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珠联璧合说宋玉
内容
编辑推荐

宋玉生平之谜?宋玉与屈原的关系之谜?屈原两次被逐放之谜?屈原被逐放后宋玉的命运之谜?宋玉《风赋》之谜?楚乐楚舞流芳千古之谜?楚国饮食文化之谜……本书对这一切关于宋玉的历史之谜进行了解说,全书创意新颖,内容有趣,把两种风格不同的讲解方式融合在一起,使我们能在作者饶有趣味的讲解中认识并了解一位历史上的才子——宋玉。

内容推荐

本书不仅讲述了人们熟悉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诸多的典故。更多的是围绕宋玉是哪里人?师从何人?他的政治思想主张都有什么?政治生命如何?主要著作、代表文章有哪些?等方面来进行讲述、揭秘和演义。

目录

我和丁华明先生不得不说的故事(代序)

纪连海:宋玉生平之谜

丁华明:汉水孕育了宋玉

纪连海:宋玉与屈原的关系之谜

丁华明:少年宋玉师屈原

纪连海:屈原两次被逐放之谜

丁华明:屈原逐放沅湘间

纪连海:屈原被逐放后宋玉的命运之谜

丁华明:一篇《高唐赋》宋玉事襄王

纪连海:宋玉《风赋》之谜

丁华明:宋玉给风分雌雄

纪连海: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典故的由来之谜

丁华明:阳春歌白雪流水遇知音

纪连海:阳春白雪的词曲作者和歌者之谜

丁华明:莫愁进宫展才艺

纪连海:楚乐楚舞流芳千古之谜

丁华明:人道楚宫好楚宫多险境

纪连海:楚文化(巫风文化、凤文化)之谜

丁华明:子兰设计害宋玉

纪连海:楚国饮食文化之谜

丁华明:楚都盘鳝惊秦使

纪连海:宋玉学钓之谜

丁华明:宋玉和登徒子论钓技

纪连海:巫山神女客于高唐之谜

丁华明:巫山神女客于高唐

纪连海:白起拔郢之谜

丁华明:白起拔鄢郢屈原跳汩罗

纪连海:宋玉与登徒子好色之谜

丁华明:登徒子说宋玉好色

纪连海:宋玉五月十五祭屈原之谜

丁华明:五月十五宋玉祭屈原

纪连海:春申君受宠发迹之谜

丁华明:春申君用计太子完回国

纪连海:宋玉得罪春申君之谜

丁华明:宋玉受重用黄歇使阴招

纪连海:宋玉被逐放之谜

丁华明:黄歇执大权宋玉被逐放

纪连海:宋玉悲秋之谜

丁华明:宋玉悲秋心啼血

纪连海:宋玉死之谜

丁华明:郢都迁寿春宋玉去招魂

我写宋玉的前前后后

试读章节

宋玉、景差刚准备上车随屈原进王宫,有一个先生骑着小毛驴.带着小五找上门来问罪宋玉。

先生:哪一个是宋玉?

宋玉知道小五出卖了他。但他知道自己惹的事自己必须承担责任,他走了出去:我是宋玉,先生找我有事吗?

宋先生忙上前:出了什么事?

先生:你是谁?

宋先生:我是宋玉的父亲。

先生这才有了点礼节:啊,是宋先生,这里有礼了。你的儿子宋玉给我的学生出坏主意,对先生大不敬。我看你要好好管教才对。

宋先生:小儿哪里做错了,请直说。

先生:让他自己说吧。

宋先生:玉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宋玉:小五上课时笑别人放屁,这个先生要小五把屁逮到了才能去上学,否则就不许上学了,小五告诉我了,我就让他给先生抓个屁祖宗。

大伙都好奇了:啥是屁祖宗?

小五:就是包了砣大便。

大伙一听哈哈大笑。

宋玉:先生,屁的臭气是从粪便中放出的,抓住了粪便,屁自然在里面了。

先生火了:那你也不能对先生不敬呀。

宋玉道:不知错在哪里?

