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色启示(领航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作为新华社精心自主策划、倾力打造的多媒体重点栏目,“领航中国”系列报道,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通过记者的眼睛、心灵、笔触和镜头,全面、生动、深刻地反映我党90年来的光辉历程、丰功伟绩、宝贵经验,浓墨重彩地展示中国共产党“挺立时代潮头领航者”的光辉形象,坚定人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

新华社总编室编著的《红色启示》所选作品系新华社总社各编辑部、31个国内分社和100多个海外分社为建党90周年倾力所为。从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到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舰,从井冈山八角楼到延安宝塔山、从西柏坡到天安门……新华社数百名记者兵分几十路,行程数万里,重访红色故地,记录今昔巨变,讴歌丰功伟绩,凝聚奋进力量。

内容推荐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新华社派出多路记者,纵横国内外,行程数万里,重访红色故地——从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到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舰,从井冈山八角楼到延安宝塔山,从西柏坡到天安门——记录今昔巨变,讴歌丰功伟绩,凝聚奋进力量,纪念伟大的党90华诞。这些文字、图片等全面、生动、深刻地反映我党90年来的光辉历程、丰功伟绩、宝贵经验,浓墨重彩地展示中国共产党“挺立时代潮头领航者”的光辉形象。并在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上下功夫,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式的信息报道,以纵横捭阖的气势、严谨缜密的逻辑、饱含深情的笔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新华社总编室编著的《红色启示》分扬帆奋进、红色足迹、世界瞩目三个大部分,将这些作品收录。《红色启示》增加了红色微博一章,记录网友对党90华诞的祝福。

目录

前言

扬帆奋进

 新华社社评:奋斗,永远召唤着中国共产党人——写在建党90周年之际

 领航中国 扬帆奋进——献给中国共产党90华诞(一)

 天下归心——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述评“选择篇”

 千秋伟业——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述评“丰碑篇”

 为民情怀——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述评“宗旨篇”

 砥柱中流——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述评“脊梁篇”

 力挽狂澜——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述评“奋起篇”

 光辉旗帜——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述评“道路篇”

 挺立潮头——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述评“本色篇”

 走向辉煌——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述评“方位篇”

红色足迹

 红色宣言

 开天辟地

 井冈星火

 历史转折

 雪山作证

 抗战烽火

 黎明曙光

 新的航程

 开创未来

红色微博

 “向革命前辈借点勇气吧!”——万联网领军人物眼中的“红色奋斗”

 “一种跨越历史和现实的对话沟通正在建立”新华社首篇微

 博体通讯引发网民热议

 信仰·牺牲·奉献——网友眼中共产党人的“幸福观”

 党的90岁生日:聚焦普通党员当日“微”言”微”行

世界瞩目

 中国社会的幸福之路——中外专家学者系列对话之社会篇

 世界奇迹,中国共产党的经济答卷——中外专家学者系列对话之经济篇

 中国共产党,世界眼中的惊叹号——中外专家学者系列对话之政治篇

后记

试读章节

砥柱中流——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述评“脊梁篇”

天地之间,他们昂首站立着,在镰与锤的旗帜下,站成巍峨壮丽的群峰。

90年,还有什么比他们更能度量出一个民族的高度!

中国共产党人——中华民族的脊梁。

信仰是沉沉暗夜里燃烧的火炬。

共产党人的理想与担当,点亮了民族复兴的曙光

殷夫如果还活着,该是101岁了。

但他死得很早,只活了20年7个月18天,没结婚,没念完大学。

作为一个拿笔的诗人,他是被乱枪打死的,在80年前寒冬腊月的一个深夜,上海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门外的荒滩。

一同赴死者24人,有男有女,都正当人生最好年华。

没有律师,没有审判,甚至不管是否成年或者身怀有孕,仅凭“共产党人’四个字,便宣告了杀无赦的结局。

殷夫一清二楚,听从国民党里飞黄腾达的大哥安排,安逸、功业,轻易可得;而忠实自己的信仰,前途布满荆棘,甚至是死亡……

但他心意坚决:“不要荣誉,不要功建,只望向真理的王国进礼。”

2011年江南之春,杂花生树,绿意盈野。少年殷夫眼睛里凄凉破败的乡村,如今满眼是漂亮的小楼。

殷夫该是欣慰地笑了,为象山,为整个如象山般生气勃勃的今日中国。

古老中国的青春再造,是中国共产党人觉醒、诞生、奋斗的全部理由。

自1840年以降,列强欺凌,民不聊生,“中国的痛苦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

光芒,总是在最黑暗的时刻进发。

中国一代马克思主义先驱们,正是在这样的雪夜率先觉悟。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呐喊:“冲决历史之桎梏,荡涤历史之积秽,挽回民族之青春!”

与李大钊同商建党大业的陈独秀掷言:“即使全世界都陷入了黑暗,只要我们几个人不向黑暗附和、屈服、投降,便能够自信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力量!”

