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何家阳湾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书写陕北农民艰苦生活史的家族小说,也是回望农村曲折发展和记录改革开放的历史写真。

小说聚焦于黄土高坡上的小村何家阳湾,以何耕田夫妇几十年的创业履历,反映了他们在岁月风雨中的苦乐悲欢,折射出20世纪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历史命运,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路遥遥,情漫漫,风雨如晦的人生途中,铭刻着他们的奋斗烙印;广袤无垠的黄土地上,闪烁着他们的血汗辉光。终于,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中,他们穿越了困境的泥淖,迈向了幸福的小康,在希望的黄土高坡上,铺染了生活的和谐与希望。

内容推荐

何家阳湾农民何耕田的童养媳钱桂花受虐后含恨自尽,苦难使他和被丈夫出卖的少妇刘俊男走到了一起,共同在人生的道路上艰苦跋涉。解放后,他们生了一个女儿和四个儿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几个孩子都长大成人,开始了自己新的黄土地人生。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一家人都有倾诉不尽的辛苦遭逢和苦乐悲欢。伴随着农村改革的大潮,何家人终于走出了困境,迈向了小康,开启了充满希望的、和谐的新生活。小说细腻地描绘了何耕田夫妇对子女那种博大的、高尚的爱,展示了中国农民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热情歌颂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试读章节

何家阳湾出了件大事,何耕田的女人钱桂花死了,是妹妹何香娥给逼死的。何耕田的父亲何贵财只有香娥一个女子,从小到大一家人像掌上明珠一样宠她。周而方围几户有头有脸的人家上门提亲,一律被她拒绝了。因为他们都是庄稼人,庄稼人再有钱也得灰土麻沙出力流汗。香娥不想窝在山圪崂里过一辈子窝囊日子,她希望找个城里的买卖人,在平展展的街上享清福。

香娥双手画不来八字,但乡下的女娃娃都不识字,不识字也就没让她感到有多大的遗憾。让她自信的是自己那张漂亮的脸蛋。女娃娃能拥有一张漂亮的脸蛋,就拥有了嫁好男人的资本。可何家祖宗八辈都是攥犁把的庄稼人,城里没有他们家的亲戚朋友牵线搭桥,所以香娥这个并不过分的愿望就成了幻想。幻想的事情始终处于幻想阶段而毫无进展,香娥就看着大嫂钱桂花扎眼,就常常拿她撒气。

钱桂花兄弟姐妹多,她的父亲钱满囤又死没本事,硬把穷日子熬到少吃没穿断顿无粮的地步。人挪活树挪死,钱满囤领着一家人要到富裕的内蒙古河套一带逃荒,就让小女儿钱桂花做了何耕田的童养媳妇。何耕田从小看上去很死相,就像大门外面栽的那截拴牲口用的木头桩子。何贵财担心他长大以后打光棍,就把钱桂花这个不花钱的媳妇收留下来。

钱满囤一走就是十多年,十多年来一家人像荒野里的一蓬蒿草,被肆虐的暴风雪刮得杳无音信。一想到远方的亲人不知是孬是好是死是活,钱桂花就愁肠寸断。何香娥常常指责她站着不是坐着也不是,干活多了不是不干活也不是。为了维护一个女人仅有的那点尊严,钱桂花就给香娥还嘴,就将心里的痛苦向她发泄。于是两个人从最初的吵架升级到动手动脚,再到逼出人命。

出事这天半前晌时分,何耕田和几个长工给二十里铺的王财主家摘绿豆。一只喜鹊火急火燎地从河那边飞来,飘然落在绿豆地畔的杏树上,尾巴一翘一翘,像刮锅一样朝着他怪声怪气地叫唤着。他不知道喜鹊向自己报的是喜是忧,不由得心慌眼跳,忽然想起在这之前做的那几个噩梦。有一次他梦见天上响着雷打着闪,村子对面的山崖哗地被雷劈倒了。倒塌的山崖豁豁牙牙怪疹人的。又一次他梦见自己的牙齿一个不剩全部掉光,掉光了牙齿的牙床就像老人的牙床一样难看。何耕田把这些噩梦向年长的长工头老李说了,老李以老年人见多识广的口气摇着头说:“不好啊耕田,这些噩梦预示着做梦的人将要失去亲人。”

