你的上司和关心你的同事抱有一种感恩与珍惜的态度。

英国的卡尔·普兰斯到南威尔士地区波斯考尔海边度假胜地度假时,与母亲、一个弟弟和三个姐妹购买一张彩票,幸运地中了690万英镑大奖。暴富后,普兰斯和妻子吉莉恩把他俩位于威尔士首府加的夫的一套住房送给19岁女儿莎拉,并为两个儿子还清住房抵押贷款。

普兰斯自己辞去在铁路企业的火车司机工作,在“福地”波斯考尔海边的度假胜地买下一处价格6.4万英镑的活动住房,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同时,他开始出国度假旅行。

一段时间后,普兰斯意识到自己多么怀念先前的工作。“中奖后,我去了国外度假,但我不能忍受自己下半辈子都做这个,”普兰斯说,“我们去过希腊、大加那利岛、特内里费和西班牙,但我开始渴望回到工作岗位。”

“一些人可能认为我有这么多钱,工作可以放弃,但火车已经融入我的血液,”普兰斯说,“我父亲和祖父都在铁路上干了一辈子。我不能把余生花在度假上。”

普兰斯申请回到铁路公司,最后得到许可。不过,由于没有通过体检,普兰斯无法继续当司机,改行当上资源经理,负责为火车司机和铁路保安制定执勤时间表。“我当时失望地获悉,由于听力损伤,我无法回到司机岗位,”普兰斯说,“但当他们向我提供一份办公室工作时,我倍感欢喜,因为它意味着我将再度同火车和我的老同事打交道。”

后来,普兰斯重返心爱的铁路,做回每天清晨5点起床、周薪600英镑的工薪族。

即使再富有,普兰斯也无法舍弃工作。生命之中能让一个人感觉到最牵挂、最留恋、最不舍、最珍贵的就是工作,每个人都大抵如此。正如铁路公司发言人所说,一旦工作融入血液,每个人都甘愿留在正确的轨道上,甘愿工作。

然而我们发现现实工作中的抱怨之声不绝于耳,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抱怨。我们为什么总是在抱怨呢?其实一个重要因素是自身的贪欲,在无形中我们已经成了欲望的奴隶了。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拥有的也失去了。

对于我们而言,有人总认为自己的工作不够好,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从未怀有感恩之心。倘若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工作知足惜福,对自己的工作心存感恩,我们的世界将会充满更多的阳光。相信只要我们珍爱自己的工作,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非凡的成绩。

珍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努力工作,才能永远保持一种主动的工作态度,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会变得意义非凡。反之,人们会马上陷入一种糟糕的境地,对许多客观存在的现象日益挑剔和不满。如果你不懂得知足惜福,你就失去了平和宁静的心态,并开始习惯于注意并指责那些琐碎、消极、猥琐、肮脏甚至卑鄙的事情。放任自己的思想关注阴暗的事情,你自己也将变得怨天尤人。

曾经有位老师告诫就要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假如第一份工作就有很好的薪水,那算你的运气好,要努力工作以感恩惜福;万一薪水不理想,就要懂得在工作中磨炼自己。”无论我们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身处什么样的地位,都应该珍爱自己的工作。

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具有极大的价值与意义,工作成为我们赖以成就自己事业与梦想的平台。工作是最珍贵的,工作的人是幸福的。

工作是一种珍贵的人生阅历,是一幅美好的人生画卷,所以已经拥有的人一定要学会感恩、学会珍惜能拥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可供发挥的舞台,就不要抱怨工作中的不完美,要懂得惜福、感恩,让这份珍爱之情融入自己的血液。P9-12

序言

你在为谁工作?无论是刚踏进职场的毕业生,还是已在职场打拼多年的老员工,都会被这类问题困扰。当你闲下来喝上一杯茶,看着落日的余晖,万籁俱寂时,这些问题也会从心底钻出来,充斥在你脑海的每一个角落。

仔细想想,我们身边每天都有多少人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与同事一边抱怨老板,一边漫不经心地做领导布置的任务;忙了一天,却不见任何成效;对手中的工作敷衍塞责,没有任何积极性……这样的人,在抱怨、折腾、懈怠的不良状态下感慨着生活和命运的不公。

实际上,我们之所以选择工作,不得不去工作,是因为工作对于我们而言是自身的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正如著名诗人纪伯伦在他的名作《先知》里写的:“当你们工作时,你们便实现了大地最悠远的梦想,在梦想成形之初,这部分便已分派给你。”工作是我们的生存需要,也是实现价值、超越自我的平台。

当我们意识到我们是在为自己努力工作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沉溺在抱怨、折腾、懈怠的负面情绪中,我们的世界也会因此而改变。那时,我们会发现,改变的不是生活和工作,而是我们的工作态度。

当我们带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去工作的时候,将不会再抱怨身边的人与事,不会折腾于那些琐碎的小事,不会再漠然地对待手中的事情。因为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态度。

任何一件工作都值得我们去做,只有执著于当下,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全身心地投入,才能为以后的发展积累经验。如果总是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认为是“屈就”于现在的工作,那么就无法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当前的工作,也就难以从当前的工作中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和技能,为走向更高的职位奠定根基。

身在职场,每一个员工都要以为自己工作的心态走好每一步,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你以对待生命的认真态度来对待工作,工作就会给你同样珍贵的回报。

本书分为三篇,分别从不抱怨、不折腾、不懈怠三个方面对为自己努力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深刻的剖析。从感恩、合作、执行、智慧、踏实、热情等各种职业品质方面加强员工的职业素养,并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行动方案,从而对员工放下思想包袱、提升工作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帮助。本书理念引人入胜,方法和建议简单有效。我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启迪和智慧,同时提升本领。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奉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黄晓林、梁素娟、闫瑞娟、何艳丽、王达菲、陈芳芳、宋小凤、周珊、齐艳杰、杨艳丽、张艳芬等。

阅读是一种享受,编著这样一本书的过程更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之余,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感恩。因为在编著过程中,我们不仅得到同行的帮助,还借鉴了其他人智慧的精华。因此,在此书面世之际,我们要对为本书作出贡献的所有人表达我们最诚挚的谢意!相信你们劳动的价值不会磨灭,因为它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由于时间仓促,以及编著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指正,特驰惠意。

书评(媒体评论)

不管一切如何,你仍然要平静和愉快。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也就必须这样对待生活,要勇敢、无畏、含着笑容地——不管一切如何。

——波兰命家、思想家 罗莎·卢森堡

每个人的工作,不管是文学、音乐、美术、建筑还是其他工作,都是自己的一幅画像。

——美国教育家勃特勒.S

我发现,辛勤工作的报酬几乎总是幸福。

——美国记者 格雷森.D

工作撵跑三个魔鬼:无聊,堕落和贫穷。

——法国哲学家 伏尔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抱怨不折腾不懈怠(你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鸿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609074
开本 16开
页数 1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