橘子洲头,年轻的毛泽东激扬文字:“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中国共产党信仰的旗帜,在黑夜中举起。

高举旗帜者,要有一种何等的担当?!

“觉悟的门前便是刀山剑树”。中共创始人之一邓中夏之言,道出一代马克思主义先驱们的心怀。

他们完全可以有别样的选择,或荣华富贵,或安逸小康。

然而,这是一群看破“小我”而为“大我”求生的人。

邓中夏谢绝父亲给他在北洋军阀政府谋得的好差事,退了“委任状”,他说:“我不做官,我要做人民的公仆,公仆就是大众的长工……要开创一个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的新天地。”

39岁,英勇就义,狱中墙壁上留下他如火的诗言:“伫看十年后,红花开满地。”

李大钊,诀别安宁的教授生涯,38岁走上反动派的断头台,冲刽子手斥道:“不要以为你们绞死了我,就绞死了共产主义!我们的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革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一个个共产党人,一道道闪电雷鸣;

黑暗中国,亮起了希望的一道道曙光。  “那是一个实现信仰的时代。”叶剑英女儿叶向真满怀崇敬。

这是历史之巅。

苦难大地,挺起民族脊梁。

牺牲是崇高的赞美词。

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谱写了中国革命红旗不倒的英雄史诗

16岁,刘汉润如花的年龄,满眼花一样的红,红的军旗,红的帽徽,当上红军的她,成了一名“红小鬼”。

直到那个冬天,这红色化为两万多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将士胸膛间喷涌的鲜血,染红祁连雪峰。

胜利的辉煌是直插蓝天的丰碑,人们仰之弥高。

英雄的牺牲是深埋地底的基石,承载丰碑重量。

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复兴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历史。

“围墙被炮火轰塌,血肉就是屏障。前面的同志倒下去,后面的同志堵上来。”西路军将领、曰后成为共和国元帅的徐向前没齿难忘。

“他们有一种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感,无论面对多么艰苦的战斗,都昂首挺胸,争先恐后,无论遭遇多么惨重的伤痛,都坚定不移,毫不畏惧。”秦天这样解读自己的父亲——时任西路军侦察科长的秦基伟将军。

西北大漠,太阳辉煌地升起,又悲壮地落下。一支为信仰决绝而战的红军队伍,永远留在了这片大漠之中。

95岁的刘汉润九死一生。

在与队伍失散、被俘、流落乡间受尽千般磨难的日子里,这位坚贞的老党员,一分钱一分钱攒着党费,整整攒了11年,直到她重新找到组织,重新加入共产党。她说:“我死也要跟上党!”

90年来,究竟有多少共产党人血染神州大地?从黑山白水到琼崖之滨,日月星辰又曾见证多少次这样的悲怆壮烈?

四一二大屠杀,共产党人横尸遍野,血流成河……

两万五千里长征,仅湘江之战,中央红军就从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渣滓洞、白公馆的一大批革命志士,在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礼炮声中,魂断歌乐山……

2011年清明,民政部公布了一组数字: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先后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目前,有姓名可考的仅有180万左右……

这就是英雄的共产党人。

即使注定要在黑夜中毁灭,也要为明天的曙光化做一颗燃烧的流星……

即使在黎明的曙光倒下,亦含笑为这黎明歌唱……

像海浪一样壮阔无边,像群山一样连绵无际。“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

英雄的共产党人,是90年中国革命的精魂。

奉献是红色基因永远鲜活的密码。

一心为民的共产党人,堪称现代化新长征的时代先锋

他就像一个操劳了一生的老农民一样,走了……

身旁留下一顶草帽,一把砍刀,一支烟斗;身后留下一个依然需要刨土取食的家,家里有风烛残年的老伴,有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有开着农用车跑运输的孙子们……

方圆几百里,人人都传说他是个“大官”。传说,是因为很多人不相信。人们想象中大官该有的,他一样也没有;人们想象中大官能为自己力、下的事,他一样也没办。  但末了,人们还是认定他是个“大官”,一个真正的共产党的“大官”。不然,谁有那般胸怀——革命一辈子,掏心扒肺让老百姓的日子富起来,却把自己的小日子放在了后头;革命一辈子,两手空空而去,却把自己种下的价值几个亿的森林送给了大山里的群众。

他,就是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书记杨善洲。

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千千万万共产党人中的一个。

他以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辈子,传承着共产党人永远鲜活的红色基因。

“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利益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精神,与人民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优良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最可贵的政治品格。”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说。

血,总是热的。

正是这沸腾的热血,使得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始终勇往直前,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图强盛。

青海,金银滩草原,中国原子弹诞生的摇篮。简陋到靠一口大锅翻炒出引爆原子弹的炸药。进行冷爆实验时,基地第一负责人李觉将军搬把椅子坐在轰爆塔下,对塔上插雷管的工人说:“你尽管大胆插!插好了,咱俩一起离开!”