喜鹊还在杏树枝头绕来绕去,发出乌鸦一样难听的怪叫声。何耕田捡起一块土疙瘩向那喜鹊砸去。

何耕田不想接受即将到来的残酷现实,可悲痛的阴影总是徘徊在他心头久久不散。他想父亲和二弟不会出事,难道是桂花和香娥或者是三弟要有事?想到桂花和香娥那两个冤家,他忽然就想到过年时放的那两个没炸响的麻雷炮。

年三十夜里两个冤家吵架。父亲以为是魔鬼附在她们身上了,就拿了香表和献贡跑到前村神官何五的神堂敬神问卦。一连打了三卦,从卦象上看两个冤家并不是魔鬼附身,父亲这才放心地回来。可是占了上风的香娥仍然不吃不喝不睡,一家人孬说好说她仍然坐在地下没完没了地哭号。香娥已经十六,可还像以前那么任性,何耕田打不得骂不得,就劝说自己的女人钱桂花给她赔不是。

那时钱桂花半躺半卧在小正房的炕头哭泣,听见男人让她给妹妹赔不是,就坐起身来哽哽咽咽地说:“你让我给她认错,你说我到底错在哪里了?城里的人不来提亲难道是我的过错?她朝着我唾我就不能数落她几句了?我数落她几句她就咒我们家死绝门死断种了?她咒了我们家的人你再让我给她赔不是,世上哪有这号强词夺理的事呢!她这种祸水将来谁敢要?谁要了她谁就倒了八辈子大霉了!”  何耕田点戳着钱桂花的额头:“你呀,整个一个不开窍的死心眼子货。就因为这句话你才把香娥给惹黑心的,现在你还说?”

“我怕啥,她又不是正宫娘娘。”

何耕田急躁地跺跺脚咬咬牙扬起巴掌,可当钱桂花将脸迎上来做出挨打的架势时,他就装作用手挠自己散乱的头发。作为自己的女人,这些年桂花忍受的屈辱太多太多了,他怎么忍心再打她呢?

那一夜何耕田心乱如麻,怎么也睡不着。他想,家大人多容易出是非,如果香娥嫁人了家里就太平了,。香娥非城里人不嫁,他这个当大哥的总不能逼着她嫁给不如意的庄稼人吧?如果他和父亲分家另过也不会出现这些是非,可三弟还有小二弟也没成家,他怎么能和父亲分家另过呢?父亲没本事,一大家子人的生活全靠他支撑着。人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他们家的这本经是难上加难。如何才能说服香娥尊重她的嫂子,避免两个人再吵架呢?人说锣鼓长了没好戏,两个人经常这么吵吵闹闹家里肯定会出事的。可一时半会他也想不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鸡叫时分何耕田才迷糊过去,震耳欲聋的一声炮响又将他从熟睡中惊醒。紧接着麻雷炮、鞭炮像炒豆子一样响起来,再接着就听见村里孩子们肆意地吆喝着从这家疯跑到那家。他揉揉苦涩的双眼看见天色已经大亮。他不知道三弟这个时候是不是也跟着村里孩子们疯去了。他透过窗户上的小孔看见父亲站在院子里,一脸的疲惫和愁苦。三弟没换新衣服,仍然穿着那身破棉衣,流着清鼻涕站在父亲一边,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他听见窑里的香娥还像蜜蜂一样嗡嗡嘤嘤地呜咽着。他不知道她夜里睡没睡。他在心里谴责香娥的同时,也在数落一脸委靡不振的女人:“你们两个不省事的,闹得一家人连年也没过好。”

