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都市繁华:一千五百年来的东亚城市生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论文21篇,具体内容包括《我心中的长安:解读卢照邻的〈长安古意〉》《明朝的对外政策与两广社会》《园亭竞秀,风雅争胜:明代江南城市筑园风气与消费文化》《清代前期苏州工商铺店的实态》《太平天国运动前夕扬州城的日常生活》等。
| 图书 | 都市繁华(1500年来的东亚城市生活史)/复旦文史专刊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都市繁华:一千五百年来的东亚城市生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论文21篇,具体内容包括《我心中的长安:解读卢照邻的〈长安古意〉》《明朝的对外政策与两广社会》《园亭竞秀,风雅争胜:明代江南城市筑园风气与消费文化》《清代前期苏州工商铺店的实态》《太平天国运动前夕扬州城的日常生活》等。 内容推荐 城市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机会与方便,也滋生了“后现代式”的矛盾。该如何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举办专题讨论会,主题就是一千五百年来的东亚城市生活史。与会学者综合考古、文献、图像等资料,绘制丰富的都市生活画卷。对城市生活画卷的复原,对城市交往、游乐的再次展现,对城市生活细节的重新回故,都使古代繁华的城市生活如真实影像般地展示在眼前,令人生出几分向往与遐想。 目录 哪里的城市,为什么是东亚,人们如何生活? 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 ——唐长安城的甲第及其象征意义 我心中的长安:解读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唐长安居住里坊的结构与分地(及其数码复原) 北宋开封玉清昭应宫的建造及其被焚 ——兼论宋真宗到仁宗(刘太后)时期政治文化之变迁 宋代文献中的都城面面观 宋元时期的南京城 ——关于宋代建康府复原作业过程之研究 明代北京外城修建的社会意义 明朝的对外政策与两广社会 晚明山人俞安期的活动 浮游群落 ——明清间士人的城市交游活动与文艺社交圈 城市、空间、信仰:安溪城隍信仰的越界发展与功能转换 园亭竞秀,风雅争胜:明代江南城市筑园风气与消费文化 从游观到旅游:16至20世纪初苏州旅游活动与空间的变迁 清代前期苏州工商铺店的实态 清代北京用煤与环境生态问题 白下琐言:十九世纪的南京记事 “不意于胡京复见汉威仪” ——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朝鲜使者对北京演戏的观察与想象 太平天国运动前夕扬州城的日常生活 清代琉球人眼中福州城市的社会生活 ——以现存的琉球官话课本为中心 民国初年一个京城旗人家庭的礼仪生活 ——一本佚名日记的读后感 “都市法”纪要 ——以近代大阪为例 地景与想象 ——沧浪亭的空间诗学 中国城市的后空间与后电影 形制与意象 ——一千五百年以来中国城市空间的传承与变换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都市繁华(1500年来的东亚城市生活史)/复旦文史专刊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7630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3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650 |
| 出版时间 | 2010-11-01 |
| 首版时间 | 2010-11-01 |
| 印刷时间 | 2010-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5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310.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4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3 |
| 宽 | 164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