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下无贼(说不尽的水浒人物)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张望朝在山东卫视《新杏坛》所作电视讲座《张望朝品〈水浒〉》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的《天下无贼:说不尽的〈水浒〉人物》一书。

作者以轻松诙谐的语言,借助《水浒》中诸多生动传神的故事,剖析了高俅、林冲、潘金莲、武松、李逵、鲁智深、宋江等10个核心人物的生命历程和内心世界,给读者呈现了一个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作者还从政府官员的角度解析了宋代官场,入木三分地解读了其中的种种明规则与潜规则,并以法学专家的视角透视人治社会,深刻地指出《水浒》中种种血泪情仇的制度根源。

内容推荐

蜕去刀光剑影的嘈杂,拨开忠奸善恶的争论,十个耳熟能详的《水浒》人物给我们展现出现乱世红尘中的善良与阴谋、爱恋与仇恨、痛快与无奈、洞彻与迷茫、希望与绝望……

目录

第一讲 小人得志:解读高俅发迹

第二讲 英雄有泪:解读林冲冤案

第三讲 雪白血红:解读林冲复仇

第四讲 怨女情长:解读潘金莲的爱情

第五讲 双雄斗法:解读武松与西门庆的争斗

第六讲 血染刀头:解读武松复仇

第七讲 亦佛亦魔:解读黑旋风李逵

第八讲 美女情仇:解读扈三娘的爱情悲剧

第九讲 假僧真佛:解读花和尚鲁智深

第十讲 吴用有用:解读吴用的智谋

第十一讲 壮志未酬:解读托塔天王晁盖

第十二讲 一言难尽:解读宋江其人

第十三讲 路在何方:解读宋江招安

试读章节

《水浒》开头的这段故事,本以为可说可不说。决定说,是因为细一想,觉得这段故事很重要。品《水浒》,这一段故事不可放过。

话说北宋仁宗年间,京城闹起了瘟疫,也就是流行性传染病,死了不少人。皇帝向大臣征求对付瘟疫的办法。范仲淹给皇帝出了个主意,陛下,你得请天师,请天师到京师来祈神做法,只要天师一做法,保管天下瘟疫全无。皇帝说,行,就这么着了。于是写了一道诏书,派洪太尉带着诏书去江西一个叫龙虎山的地方请天师。龙虎山在今天的江西省贵溪县境内,传说东汉张道陵曾修道于此,那是道教正一教的发源地。

洪太尉到了龙虎山,由山上几个道人指点,独自走上了一条山路。走着走着,前面窜出一只猛虎。还好,老虎看了他一眼,走了,没吃他。接着走,走着走着,前面又钻出一条巨蛇。还好,巨蛇看了看这个穿着官袍的白胡子老头,又钻到别处去了,没咬他。洪太尉见老虎不吃他,大蛇不咬他,胆子就壮起来,接着大胆地往前走。

没多一会儿,遇上一个骑黄牛的道童。那道童说,你是不是奉圣旨来找我们天师的?是不是请我们天师去帮你们对付瘟疫啊?下山吧,天师不在,想是已经往京师去了。洪太尉大惊,你怎么知道的?道童笑道,天师早就料知此事了。洪太尉心想,还是神仙厉害,于是连滚带爬下了山。

下得山来,山下那几个道士问,你见到天师没有?洪太尉说,没有,只见到一个道童,说天师不在家。道士说,天啊,那就是我家天师,别看年少,法力无边,你可以放心回去了,天师知道了你的事,就一定帮你办好,等你回到京师,他早已经做完法事,把瘟疫消灭了。洪太尉这就放下心来,决定在龙虎山游玩一番。

这一游玩,惹下一桩天大的事端。山上有一座大殿,叫做“伏魔之殿”,门上封着历代天师的封条,本不许闲人进。可这洪太尉硬是要进,道士也惹不起当官的,只好让他进。这伏魔大殿空荡荡阴森森,中间立着一个石碑,上有“遇洪而开”四个大字。洪太尉高兴了,遇洪而开,我不就是洪吗?!

于是他命人搬开石碑,又挖出驮石碑的石龟,露出龟下的万丈黑洞。不得了,只听一声巨响,一道黑气从黑洞中冲天而起,在天上化作一百零八道金光,向人间散落下去。原来,这是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本好好地困在这里,这下子被好奇的洪太尉不小心放了出来,投胎转世为后来的梁山一百单八将。这就是《水浒》第一回的故事: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故事,而且把这样一个故事放在书首,这不是画蛇添“首”吗?完全可以从高俅高二哥直接写起嘛。初读《水浒》,我就是这样想的。现在想想,不对。这个故事,太重要了,非写不可,而且非放在书首不可。

为什么?

