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重新发现中国文丛”之一,全书共分5个章节,主要从中国国民性与中国政治、中国国民性与中国文化精神、中国国民性与中国地理、中国国民性之自觉、中国国民性综合研究等角度,完整呈现了梁启超对于中国国民性的思考和认识。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 | 太阳的朗照(梁启超国民性研究文选)/重新发现中国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重新发现中国文丛”之一,全书共分5个章节,主要从中国国民性与中国政治、中国国民性与中国文化精神、中国国民性与中国地理、中国国民性之自觉、中国国民性综合研究等角度,完整呈现了梁启超对于中国国民性的思考和认识。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推荐 本书从中国国民性与中国政治、中国国民性与中国文化精神、中国国民性与中国地理、中国国民性之自觉、中国国民性综合研究等角度,完整呈现了梁启超对于中国国民性的思考和认识。 梁启超是中国的太阳,对于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民充满了起死回生、凤凰涅槃的信心。他对中国的批评,对外国文化精华的礼赞,从来没有丧失过民族尊严。对于中国文化的价值及其主体地位,从来没有怀疑过。对于殖民者为了侵略他者所编造的说辞,常常一针见血地予以揭露和批判,对于西方殖民者变换各种花样的殖民伎俩,他也从来不曾失去体察和洞见。梁启超的国民性思想充分体现了太阳普照天下、滋润万物的温暖光明特征。 目录 解题 第一辑 中国国民性与中国政治 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 中国积弱溯源论 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 爱国论 第二辑 中国国民性与中国文化精神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节选) 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 论今日各国待中国之善法 第三辑 中国国民性与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大势论 地理与文明之关系 第四辑 中国国民性之自觉 灭国新法论 呵旁观者文 论中国国民之品格 中国国民之缺点 中国道德之大原 国性篇 一年来之政象与国民程度之映射 伤心之言 敬举两质义促国民之自觉 论中国之将强 论中国人种之将来 组织能力及法治精神 中国人对于世界文明之大责任 第五辑 中国国民性综合研究 释革 服从释义 敬告我国国民 少年中国说 新民说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太阳的朗照(梁启超国民性研究文选)/重新发现中国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梁启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760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8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55.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6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