先生:让小五说。

小五:这事不怪宋玉,只怪我把粪便包得太紧,先生打不开,又急着要看看屁祖宗是什么样的,他就用牙齿去咬,谁知它就出来了。

小五说到这里大伙儿又哄堂大笑。

宋玉笑道:先生,这不是我的错吧。

先生:你不给他出这个主意就没有这个事,怎么没有你的错?

这时屈原说了话:这位先生,师者表率也。当先生的如果修行不够,怎么来教学生?师者要善待自己的学生,就像善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才对。

先生:你是谁?

屈原:屈平。

先生大吃一惊:三间大夫,失敬!失敬!

屈原:小孩子顽皮做了点出格的事,做先生的要正确引导才对。

先生:说真心话,我今天来找宋玉并不是找他的事,而是想见见这个神童,小小年级就有这么多想法。当着三间大夫的面我想考考宋玉,不知可否?

屈原一笑道:玉儿,你要认真回答先生的问题。

宋玉点点头。

先生转身要上毛驴,他一只腿在上一只腿在下,回头问宋玉:请问我这是上还是下?

他这一问让在场的人都难住了。人们都把目光转向宋玉。只见宋玉不慌不忙地走到门口,一只腿在门里.一只腿在门外,他问先生:请问先生,我这是进还是出?

先生一抱拳:果然神童,前途无量。三闾大夫,各位告辞了。先生上驴就走了。

那个先生走后,宋玉走到屈原面前:先生,是宋玉的错。

屈原摸着宋玉的头说:玉儿小小年级就有正义感,不错。这个事不能全怪你。好了,我们也该出发了。

一驾马车载着屈原、宋玉和景差到了郢都城外。高高的城墙出现在视野内。

宋玉高兴地:先生。郢都到了?

屈原手抚胡须:到了,到了。

景差惊喜地:看,好高的城墙,多气派的房子。

马车到了城门口,门外出现许多乱民。

宋玉:先生。您看,好多乞丐。屈原忙下了车。

一个乞丐迎上前:三间大夫。您可回来了。我们都无家可归了。

乞丐们一见屈原都围了上来。

屈原:到底怎么回事?

乞丐:王庄的王老爷,他扩土地把我们的房子给拆了。

屈原:哪个王老爷?

乞丐:就是司马大人的表亲家。

屈原:他?

乞丐们:请三闾大夫为我们作主呀。

屈原气愤地:我一定为你们讨个公道。宋玉、景差,我们回府。

屈原带着宋玉和景差走进了多日没有回的家。

古朴典雅的木制房屋,厅堂摆设高雅,会客厅正上方墙上挂一柄长剑。墙壁上雕龙绘凤。

屈原领着两个孩子走进会客厅。两个丫头提水进来。

屈原:兰儿、蕙儿,来给你们介绍介绍。这个叫宋玉.这个叫景差。以后他们就和我们一起在这里学习生活。你们要把他们当小弟弟照料。宋玉、景差。这个是兰儿,这是蕙儿,以后就当成自家的姐姐。别看她们是我府上的丫头。我可把她们当亲生女儿看待。好了,你们也认识了,一起去府上看看,熟悉一下环境。兰儿,你给庄辛大人送一封信,关于王庄王老爷扩地一事.让他想办法解决。

兰儿忙进书房拿出竹简和墨水。屈原挥笔而就。

屈原:快去快回。

兰儿:是,先生。

蕙儿、宋玉、景差在屈府转悠着。

宋玉走到屈原书房门前停住了脚步。

景差高兴地与蕙儿到花园去了。

宋玉推开书房。看到书桌上摆满了竹简,他东看看、西瞧瞧。

宋玉打开一卷竹简,是屈原当年为楚怀王起草的结齐合纵抗秦之策。

宋玉念道:抵抗强秦唯有合纵。楚、秦历来是姻亲之国.春秋以来两国关系一直很好,但自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崛起。有建“王业”之志。进入战国中后期。中国走统一的趋势日益明朗。而真正具备继往开来条件的只有楚、秦两国。“凡天下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但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唯有合纵抗秦,方可统一六国之大业。