先卖个关子,最后再说。

说《水浒》必先说高俅,说高俅必先说徽宗。金圣叹批《水浒》,说水浒之乱,根源在上,高俅一出,天下必乱。然而,没有徽宗,高俅何以出?说到根上,水浒之乱,源在徽宗,根在当时的政治制度。不合理的政治制度决定了一个不该当皇帝的人当了皇帝,不该当皇帝的皇帝也就决定了高俅这个不该做高官的人做了高官。

无论是在虚构的小说里还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宋徽宗赵佶都不是一个当皇帝的材料,可他硬是当了,这实在是托了宋帝国专制制度的洪福。宋徽宗当皇帝的理由仅仅是他爹是皇帝。他爹死了,他哥当;他哥死了,没有合适的儿子,就轮到他当了。于是,他把一个国家弄得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最后连皇位也没保住,被北方一个崇尚暴力的游牧民族掠到东北去了。这是国家的悲剧,也是他本人的悲剧。  有四件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是,《宋史》记载,在考虑皇帝人选时,有人就反对赵佶做皇帝,说他“轻佻”。《水浒》的作者似乎也认为他“轻佻”,就把他和李师师的绯闻写得十分具体。二是,他修过一个特别大的园林,大到什么程度?大到宋军与金兵作战时,可以用园林里养的动物做军食。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建这么大的一座园林呢?把建园林的钱直接用来加强国防不好吗?三是,宋徽宗是个艺术家,精书画,通音律,工笔花鸟画的造诣也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境地,还创造了一种瘦金体书法。写一笔好字不难,创造一种字体就太难了,创造一种一般人写不好的极具风骨的字体,难上加难。有人说他的瘦金体字有贵族气,我没看出来。我看出来的,是极具骨力,极具锋芒,极具英雄气和士大夫气。我甚至想,这样的字体,应当是岳飞创造的,怎么偏偏是徽宗呢?四是,作为亡国之君,他最终被金兵掠走,掠到了金国重镇五国城,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省依兰县,并在那里写下一首诗,一首千古绝唱:

彻夜西风撼破扉,

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

目断天南无雁飞。

这首诗总是让我想起另外两个帝王,一个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个是清帝乾隆。李煜和徽宗有着同样的艺术才华,也有着同样的政治上的昏庸。而乾隆,政治上算不上昏庸,诗却写得太臭,生平写诗数万首,竟连一首好诗,甚至一句好诗也没有。数万首诗作加在一起不及徽宗四句诗中的一句。

我想,徽宗要是不当皇帝而毕其一生从事艺术创作,大宋朝也许会少一个昏君而多一位伟大诗人,多一位达?芬奇或者贝多芬;他自己晚年也就用不着在荒凉的北国郁郁而终了。

有人说,《水浒》是一部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小说,然而,徽宗皇帝在浩浩一部大书中却没有得到半点称颂。给人的感觉,这人就是一个弱智,一个没正事儿的二混子,一个典型的政治植物人。外有番邦犯境,内有宋江方腊,国将不国,民不聊生,可在《水浒》中你看见过这位皇帝对国事用过一分心思吗?他的心思,似乎全在高俅一伙乱臣和一个叫李师师的妓女身上。林冲是谁他不知道;宋江要是不上梁山,宋江是谁他更不知道。他的国家怎么好得起来呢?他的下场又怎么好得了呢?没有赵佶这样一个皇帝,就没有高俅的发迹;而没有高俅的发迹,就没有水浒之乱。金圣叹说水浒之乱,“乱自上作”,斯言不谬。

京剧《野猪林》中,高俅的儿子高衙内为了挑起高俅对林冲的杀心,假托林冲之口,对高俅有几句评价:你本地痞二流,惯会拍马吹牛,没有文才少智谋,本领就会踢球。高俅真的只会踢球吗?不然。

书中说,高俅刺枪使棒、吹弹歌舞、相扑玩乐、诗词歌赋无一不通,但也只是个通,不是精;精的,只有踢球。就因为踢一脚好球,他原来的名字是一个毛字边的毬,后来才改成人字边的俅。他会踢球,皇帝偏偏也喜欢踢球,他想不飞黄腾达都不行。

赵佶还没当皇帝的时候,一次踢球,一脚球刚好踢到高俅跟前。当时的高俅本是驸马府的一个家奴,替驸马给就要当上皇帝的小舅子送高档玉器的,一时兴起,回了一脚。这一脚可了不得了,踢出了他一生的荣华富贵,踢反了天下多少豪杰!

