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裕民在《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中第一次建立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的逻辑框架,提出在经济发展中推进城市化的四个经济前提:即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递次升级、企业的规模化与专业化、大众广泛参与其中;提出在工业化过程中两次劳动力转移浪潮的实现是城市化的关键。作者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不同时期城市化运动轨迹的经济根源,创造性地提出提高工业化质量是城市化经济支持的核心,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未来时期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
作者对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分析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该章提出影响城市化的制度框架,对半个世纪以来有关制度的演变轨迹及其对城市化的正反面影响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构建了一个有利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制度框架,并且进一步对每一项具体制度的创新内容、实施步骤以及各项制度之间的协调作了详尽的论述,将我国城市化的制度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叶裕民编著的《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根据中国城市化赖以进行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条件,提出要切实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建立六大支持系统:即经济支持系统、制度支持系统、科技与人才支持系统、农村与农业支持系统、资源与环境支持系统、城镇发展支持系统。本书重点对两大核心系统,即经济支持系统和制度支持系统的内容、框架结构、以及建立系统的路径进行了深入而具体的研究,并就城镇发展中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介绍了两个有典型意义的城市化问题的案例。
《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可以为规划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也可以作为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参考书。
导言
一、城市化是中国跨世纪的战略选择
二、研究视角的选择
三、本书的逻辑框架
第一章 中国城市化:一个战略性的课题
一、城市化的本质与内涵
二、世界城市的进程及特征
三、中国城市化的历程及特殊性
四、城市化滞后的负面效应及其反思
(一)城市化滞后的负面效应
(二)城市化滞后是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否定
(三)建立发达的城市社会是中国21世纪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五、当前中国城市化研究概述及评价
六、建立城市化支持系统,构筑中国通往城市社会的桥梁
第二章 经济支持系统:建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
第三章 制度支持系统:构筑城市化的体制框架
第四章 城镇发展支持系统:关于城市化速度、结构和质量问题的探讨
第五章 两个案例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图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