宋玉边读边称道:太精辟了。无奈先王不纳此谏。而使楚国屡败,可悲、可叹。

屈原从外面走进来.他没有打断宋玉的思绪。他在观察着宋玉的一言一行。

宋玉拿起书案上那蹲精制的青铜小鼎,他端详着。

宋玉感慨万千地自言自语:饮马黄河的楚国不在了。问鼎中原的楚国不在了。君王昏庸,小人当权乃国之不幸。何时君王才能“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顾。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屈原激动:玉儿.小小年纪心中不忘忧国民。孺子可教也。

宋玉忙跪下:先生,没有征得您的同意,擅自进入书房。请先生处罚。

屈原:不。我这里就是需要像你宋玉这样的人出入。只要立大志。兴强楚,尽管出入。  宋玉:宋玉遵从先生教诲。P15-18

序言

朋友们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一定在想着下面的问题:

第一,这个纪连海我们知道——他上过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过《正说和坤》、《正说刘墉》、《正说纪晓岚》、《正说多尔衮》嘛!可是这些。都是清朝的人物啊——换句话说,他应该是在清朝历史方面有点心得才是啊?他怎么窜到了先秦史中去了呢?没有听说过他对先秦史上的著名楚辞赋大家宋玉有研究啊?

第二。这个丁华明是何许人也?他怎么和纪连海走到一起了?

正是因为有了朋友们的上述问题,才有了我们这个序言的名字——“我和丁华明先生不得不说的故事”。

先说我吧。我这个人,朋友们都了解一些。

朋友们都认为我是专业研究清史的,其实这是个误解。我在读大学的时候,读的是通史专业——也就是说,什么都懂点、什么懂得都不多而已。这样,自己的个人爱好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问题在于。我的个人爱好是什么呢?三个方面:

第一,先秦历史。先秦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正是这个时期奠定了我们中华民族很多的优良传统,奠定了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一直比较喜欢这段时期的历史:另外,我小的时候看到的第一本关于历史的书籍就是林汉达先生所写的《东周列国故事》,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也是促使我在上大学的时候选报历史专业的原因之一。

第二,少数民族史和边疆政权史。长期以来,我们所看到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历史,而对于中国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作用的少数民族的历史的研究,就显得非常不足了。因此,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如饥似渴地看了我们学校图书馆馆藏的所有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史和边疆政权史的书籍,还有一些世界上的小国的历史的书籍。当然.我后来所讲的“清史系列人物”实际上也是这少数民族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中国近代现代史。到了近代,曾经在世界史上表现得非常优秀的中华民族落伍了。为什么落伍?怎样抗争?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因此。这段历史也是我非常喜欢学习的内容之一。

研究就不敢说了。只是一点感悟而已。

再说丁华明先生。

这个丁华明先生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大名鼎鼎的记者,祖籍湖北——宋玉的家乡宜城。他除了当记者之外,最大的喜好便是研究楚文化——他对于楚文化的研究可是非常地有心得哟!那天他和我在一起闲聊.竟然一口气讲了十个楚王的故事:武王抗周称王、文王都郢宜城、成王威震中原、庄王一鸣惊人……这楚文化里面,还少不了老庄哲学、屈宋文学。尤其是宋玉他关注最多,就他的话说:宋玉是他老乡。

再说我和丁华明先生的相识。

2006年秋,中央电视台《聚焦三农》栏目组找到我,约谈我们日后的合作事宜,丁华明先生也在场。当时介绍到他时,我问丁先生何地人?他说湖北宜城人。我说:你还是宋玉的老乡。从此,我们就相识了。此后,他又在编辑中国年度“三农”人物《典型的力量》一书时,请我写篇序言,我欣然同意。那是我和他的一次成功而愉快的合作。

再后来我听他说,他正在写一部关于宋玉的电视连续剧,他也听我说正在研究先秦史。于是他约我暂时把重点放到宋玉上面,弄不好还能合作一把。我答应了。说巧那就巧了,那天我刚下班回到家就接到他的电话。说农村读物出版社有意让我与丁先生合作推出宋玉一书,我听了很高兴,二话没说:行!

