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墙深处
内容
编辑推荐

古往今来,领袖人物的生活总是吸引着作家和历史学家,也深深吸引着亿万读者——从衣食住行到生活情趣,从工作学习到吃喝游玩及喜怒哀乐。本书通过曾经生活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的描述,去除那些“个人迷信”色彩,还其血肉真情,使人们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和认识毛泽东。毛泽东生前曾多次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的事,我活着的时候你们不要写,死了以后可以写,如实写,让历史去评论吧。”因为,“我家里这点事,瞒天瞒地瞒不了你们。”

内容推荐

本书系毛泽东生活实录。通过曾经生活在毛泽东身边的八位同志,他们当年是毛泽东的贴身卫士、保健医生、文工团演员、专列服务员等的生动叙述,展示了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日常生活——从衣食住行到生活情趣,从工作学习到吃喝游玩及嗜好希求,和他作为普通人——一个长者、慈父、丈夫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有血有肉、生动活泼地勾勒出毛泽东这位叱咤风云的伟人性格气质中隐秘、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另一侧面。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血肉身体

第二章 盼望挑战

第三章 英雄气,儿女情

第四章 我与毛泽东、江青和李讷

第五章 专列进行曲

第六章 高处不胜寒

第七章 陪领导跳舞

第八章 红墙内外的生活

试读章节

他面孔略显瘦削。瘦削的脸型出棱角,男子气足。单是相貌剽悍倒也罢,偏偏他又穿警服,腰上常佩枪,某种人见了不免心里要犯嘀咕。但我们见面亲,可以随便“侃大山”。

你看银幕上的“毛主席”表演得像吗?

貌合神离,少了血肉和性格。

作为卫士,你曾经很接近毛主席啦?

吃穿住行,形影不离。

谈话多了,便不能平静。感觉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但他确确实实是伟人,极伟大的人。

卫士长李银桥回来了。拿起我写好的决心书:我西生自己也要保护好毛主席。

“哈哈,你还能写出一句话么。一句话错两个字。”卫士长难得一笑,将满头黑发那么一甩,“走吧,跟我去见毛主席。”

走进毛泽东书房,我一下子张大嘴巴:天哪,这么多书!比我认识的字还要多千百倍,满屋书架都要胀裂一般。毛泽东坐在一张藤椅上伏案阅读。灯光炫目,他全身闪耀出麦芒一样长短不齐的光,我不知是泪水折射的缘故,以为毛泽东真是全身放光芒。

“主席,他来了。”卫士长小声报告。

“唔,你叫什么名字啊?”毛泽东仍在看书。连问两遍没听见回答,便缓缓扭回头。

我痴痴僵立,无声无息。泪水像小河一样淌。

毛泽东起身来到我身边。大手轻轻按在我的头顶上,将头发揉搓,就那么随随便便一拍:“嘿,还是个娃娃呢。”

于是,我醒了,光芒敛去,看清一张早已熟悉的面孔,本能地叫出一声:“毛主席!”

“嗯,”毛泽东点头,“你叫什么名字啊?”

“封耀松。”

“噢,那你是不是河南开封市那个封?”

“不是的。是一封信两封信的封。”

“哈哈哈。”毛泽东开心大笑,手指头按在我胸前第二颗纽扣上,“不管你有几封信,不开封你就看不见信噢。那是一个字,懂了吗?”

我眨眨眼,不懂装懂地点点头。

“今年多大了?”

“十六。”

“爸爸妈妈干什么?”

“爸爸拉黄包车,妈妈在家里。”

“又是一个骆驼祥子么。你自己过去干什么?”

“在点心铺学徒。去年工会把我送到省公安厅警卫处学习。后来,厅长王芳带我来到北京……”

“我是为人民服务,要考虑处理许多国家大事,自己的一些事就顾不过来,想请你帮帮忙。你帮助我,也是间接为人民服务,我们是分工不同。这样分工你愿意吗?”

