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弋阳腔的研究,多数学者谈论的都是它的历史辉煌,或索源,或探艺,钩沉的是文献记载,述说的是“诸腔”群体,很少考究弋阳腔的自身面貌,更不提弋阳腔的当代状况。明代弋阳腔的存亡与否,一直成为学术界的一个争议问题。本书作者以“弋阳腔遗产资源”的篇章,作了全面的叙述和肯定的回答,其中有弋阳腔的原始剧本、音乐曲谱、服饰道具、化妆脸谱、乡村戏台、演出活动以及当代传人,而且在各个章节中都配上了图像与照片,生动而真实。《江西弋阳腔戏曲新探》一书告诉人们:弋阳腔仍然活在江西。
图书 | 江西弋阳腔戏曲新探 |
内容 | 编辑推荐 对于弋阳腔的研究,多数学者谈论的都是它的历史辉煌,或索源,或探艺,钩沉的是文献记载,述说的是“诸腔”群体,很少考究弋阳腔的自身面貌,更不提弋阳腔的当代状况。明代弋阳腔的存亡与否,一直成为学术界的一个争议问题。本书作者以“弋阳腔遗产资源”的篇章,作了全面的叙述和肯定的回答,其中有弋阳腔的原始剧本、音乐曲谱、服饰道具、化妆脸谱、乡村戏台、演出活动以及当代传人,而且在各个章节中都配上了图像与照片,生动而真实。《江西弋阳腔戏曲新探》一书告诉人们:弋阳腔仍然活在江西。 目录 序言 绪论 一、弋阳腔戏曲形成的历史追溯 (一)弋阳腔的形成 (二)弋阳腔的发展 (三)弋阳腔的流变 二、弋阳腔戏曲音乐的艺术形态及特征 (一)弋阳腔曲牌音乐的源流 (二)弋阳腔曲牌音乐的类别 (三)弋阳腔曲牌音乐结构 (四)弋阳腔曲牌音乐特征 三、弋阳腔戏曲音乐改革实践与成果 (一)弋阳腔音乐改革的八种做法 (二)弋阳腔戏曲音乐改革成果的分析 四、弋阳腔戏曲的保护与发展 (一)弋阳腔的遗产资源 (二)弋阳腔的艺术价值及存在的现实意义 (三)弋阳腔保护与发展的思考和对策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江西弋阳腔戏曲新探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004120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9-06-01 |
首版时间 | 2009-06-01 |
印刷时间 | 200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365.6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西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