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民法总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民法的意义

 第一节 民法的内涵

一 民法的概念

二 民法的分类

 第二节 民法的地位

一 我国民法理论的共识

二 市场经济国家的认识

 第三节 民法的简史

一 从罗马法到欧洲大陆民法典

二 近代民法的代表

三 近现代民法的三大原则

四 我国近现代民法的发展

 思考题

第二章 民法的结构、渊源、原则及适用

 第一节 民法的基本结构

一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民法结构

二 中国民法典的结构分析

三 民法总则的一般知识

 第二节 民法的渊源与原则

一 民法的渊源

二 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民法的效力与适用

一 民法的效力

二 民法的适用

 思考题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权利体系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意义

一 民事法律关系的界定

二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三 民事法律关系的意义

 第二节 民事权利的体系

一 民事权利的本质

二 民事权利的分类

三 为权利而斗争

 第三节 民事权利的变动

一 民事权利的取得、变更和丧失

二 民事权利变动的原因:法律事实

 第四节 民事权利的行使和保护

一 民事权利的行使

二 民事权利的保护

 思考题

第四章 民事主体

 第一节 民事主体的确定

一 民事主体的发展简史与界定标准

二 民事权利能力

三 民事行为能力

四 法律人格与权利能力

 第二节 自然人(一)

一 “自然人”的法律语义

二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三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四 自然人的监护制度

五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六 自然人的住所、户籍与身份证

 第三节 自然人(二)

一 自然人的人身权与民法模式

二 自然人的一般人格权

三 自然人的具体人格权

四 自然人的身份权

 第四节 法人(一)

一 法人:拟制与现实

二 法人的基本类型

三 法人的民事能力

四 法人的成立

五 法人的住所

六 法人的分支机构

 第五节 法人(二)

一 法人的机关

二 法人的变更与消灭

三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

四 非法入团体

 思考题

第五章 民法上的物

 第一节 物的民法意义

一 物的基本含义

二 物的范围限定

三 物的整体与部分

 第二节 物的分类

一 动产与不动产

二 主物与从物

三 原物和孳息

四 物的其他分类

 第三节 与物相关的特殊客体:财产、企业、动物

一 财产和物的区分

二 企业作为财产权利客体

三 动物

 思考题

第六章 法律行为

 第一节 法律行为的界定

一 法律行为的意义

二 法律行为的发展脉络

三 法律行为与类似行为

四 《民法通则》中的“民事法律行为”

五 法律行为与民法典的结构

六 法律行为理论与法学方法

 第二节 法律行为与私法自治

一 法律行为与私法自治

二 法律行为的效力来源

 第三节 法律行为的类型

一 法律行为的判断

二 法律行为的类型

 第四节 法律行为的核心:意思表示(一)

一 意思表示的界定

二 意思表示的构成

三 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

四 意思表示的解释

 第五节 法律行为的核心:意思表示(二)

一 瑕疵意思表示的界定

二 意思表示不真实

三 意思表示不自由

 第六节 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

一 成立要件与生效要件的区别

二 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

三 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第七节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一 导论

二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三 附期限法律行为

四 附条件和附期限法律行为中期待权的保护

 第八节 法律行为的无效、可撤销与效力未定

一 导论

二 法律行为无效

三 可撤销的法律行为

四 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

 思考题

第七章 代理

 第一节 代理概论

一 代理的基本意义

二 代理的构成要件

三 代理的法律后果

四 代理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第二节 代理权

一 代理权的取得

二 代理权的行使

三 代理权的消灭

 第三节 代理的分类

一 委托代理、法定代理与指定代理

二 积极代理与消极代理

三 单独代理与共同代理

四 显名代理与隐名代理

五 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

六 有权代理与无权代理

七 主代理与复代理

 第四节 无权代理

一 无权代理的基本意义

二 狭义无权代理

三 表见代理

 思考题

第八章 时间的民法意义

 第一节 期日与期间

一 期日

二 期间

 第二节 时效

一 诉讼时效

二 取得时效

三 时效制度的立法模式

 思考题

内容推荐

本书在编排结构方面采取了大陆法系民法总则的基本模式,但是在民法思想和民法技术方面实现了内容更新。本书通过民法思想发展简史的阐述,揭示了民法作为民权基本法律的基本功能,加强了关于民法人文主义和民权思想基础的知识阐述。在民法技术方面,本书以法律关系学说作为基本脉络,以法律行为学说作为重点,加强了对于民事权利基本类型的阐述,加强了对于交易中民事权利发生变动的法律根据的基本类型的阐述,也加强了对于法律责任的阐述,也就是加强了科学准确的民法分析和裁判的知识阐述。本书同时增加问题思考部分,对我国民法总论的重大、疑难问题进行了分析,启发并帮助读者提升自我分析能力。本书既可作为本科生、各类法学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法学研究者和实务人士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当你翻开本书的时候,不论是图书馆还是书店里的法律书架上,以民法为名的书已经有很多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写这样一本书呢?当你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本书与其他的民法书籍的不同。那就是本书对民法“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思想的追求,和对民法科学技术规则的探索和信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民法总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宪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76290
开本 16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3.01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