于是,就有了我们的这一次合作。我和丁华明的故事讲完了,接下来我们要讲宋玉的故事了。  纪连海

2007年6月

后记

我很早就知道宋玉是宜城人,知道宋玉识音好赋是从《史记》上看到的。

宋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最早影响我的是古代戏曲中的台词。

韦庄《天仙子》:“怅望前回梦里期,看花不语苦寻思。露桃花里小腰肢,眉眼细,鬓云垂,唯有多情宋玉知。”

宋人范成大《宋玉宅》诗日:“悲秋人去语难工,摇落空山草木风。犹有市人传旧事,酒垆还在宋家东”。

五代词人冯延巳《采桑子》词中写道:“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惆怅墙东,一树樱花带雨红……”

《舞春风》词:“严妆才罢怨春风,粉墙画壁宋家东……”

他们把宋玉比作多愁善感、偷香窃玉的风流才子。这在我心目中对宋玉就低看三分——轻浮之人。

后来又看到郭沫若老先生说宋玉:软骨头、胆小怕事,卖师求荣。这时宋玉在我心目中就成了小人。我也因有这样一个同乡而感到羞愧。

再后来我写了一个电视剧本,有个导演看中了,说如果地方给一定赞助就可投拍。我找到了县领导,这位领导对这个选题不很感兴趣,没有想到他对宋玉情有独钟,他说:“你写宋玉,我投钱。”我当时并没有兴奋,因为宋玉在我的脑海中是个小人。可领导说让我写宋玉,这一定有他的理由。我回去后就到处寻找有关宋玉的文章和民间传说故事。

一个月时间,宋玉的十六篇文章我找到十四篇。那一段时间我的所有精神食粮就是宋玉作品。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我大笑:谁说宋玉是情种?谁说宋玉太风流?天底下最美的女子偷看他三年,他不心动;貌美如花的村女用挑逗的行为和歌声去逼他,他不乱心志;赛过毛嫱和西施的神女挑开他的纹帐.他意不乱心不慌。他写那么多美女,是他对美女有情吗?非也!

请看历代文人墨客对宋玉的极高赞颂吧:

清人王文濡评《登徒子好色赋》称其为“以扬诗礼守作结,欲以遏抑王之淫心。其辞微,其心苦矣。”就是说宋玉写此赋,用心之良苦。  宋人章樵《古文宛·讽赋注》中云:“楚襄王好色,宋玉以此赋讽之,词丽以淫谓之劝可也。”

宋入洪迈《容斋随笔·三笔》中说:“宋玉《高唐》、《神女》二赋,其为寓言托兴甚明。予尝即其词而味其旨,盖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真得诗人风化之本……玉之意可谓正矣。”

谁说宋玉胆小怕事卖师求荣?

汉人王逸《楚辞章句·九辩序》中说“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

如果说宋玉是个小人,宋玉卖师求荣,那他不可能用真心写下千秋之作,写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世之作《九辩》。如果宋玉是个小人,历代文人大师就不会去仰慕他、去崇敬他。

唐代大诗人李白:“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巫山赋彩云,郢路歌白雪。举国莫能知,巴人皆卷舌。一惑登徒子,恩情遂中绝。”又道:“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戴叔伦写道:“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吴融《楚事》一诗中道:“悲秋亦应抵伤春,屈宋当年并楚臣。何事从来好时节,只将愁怅付词人。”