罗布泊,邓稼先奉献生命的地方。他在美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9天后回国,6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回首往事,他的夫人许鹿希说:“在舒适生活、学术成就与祖国‘两弹一星’事业之间,邓稼先毫不犹豫地勾下最后一个选项,艰苦、危险、无名无利乃至长年夫妻分离,一切在所不辞。”

河南兰考,焦裕禄的光芒穿越一个时代……

西藏阿里,孔繁森的热血辉映雪域高原……

安徽小岗,沈浩的遗愿化作春风吹绿大地……

巴山热土,王瑛的风骨如漫山红叶……

更有青春的一代蓬勃而起。在抗震救灾的前线,在扶贫支教的山村……海拔5380米的国门第一哨“神仙湾”,年年月月挺立着年轻的共产党员士兵。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人民、国家、民族,是共产党人心中永远的神圣。

为了这个神圣,杜金玉,这个憨厚、老实、平凡,一辈子没有离开过青藏高原的送电工人、共产党员,在玉树地震的日子里,遇到任何艰险,只有一句话:“我来上!”他的生命之火在那个骤然黑暗的玉树之夜匆匆划过……为这片灾难中新生的土地留下灯火辉煌的一片光明。

为了这个神圣,牛玉琴,这个靖边县东坑镇的普通农民、共产党员,1984年在荒沙地承包书上按下手印后,便开始用人挖、肩扛、驴驮等方法植树种草。一干就是20年,从一棵树到近3000万棵,从11万亩茫茫荒沙到林草覆盖,她用坚韧和顽强把沙漠建成绿色家园。

为了这个神圣,彭燕,这位20岁走上西藏那曲高原的女战士、共产党员,14次放弃离开那曲的机会,一待就是12年。她说,党员这块“金字招牌”,应该是纯金而不是镀金的。

90年中国,沧海桑田。

北京香山万安公墓,李大钊的目光依然注视着远方。

路,正长。

如何不负人民的重托,高举理想的旗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始终成为坚强脊梁,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的信念与追求。

(新华社记者 张严平、陈凯星、徐剑梅、吴晶、林晖、李清华、樊永强、王一涛)  P50-56

序言

中流击水90年,领航中国立潮头。

力挽狂澜,风雨兼程。南湖的一叶红船,冲破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穿越抗日救国的烽烟战火,渡过激流翻滚的江河天险,引领“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驶进新时代。

从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到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舰,从井冈山八角楼到延安宝塔山,从西柏坡到天安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新华社派出多路记者,纵横国内外,行程数万里,重访红色故地,记录今昔巨变,讴歌丰功伟绩,凝聚奋进力量,纪念伟大的党九十华诞。

劈波斩浪90年,领航中国谱华章。

从5月5日开始,新华社通过《领航中国》等栏目,集中播发了一批纪念建党90周年文字、图片(表)、音频视频稿件,全面、生动、深刻地反映我党90年来的光辉历程、丰功伟绩、宝贵经验,浓墨重彩地展示中国共产党“挺立时代潮头领航者”的光辉形象。

砥砺奋进90年,领航中国创辉煌。

“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在新的时代起点上,让我们用眼睛、用心灵、用笔触、用镜头,共同回望历史,展望未来,见证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奔向美好未来的伟大征程。

后记

1921到2011,一个世纪的探索与抉择。历史隆隆的车轮声告诉我们,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不断在思考与探索中前行的历程。1921—2011年,当中国共产党迎来90华诞,中华民族的发展经历了怎样浩大与壮丽的历史空间?!

作为新华社精心自主策划、倾力打造的多媒体重点栏目,“领航中国”系列报道,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通过记者的眼睛、心灵、笔触和镜头,全面、生动、深刻地反映我党90年来的光辉历程、丰功伟绩、宝贵经验,浓墨重彩地展示中国共产党“挺立时代潮头领航者”的光辉形象,坚定人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

本书所选作品系新华社总社各编辑部、31个国内分社和100多个海外分社为建党90周年倾力所为。从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到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舰,从井冈山八角楼到延安宝塔山,从西柏坡到天安门…一新华社数百名记者兵分几十路,行程数万里,重访红色故地,记录今昔巨变,讴歌丰功伟绩,凝聚奋进力量。

这些作品在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上下工夫,通过“1+9+9”(新华社社评+9篇述评+9集电视专题片)等系列精品报道,以及“与世界对话”等子栏目,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式的新闻信息报道,以纵横捭阖的气势、严谨缜密的逻辑、饱含深情的笔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感谢为“领航中国”系列报道付出努力的全体编辑记者,你们抱着坚定信念、带着深厚感情、怀着强烈责任,以高度的觉悟、激情和使命感投入报道,成就了一篇篇新闻力作。感谢媒体用户和广大受众,你们的肯定激励我们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你们的宝贵建议推动我们的报道,更加契合时代主题、贴近读者需求,永远为党和人民放歌。

新华社总编室

2011耳7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色启示(领航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新华社总编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814024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6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3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1: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