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八章,分为四个部分:起始的两章,从不同的角度,力索历史中孩子的踪影,是在观念“打开心内的门窗”,也是材料和方法上的引介。随后的文章,则分述近世中国儿童成长的外在环境,哲人对儿童及童年曾有的论辩争议,以及儿童自身生活经验之挖掘与重现。
图书 | 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共八章,分为四个部分:起始的两章,从不同的角度,力索历史中孩子的踪影,是在观念“打开心内的门窗”,也是材料和方法上的引介。随后的文章,则分述近世中国儿童成长的外在环境,哲人对儿童及童年曾有的论辩争议,以及儿童自身生活经验之挖掘与重现。 内容推荐 历史学同其他许多学科一样,过去并未将注意力放在卑微、无势力或没有留下什么痕迹的人与事上。儿童,便是这群集体“空白”中的一部分。是知之残阙,无力可为;抑或是成年人的傲慢与偏见,掩蔽了研究者探索的眼光。事实上,传统中国瀚如烟海的史料里,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变、出人意料的有关儿童与童年经验的资料。作者试图借着对这许许多多中国历史例证的研究,能够挑动人们去发现隐藏于各个时空角落的童稚人生。在翻找挖掘的过程里,我们将不得不同意,每一首童谣稚语,每一个深埋尘土之下的玩具游戏,都是一颗可端出另一个世界的沙粒,可以透视宇宙一刹的永恒露滴。 目录 序 第一章 寻找历史上的孩童 第二章 为童年写史 第三章 环境的堆砌与塑造 第四章 社会与文化脉络 第五章 省思与争辩 第六章 人事与情感 第七章 接近稚情的世界 第八章 历史上的儿童与童年的历史:代结语 参考书目 附图图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熊秉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37497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08-11-01 |
首版时间 | 2008-11-01 |
印刷时间 | 2008-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91.9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桂图登字20-2007-097号 |
版权提供者 | 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