女人撩起眼皮看了下他没说什么,何耕田就走出去安慰父亲:“爸,香娥要号就让她号个够,咱还过咱的年。”

父亲吸着水烟,一脸的愁苦和疲惫,没说什么。他从窗台上拿了一个冻了一夜的麻雷炮栽在磨盘顶上,对三儿说:“书田,过来放炮。”

P1-3

序言

镌刻在丰饶大地上的改革履迹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铁凝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由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作协等六部门组织的“情系农家,共创文明”系列公益文化活动之一:百部农民作品陆续出版了。首批推出的20部不同体裁的作品,记录着农村改革30年的雨雪风霜,散发着神州广袤大地的泥土芬芳,令人为之振奋120部图书中,有农民作家的小说14部,农民诗歌、散文、剧本、民间故事选各1部,农民书画集两部。这些不同体裁、不同门类的文学艺术作品,从不同侧面忠实记录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通过这些农民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我们不仅看到了30年来在我国农村发生巨变的现实,更令人欣喜的是,我们还看到了在物质方面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已经开始了新的精神文化追求。在新中国的创作史上,还很少有过这样全方位展示农村文化建设成果的集群式作品;在新中国的出版史上,也很少有过这样成规模出版的农民作者的系列佳作。因此,仅从这个角度来审视,这些作品的集中出版就不容小觑。

这些农民作家艺术家笔下的作品是当代农民记录农村改革开放历史、倾诉自己人生体验的作品,视角独特,意义不凡。30年的改革风云,是一个民族凤凰涅槃的整体记忆,是一个国家天翻地覆的历史嬗变,它的伟大贡献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尤其是它镌刻在丰饶沃土、广阔农村的深深履迹,更让我们叹为观止。今天,这些农民作品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巨变的现实——从北国的山村到南国的水乡,从西部的黄土高坡到东部的新兴市镇,30年的改革使中国农村换了人间,新一代农民正英姿勃发地前行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些农民作品还让我们理解了巨变的深度内涵。他们诉诸笔墨,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言说自己的喜悦,勾画自己的憧憬,抒发自己的感喟,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些作品是改革在场者农民自己的切身感受。

首批出版的20部图书也是中国农民表现自己独特审美追求,弘扬民族优秀传统的作品,风格是质朴的,文本是厚重的。作者特殊的精神站位和农村丰富的文学资源,彰显出农民创作一种独特的审美效应。作品自然流露出的乡土色彩,朴素乡音土语的恰当运用,也是这些作品的一个亮点。

“情系农家,共创文明”活动意义重大,新农村建设的蓝图非常动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翼是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民。了解农村、熟悉农民的这些作者,他们所创作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农民读者喜闻乐见。因此,只有农民作者队伍壮大了,农村群众的文化活动才可能持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可能获得绵绵不绝的文化原动力。而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水平,则是专业作家责无旁贷的光荣任务。本次活动中,许多作家和农民作者结成帮扶对子,热心辅导农民作者的创作。这既提升了农民作者的文学水准,又使作家自身获取了鲜活的生活素材,创作的艺术灵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真正实现牵手双赢。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添一份力量,中国作协还将把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同时,中国社会出版社大力发现、培育、扶持农民作者,挖掘、抢救、保护农村民间、民俗文化精品,出版百部农民作品,为新农村建设送去宝贵的精神食粮,更是一项意义非凡之举措,我很高兴应邀为之作序,更看重这些农民的作品本身即是镌刻在农村丰饶大地上的改革履迹。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真正出自农民作家笔下的刻绘农民形象的乡土小说,是农民自身生活感受和独特生命体验的真实诉求,不能不让人感到心灵的震撼。

——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著名作家 汤吉夫

像黄土地一样淳朴的叙事,像西北风一样刚健的文魂,《何家阳湾》又为我们文学大省增添了魅人的风景。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评论家 李国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何家阳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凯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24232
开本 16开
页数 3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5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4: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