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气象学家眼中的中国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气象科学文选,书中精选了作者近60年创作中发表的30篇代表性作品。文章视角独特,观点鲜明,所论大都是过去没有涉及或深入的科学问题,有一定可读性。书中内容分为3部分,即科学编、文化编和哲理编,以文化和哲理作为主线写文章并形成系统,这在同类书籍中也是不多见的,可供参考和研究。 作者简介 林之光先生是有名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已出版科普著作20余部,科普文章数百篇,作品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990年和2007年两获“中国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称号,1996年被国家科委、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选科普工作者”称号。2015年获评当年的“十大科普人物”。 目录 序 科学编 1.吐鲁番艾丁湖盆地科学考察研究记 2.漠河-39℃寒事记趣 3.亲历“魔鬼城” 4.珠峰大气奇异光象 5.地形制造的我国冬季气候世界奇迹 6.四川盆地——不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7.避暑气象学 8.中国霜事 9.北京治霾的“天”“地”“人” 10.“雾霾”名词的科学性问题 11.孔子能回答《两小儿辩日》吗 文化编 12.为什么中医和中医养生文化只能诞生在中国 13.中医和天气预报发展的“比较” 14.从气象学角度试评词三首 15.愁=秋+心=兴(欣) 16.古人怎咏中秋月 17.蜀犬吠日 18.清风无价 19.古人说霜乃天降 20.咏雪古诗中的科学性问题 21.“南稻北麦、南甜北咸、川湘爱辣”——气候对我国饮食文化的主要影响22.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我国唯一用假山反映鲜明四季的园林 23.异事惊倒百岁翁——苏轼《登州海市》诗并非造假 24.从气象学角度评说我国二十四节气 哲理编 25.中国气候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哲理思考 26.台风矛盾论 27.沙城暴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灾害 28.南极寒洋流和非洲热带大陆共同制造的杰作——世界最奇异的纳米布沙漠气候 29.干旱为什么不是资源——从华北春旱说起 30.用《矛盾论》主要观点看地球大气的冷热矛盾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气象学家眼中的中国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林之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气象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296938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9-08-01 |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 印刷时间 | 2019-03-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P4-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