赵佶看好了他这一脚球,更看好了他这一身奴骨,怎么办呢?正式当上皇帝以后,给个东京殿帅府太尉干干吧。一个好奴才,官来得就这么容易。皇帝只要看重了你,你就是一个混蛋也可身居高位。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一切由皇帝说了算,皇权不受制约。殿帅府,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太尉,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  高俅会踢球。他踢的球跟今天的足球不是一回事,但一定有相通之处,一定是很好的体育运动和娱乐活动。高俅如果不去什么东京殿帅府,不去当什么太尉,一心一意地做个踢球的运动员或者教练员,他也一定会成为一个正面的角色而不是一个小丑。然而,那样一个社会,那样一种世道,硬是把一个踢球的高手造就成一条政治恶棍,皇帝一脚球飞过来,高俅一脚球踢回去,从此社会少了一个踢球的高手,官场多了一名无耻的政客。帝国专制制度对所有的人都是制造悲剧,高俅和徽宗一样,不是悲剧人物又是什么?

高俅会帮闲。在专制社会,人才的任务是帮忙,奴才的任务是帮闲。帮忙需要真本领,平内乱,御外侮,抗天灾,抚民生,哪一样是高俅干得了的?外敌入侵时,需要的是林冲那样的猛将啊!但是,一个太平天子,或者说,一个自以为天下太平的天子,最需要的不是帮忙,而是帮闲,就是我闲来无事的时候,你能让我开心。

帮闲,需要的是另外一种本领,光会陪我踢球就能让我开心吗?会踢球的人不只高俅一个吧?高俅陪皇帝踢球,小说只写了冰山一角,深层次的东西,要读者自己去体味。可以推测,高俅陪皇帝踢球,不是傻踢,不是一味地卖弄自己的球技,而是小心翼翼地用各种手段让皇帝开心。什么时候要踢出精彩,什么时候要用自己的笨拙衬托一下皇帝的灵巧,都大有讲究、大有学问的。这不是踢球的学问,而是帮闲的学问,是做奴才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我认为高俅应当写两本书,一本叫《踢球绝技》,一本叫《帮闲秘诀》,流传下来,一定比《水浒》价值还大。

其实高俅在帮闲方面的才能早有闪光。那是他还没有发迹的时候,引诱一个浪荡子吃喝嫖赌,被浪荡子的爹王员外告上了衙门,结果被当堂打了四十板子,又被明令赶出京城。“东京里的人民,不容许他在家宿食”。如此下场,是因为他帮闲帮错了地方。你纵有帮闲的天才,也不能用在百姓身上吧?百姓再有钱,再“员外”,又怎么比得了皇亲国戚?怎么受得了一个败家子胡吃海造?到了驸马府,高俅的帮闲天才才有了展示的机会。皇亲国戚不愁银子,愁的是银子怎么花,愁的是谁能让我吃得开心,喝得高兴,玩得尽兴,乐得舒服。谁能?高俅高二哥啊!

高俅会整人。奴才加小人,一旦做了官,不整人是不可能的。为什么?身居高位,总得让人服你,可如何让人服?你可敬,别人会服你,比如梁山上的晁盖。你可亲,别人也会服你,比如梁山上的宋江。你不可敬,不可亲,要让人服,只有可怕了,你可怕,别人才会服你。当然,这样的服是假服,是口服心不服,口服心不服是一种不彻底的服。

高俅知道自己不可敬,也不可亲,所以他但求人怕。如何才能使人怕?那就是整人。这个“整”字,内涵丰富,大有学问。高俅心里十分清楚,有真本事的人,凭真本事吃饭的人,是瞧不起他的,他自然而然要恨这些人。恨,加上要使人怕,加上小人特有的品性,你说他能不整人吗?

中国有句古话,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意思是说,君子得罪一下不要紧,因为他是君子,不会用太损的手段报复你。小人就不行了,小人整起人来是不择手段的。

P1-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下无贼(说不尽的水浒人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望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66814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2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6
164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