我用力点点头:“愿意。”

“嗯,那就看看我们谁服务得好。”毛泽东握住我的手,轻轻摇。从此,我便留在了他身边。

又该我值正班了。卫士张仙朋嘱咐:毛主席没睡觉,你要注意呢。

我便有些紧张。卫士长说过,每逢大事,毛泽东常常几天几夜不睡,紧张疲劳过度,情绪容易起伏。卫士既要劝他吃饭睡觉,又不能影响他思考和工作。不但需要忠诚,还必须足够机灵。否则,主席也有发脾气的时候。

这天,毛泽东是在书房办公,两堆文件都叠有一尺高。他左手夹烟,右手抓笔,阅读文件时眉头稍稍聚拢,全神贯注。落笔批示前,有时要吮两下嘴唇。

我轻轻走到主席办公桌旁,捧走烟灰缸。好家伙!光是烟头也足够我们四名卫士抽一天。那时!我不懂尼古丁,可也知道烟抽多了爱咳嗽,嗓子疼。便照卫士长教的办法,将主席的烟掰断几支,半支半支地插人烟嘴。

我的目光落到茶杯上。照规律,一个小时左右续一次水……可是毛泽东已经端起茶杯。糟糕,没水了。主席放茶杯的同时,眼皮掀了掀,目光在我脸上一触即离,茶杯落桌有声。我的心便跟着一震,忙去拿杯子。

“嗯。”毛主席咳一声,我的手一抖,缩回来。主席已经抓过去茶杯,眼皮耷拉着,目光顺鼻梁而下,朝杯子里望。放下那支改变山河的红蓝铅笔,忽将三根指头插入水杯,一抠,残茶进了嘴巴,顺势用手背擦一下沾湿的嘴角,动作自然熟练,像老农民。

我目瞪口呆。

主席一边咀嚼,一边轻晃轻磕茶杯,一边继续看文件。喉咙里咕噜噜响过一道吞咽声。目光刚离开文件,手指又进了杯子,把最后一点残茶抠进嘴里,茶杯便带声带响放回桌上。

P3-5

序言

古往今来,领袖人物的政治生活总是吸引着作家和历史学家,同时也深深吸引着亿万读者。一次重大政治事件,一场大的社会变革,领袖人物往往会在挑战面前充分显示才华胆魄。这时,人们也容易评论这个领袖人物的品格,衡量他的功过得失。

然而,需要领袖人物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去应付挑战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他们更多的时候只能像普通人一样去面对日常生活中琐碎事情的缠绕,去应付那种烦人的无休止的挑战。正因其普通,所以不大引人注目。

我在本书中所要记述的就是这种不大引人注目的日常生活。从衣食住行到生活情趣,从工作学习到吃喝游玩及喜怒哀乐。虽然缺少叱咤风云、惊心动魄,却也有血有肉,生动活泼。

本书各文取第一人称叙述,旨在从我的采访对象中选出曾经生活在毛泽东身边的封耀松、徐涛、尹荆山、韩桂馨、姚淑贤、李连成、王学文、田云玉八位同志,对他们所见所闻作一客观记录。去除那些“个人迷信”之色彩,还其血肉真情,以便人们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和认识毛泽东。

毛泽东曾对他的卫士长说:“我活着的时候你们不要写我,我死了之后你们可以写,写出我的真实。”他还对那些生活在他身边的人说:“我和我的亲人见面不多,只有你们和我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我的情况你们最了解。”

这个“你们”,主要包括了四个系统的人:卫士、警卫、医护和秘书。其中以卫士最近,真正是朝夕相处,吃穿住行,不离左右。所以本书以卫士们的叙述为主,也有医生、保育员和专列工作人员的叙述。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离开了西柏坡,乘吉普车进京。他将此行称为“进京赶考”。一脚车上一脚地下,他扭头望着周恩来:“进京赶考去!”风度潇洒的周恩来微笑点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向东凝视良久,忽然深吸一口气,自信地笑道:“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会考个好成绩!”

3月25日,毛泽东抵达北平,住香山双清别墅。5月,迁人中南海,住丰泽园里面的菊香书屋院内。

“翡翠层楼浮树林,芙蓉小殿出波心。”

这是前人对中南海园景的描写。中南海位于北京故宫西侧,与北海旧称“三海”,又名“西苑”、“太液池”,有800亩土地700亩水面。始建于辽金,历经元、明、清各朝,是封建帝王的行宫和宴游之地。民国时这里曾设立过“总统府”、“大元帅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办公处所。中央人民政府设在这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同志也住在这里。那时至今,行人只要路经这里,便忍不住朝那一围高大厚实的红墙凝视,肃然、神秘。且看那里面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墙深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权延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501240
开本 16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7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图书小类
重量 0.4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752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0: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