我们有句俗语:尊重知识的人他就是圣人,敬佩小人的人那他必是小人。有那么多圣人敬佩他,那宋玉一定是圣人、贤人了。

宋代欧阳修赞叹道:“宋玉比屈原,时有出蓝之色”。

谁说宋玉胆小软骨头?宋玉是没有敢直谏楚王,那是他的小臣地位所决定的。但他没有因为自己只是一个大夫就视君王昏庸而无言?人们可以从他的每一篇文章中找到证据。

明代陈第评《风赋》中云:“时襄王骄奢,故玉作此赋以讽之。”又说:“宋玉此赋大有裨于世教也。”古人已知《风赋》讽谏之意。这就是宋玉“终以讽谏”之手法。

我们都知道屈原直谏楚王不退缩,可屈原乃国姓,他是楚成王的儿子屈暇的后人。而且官居左徒、三间大夫之高职。可以说屈原当时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郭老如此写宋玉,我想他是为了戏剧的矛盾冲突,这才设置了正反两个人物。可让人哭泣的是,这个反面人物竟然是忠君爱国、尊崇圣人之德的宋玉。

而且宋玉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品德与屈原一致。他在《九辩》中写道:为何世人爱取巧,投机钻营走邪道。良马闲着他不用,驾着劣马把路抄。不是世上无良马.而是善驾人太少。低飞觅食乃鸭雁,高飞展翅是凤鸟……我本想视而不见不言语,受王大恩不忍心。太公九十才荣耀,是因明主贤君他没遇着。良马归宿在何处?凤凰栖巢何处找……

我看了宋玉的文章后为之感动、为之兴奋。我重新洗脑,再识宋玉:文坛悲秋第一人。汉赋鼻祖耀古今。热血丹心为强楚,坎坷不平度一生。于是我决心写宋玉。记得那是1994年元旦,我利用假期开始创作二十集电视文学剧本《宋玉传奇》,说真的,我被宋玉的爱国情结所感动,我用了一周的时间写完了二十集的初稿。我又因为工作忙,把修改的任务搁了下来。两年后我拿着改好的稿子去找那位领导时,他高飞了。从此《宋玉传奇》就这么沉睡了十几个春秋。直到今天,因农村读物出版社一个“双剑合璧”的创意.才有了与纪连海先生合作的这部书。

俗话说的好:不巧不成书,无缘不相聚。记得我认识纪连海老师时,他问我是哪儿人,我说湖北宜城人。他吃惊地望着我:哎呀,你还是宋玉的老乡!那时我没有多说,但在我心中已经想到,纪老师对宋玉一定很了解。

合作就这么简单,也这么愉快。2007年的春节纪老师为这本书稿熬了不少通夜。大师就是大师,他从历史方面解读了宋玉,他还宋玉了历史面貌,他让我们真正认识了宋玉——一个了不起的文学巨匠。他为本书写的序言幽默恢谐,让我们好似在《百家讲坛》又听了他精彩的一课。在这里我要道一声:纪老师,您辛苦了!

我还要感谢我的老师孟修祥教授(长江大学文学院院长、荆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和金荣权教授(信阳师范学院教授)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

说真话.这个春节我是和宋大夫一起度过的。我每天都在修改我的书稿。动情之处我总会滚动着热泪,呼唤着宋玉的名字,为他鸣不平。遇到好天气我还要抽空去拍照片。说到这我还要感谢我的老乡李成雄老弟,他给我提供了许多宜城花鼓剧《宋玉悲歌》的剧照。这剧中宋玉是由湖北省地方戏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詹春尧扮演;楚王由襄樊花鼓戏剧团梁国森扮演。剧中还有许多角色我这里不再点名,但要一并感谢。

我们合作推宋玉并没有别的奢望,目的只有一个,只想让一个真实的宋玉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一个委屈多少春秋的宋玉泉下能感到一丝慰藉。若真能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最后我想以诗圣杜甫的诗句做结束语:“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丁华明

2007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珠联璧合说宋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纪连海//丁华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农村读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849762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3: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