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的成果,书中在对国内外“问题区域”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结构矛盾产生的特殊性,通过实证分析和典型研究证明,东北老工业基地已进入全面振兴的加速期,这种发展态势既来自东北地区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来自国家振兴政策,也来自重化工业产品市场需求扩大所形成的短期效应,消除东北地区综合竞争力下降的趋势及其根源依然需要继续努力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图书 | 通向复兴之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的成果,书中在对国内外“问题区域”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结构矛盾产生的特殊性,通过实证分析和典型研究证明,东北老工业基地已进入全面振兴的加速期,这种发展态势既来自东北地区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来自国家振兴政策,也来自重化工业产品市场需求扩大所形成的短期效应,消除东北地区综合竞争力下降的趋势及其根源依然需要继续努力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通向复兴之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研究》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的成果,书中在对国内外“问题区域”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结构矛盾产生的特殊性,通过实证分析和典型研究证明,东北老工业基地已进入全面振兴的加速期,这种发展态势既来自东北地区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来自国家振兴政策,也来自重化工业产品市场需求扩大所形成的短期效应,消除东北地区综合竞争力下降的趋势及其根源依然需要继续努力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 书中提出,应根据东北区情,全面深化经济体制及社会体制改革,顺应科技革命和国际化分工的新趋势,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创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模式。工业振兴要高度关注传统优势产业中的骨干企业成长,以推动国有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带动东北地区产业功能重新定位和产品技术创新。应对东北地区农业等战略性产业实施发展援助,为资源型城市构建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的退出援助机制,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契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书中还针对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欠佳和对外开放度低的现实,提出了在东北地区试点区域金融货币政策、全面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以及提高引进外资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等建议。 目录 总论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建议 第一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绩效分析 一 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及其成因 二 东北地区进入全面振兴的加速期 三 2004~2005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所取得的成效 四 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第二章 开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新道路 一 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发展困境 二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历程及其复杂性 三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道路的开拓 四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几个重大问题 五 正确处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主要经济关系 第三章 所有制结构调整与民营经济发展 一 地区所有制结构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 调整所有制结构的核心是推进国有企业改制重组 三 支持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四 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的措施 第四章 提升结构创新发展外部条件 一 重新审视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方向 二 大力发展东北现代服务业 三 以传统产业的骨干企业为核心优化产业结构 四 企业家的作用和中小企业发展 五 坚持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东北区域发展战略 六 优化市场组织结构,强化商会和行业自律 七 改善政府等公共部门的作用 八 制定老工业基地振兴法,建立老工业基地振兴基金 第五章 推进工业创新增强东北工业竞争优势 一 东北工业对全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其在全国的地位 二 东北工业结构的现实特点分析 三 增强东北工业竞争优势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四 增强东北工业竞争优势的方向与策略 第六章 加快农业产业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 农业产业化内涵及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经验 二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 三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四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优势及发展机遇 六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七 加快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 走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发展县域经济 一 县域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 二 县域经济的发展动力分析 三 发展辽宁县域经济的对策 第八章 统筹资源型城市转型构建转型机制 一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 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途径与政策选择 三 构建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四 构建资源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第九章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防范区域金融风险 一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的金融政策与措施 二 东北三省金融业的发展变化及成效 三 制约东北振兴的不良贷款及其他金融风险因素 四 以不良贷款为主体的东北区域金融风险之根源 五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与途径 第十章 扩大对外开放带动老工业基地振兴 一 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三省的对外开放情况 二 直接利用外资情况及引资效应 三 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进展和问题 四 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对策建议 第十一章 路径依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 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绩评价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思路 三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途径:大企业主导的产业集群 四 促进东北区域产业集群发育的若干对策 第十二章 改善生态环境建立环境友好区域 一 东北三省的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东北三省生态环境问题存在的因素分析 三 “十一五”期间东北三省生态环境发展建议 第十三章 促进社会公平建设和谐东北 一 影响东北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基础 三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裂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附件1 沈阳市铁西老工业区振兴道路探索 一 铁西区的辉煌历史及转轨中的发展困境 二 铁西区调整改造的历程及成效 三 铁西区调整改造的主要条件和做法 四 沈阳市铁西工业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五 开创中国城市老工业区发展的新道路 附件2 分离办社会职能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一 对国有企业办社会的理性认识 二 辽宁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基本情况 三 辽宁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经验及现存问题 四 进一步推动辽宁分离企业办社会的思路与对策 附件3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指标评价 一 东北区域总体发展水平比较 二 东北经济竞争能力比较 三 东北地区发展基础比较 四 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比较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通向复兴之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向平//王希文//陈萍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0399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8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34 | 
| 出版时间 | 2008-11-01 | 
| 首版时间 | 2008-11-01 | 
| 印刷时间 | 2008-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0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427.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8 | 
| 宽 | 163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