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严家炎教授的“金庸小说研究”课饮誉北大讲坛,对金庸研究的合法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金庸小说论稿》全方位地探讨金庸小说,首次披露了许多珍贵资料和重要事实,对了解金庸其人、其文极有帮助。本书是第一部从学理上研究金庸小说的专著。
图书 | 金庸小说论稿(增订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严家炎教授的“金庸小说研究”课饮誉北大讲坛,对金庸研究的合法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金庸小说论稿》全方位地探讨金庸小说,首次披露了许多珍贵资料和重要事实,对了解金庸其人、其文极有帮助。本书是第一部从学理上研究金庸小说的专著。 目录 初版序言 金庸热:一种奇异的阅读现象 文化生态平衡与武侠小说命运 豪气干云铸侠魂——说金庸笔下的“义” 变幻百端笔生花——说金庸笔下的“武” 生死以之痴千态——说金庸笔下的“情” 论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 论金庸小说的情节艺术 论金庸小说的生活化趋向 论金庸小说的影剧式技巧 金庸小说与传统文化 金庸的“内功”:新文学根柢 文学的雅俗对峙与金庸的历史地位 金庸与大仲马小说的比较研究 我看金庸小说(代结语)——在中国传媒大学的讲演 附录一 相关散篇集存 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在查良镛获北京大学名誉教授仪式上的贺辞 金庸答问录 《连城诀》简评 新世纪思想文化之光——读金庸、池田大作对谈录 金庸笔下的大理——1998年4月12日在大理“金庸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2000'北京金庸小说国际研讨会闭幕词 附录二 论争史料存真 以平常心看新武侠 如果这类逻辑能够成立——质疑袁良骏先生对金庸小说的批判 就《铸剑》与金庸小说再答袁良骏先生 批评可以编造和说谎吗?——对袁良骏先生“公开信”的答复 也算“立此存照”——答袁良骏先生《勿误人子弟,毁我文学》一文 再谈金庸小说与文学革命 增订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金庸小说论稿(增订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严家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314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5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25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5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