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希望(身心整合的疗愈力量)》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德特雷福仁,达尔可首先分析了疾病和症状的区别,说明了在当代社会中,我们的医疗系统、我们的民众大都关注症状这个层面。其次作者依次说明了对立和统一、阴影、善与恶、人是病了,最后作者通过总结理论让我们通过疾病寻找疾病产生的真正原因以及我们在治疗别人或自己是应该以什么方式询问。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列举了一些常见病,并对之进行了症状分析、特征分析以及疾病的心理学分析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 图书 | 疾病的希望(身心整合的疗愈力量)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疾病的希望(身心整合的疗愈力量)》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德特雷福仁,达尔可首先分析了疾病和症状的区别,说明了在当代社会中,我们的医疗系统、我们的民众大都关注症状这个层面。其次作者依次说明了对立和统一、阴影、善与恶、人是病了,最后作者通过总结理论让我们通过疾病寻找疾病产生的真正原因以及我们在治疗别人或自己是应该以什么方式询问。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列举了一些常见病,并对之进行了症状分析、特征分析以及疾病的心理学分析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内容推荐 很多疾病的背后暗藏了连医学诊断也没有发现的东西。 传统医学总是借助药物来压抑疾病的症状,而德特雷福仁,达尔可的这本《疾病的希望(身心整合的疗愈力量)》却告诉我们,要从症状中找到有价值的东西,看清内心的冲突和隐藏的问题,找到自己或别人发病的真正原因。 《疾病的希望(身心整合的疗愈力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并持续畅销30年。它针对疾病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生病是我们“不愿正视内心的问题”,是心理问题在生理层面的对应呈现,通过它可以探索心灵深处的问题,从而将人从疾病带向健康。 读懂疾病的象征意义,也就在自我发现之旅上迈进了一步…… 目录 第一篇 认识疾病与疗愈 疾病与症状 对立与合一 阴影 善与恶 疾病是人的本质 寻找原因 深入探究的技巧 第二篇 症状及其意义 感染 抗拒 呼吸 消化 感觉器官 头痛 皮肤 肾脏 性欲和怀孕 心脏与循环 运动系统与神经 意外事故 精神症状 癌症 艾滋病 怎么办? 附录:器官和身体部位的心理意义 译后记:与身体对话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疾病的希望(身心整合的疗愈力量)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德)托瓦尔特·德特雷福仁//吕迪格·达尔可 |
| 译者 | 易之新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70960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3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57 |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1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848.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5 |
| 宽 | 150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1-1004 |
| 版权提供者 | Verlagsgruppe Bandom House GmbH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