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学》主编认为中国古代诗歌往往与音乐、舞蹈相伴而生,中国古代诗歌史很大程度上是音乐文学史,与此相应,诗经学、楚辞学、乐府学、词学、曲学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音乐文学史学,并深感乐府价值之高,因此收录了有关乐府学研究的学术论文结集成册。
本册为第五辑。
图书 | 乐府学(第5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乐府学》主编认为中国古代诗歌往往与音乐、舞蹈相伴而生,中国古代诗歌史很大程度上是音乐文学史,与此相应,诗经学、楚辞学、乐府学、词学、曲学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音乐文学史学,并深感乐府价值之高,因此收录了有关乐府学研究的学术论文结集成册。 本册为第五辑。 目录 王运熙先生关于乐府学研究的信函 傅璇琮先生在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音乐考察】 论沈约的“乐学” 关于《阳关三叠》的“三叠”演唱形式 仙风道骨与琴韵诗——对唐琴“九霄环佩”的文化解读 【体制探源】 李龟年非梨园弟子辩——作为盛唐后期宫廷音乐向民间开放的一个视角 唐梨园弟子考辩 【文献考订】 汉铙歌六首清人注疏考证 汉乐府和汉画像石中牛郎织女及董永神话传说通考一 郭茂倩《乐府诗集》的编辑背景与刊刻及校理 【名篇论丛】 再论汉武帝《天马歌》的写作缘由和年代问题 《梅花落》研究(上) “清平调”与《清平调》 跨越疆界——市土甫前后《出塞》所开启的创作视域 【文学研究】 武则天郊庙歌辞的政治观察 元结乐府的“比兴体制”及其对新乐府的意义——从《舂陵行》及相关政论文谈起 文人拟写乐府诗失误述略 “歌诗”:中国传统诗歌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唐后乐府】 北宋真宗仁宗朝的“乐府声诗并著”——以宋祁为个案 周巽新乐府研究 明代古乐府诗的音乐性问题 【成果介绍】 《乐府诗集分类研究》简介 【文献索引】 唐代乐府诗研究论著索引(下) 英文目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乐府学(第5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相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346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5 |
出版时间 | 2009-12-01 |
首版时间 | 2009-12-01 |
印刷时间 | 200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20.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70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