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汉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集》的会议论文,或专注于发掘汉绣的设计思想与理念,或致力于探讨汉绣的工艺与技法,或着眼于寻求汉绣传承保护的方式与方法,或立足于探索汉绣发展创新的战略与举措……虽长短不一,风格各异,却无不是议论纵横,新意纷披,真可谓“分则独秀,合则群芳”。而编者冯泽民精心选配的50余幅珍贵图片,更使得文集文图璧合,相映生辉。
图书 | 汉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入选《汉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集》的会议论文,或专注于发掘汉绣的设计思想与理念,或致力于探讨汉绣的工艺与技法,或着眼于寻求汉绣传承保护的方式与方法,或立足于探索汉绣发展创新的战略与举措……虽长短不一,风格各异,却无不是议论纵横,新意纷披,真可谓“分则独秀,合则群芳”。而编者冯泽民精心选配的50余幅珍贵图片,更使得文集文图璧合,相映生辉。 目录 彩页1 汉绣研讨会现场及作品展现场 彩页2—16 汉绣作品 学习传统 扩展视野 美术与工艺——略谈汉绣遗产的发展 刺绣心中的图像 艺术的民族间性及其意义 打造“四秀” 振兴汉绣 汉绣工艺记忆 汉绣艺术特色解析 关于汉绣蹦针法的工艺解析 书画给刺绣带来的利与弊 汉绣戏衣的传承与发展 汉绣针法特点及其应用 荆州汉绣传承人张先松的调查与研究 刘小红的刺绣艺术 画缋五彩 绘事后素 汉承楚韵——荆楚汉绣历史探源 汉绣艺术中的宗教文化意韵 从《福禄寿三星图》看汉绣的艺术魅力 论汉绣艺术中的楚文化精神 关于汉绣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 汉绣如何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品 比较视角下汉绣生态环境刍议 汉绣的式微及其发展探究 从创意产业视角看汉绣艺术的价值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困境及现状的理性思考 对汉绣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浅谈文化产业背景下的汉绣艺术 浅析汉绣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价值 从文物保护视角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的保护 浅析汉绣文化遗产产业化运作的可能性 苗族、侗族女性服饰刺绣图案的类型与特点 对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的思考 恩施土家族的服饰艺术 土家锦源流与传承发展 “汉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综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汉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冯泽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武汉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05637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11-02-01 |
首版时间 | 2011-02-01 |
印刷时间 | 2011-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523.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30 |
宽 | 173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