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介绍“新大学语文”的教学用书,书中坚持以历史文化作为纵向贯穿的线索,以时代性篇章作为横向展开的截面,强调将语文教育视为心灵启蒙和成长教育的新语文思想,以期学生通过外部语文修养的获得,转变和提升其内在精神的客观性及逻辑性的思考能力,推动人内在的觉悟与修养的提高。
图书 | 新大学语文(21世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系列规划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介绍“新大学语文”的教学用书,书中坚持以历史文化作为纵向贯穿的线索,以时代性篇章作为横向展开的截面,强调将语文教育视为心灵启蒙和成长教育的新语文思想,以期学生通过外部语文修养的获得,转变和提升其内在精神的客观性及逻辑性的思考能力,推动人内在的觉悟与修养的提高。 内容推荐 本书坚持以历史文化作为纵向贯穿的线索,以时代性篇章作为横向展开的截面,强调将语文教育视为心灵启蒙和成长教育的新语文思想,以期学生通过外部语文修养的获得,转变和提升其内在精神的客观性及逻辑性的思考能力,推动人内在的觉悟与修养的提高。 本书有其独立的构想和全新的视角。新语文强调语文的本质在于揭示和宣扬客观真理的存在,在语文活动中,人类以内在精神思考能力驾驭历史与现代的关系,借鉴历史经验,透视现实真相,把握客观规律。本书坚持经典美文学习的语文学习理念,将语文的审美作为人的基本美学能力获取的源泉,强调在历史与现代统一的状态之下,揭示文学表现的本质。 在篇目的选择上,本书突破了传统的美文观念,对选文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力求展现出时代对语言文字的全新认识。沿着历史文化行进的脉络,呈现于读者面前的是超越于时代思想解放与思想禁锢的人性的价值和理想。在文章的解读上,本书使语文的学习摆脱了既往的支离破碎的语言文字的解析习惯,力求透过内容缤纷、具有思想渗透力的文章,呈示艺术形式的魅力,揭示其对于人类心灵的影响作用,展现传统文化审美性的存在。在体例的编排上,本书力求将教学的突破带到教材的编写之中,以语文基本功训练为主,将学习内容的思考和阅读指导相结合,使所有阅读过的读者都有可能领略到语言与生活与思想与审美的密切关系。 目录 第一章 先秦 一 《诗经》四首《诗经》 木瓜 叔于田 四牡 白驹 二 云中君 屈原 三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四 邵公谏厉王弭谤 《国语》 五 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六 离娄 《孟子》 阅读综述 第二章 汉 一 古乐府诗四首 《汉乐府》 陇西行 艳歌行 白头吟 双白鹄 二 饮马长城窟行 三 李将军列传(节录) 阅读综述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 一 乐府三首 美女篇 种葛篇 浮萍篇 二 陶渊明诗三首 连雨独饮 酬刘柴桑 述酒 三 登楼赋 四 别赋 五 小园赋 六 范滂传范晔 阅读综述付雅娟 第四章 唐 一 王维诗二首 汉江临眺 使至塞上 二 李白诗二首 江上吟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三 杜甫诗二首 哀江头 岁晏行 四 白居易诗二首 轻肥 杜陵叟 五 李贺诗二首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老夫采玉歌 六 画记 七 童区寄传 八 野庙碑并诗 阅读综述 第五章 宋 一 柳永词二首 采莲令 戚氏 二 周邦彦词二首 兰陵王·柳 蝶恋花 三 姜夔词二首 淡黄柳 暗香 四 王沂孙词二首 眉妩·新月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 五 泷冈阡表 六 方山子传 七 登西台恸哭记 阅读综述 第六章 元 一 临刑 关汉卿 二 《三国演义》选读 刘玄德三顾草庐 赵子龙计取桂阳 三 《水浒传》选读 林冲棒打洪教头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阅读综述 第七章 明 一 尚书别解序 二 任光禄竹溪记 三 报刘一丈书 四 虎丘 五 西湖七月半 六 游园 七 话本小说选读 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 阅读综述 第八章 清 一 九牛坝观觝戏记 二 游大龙湫记 三 《聊斋志异》选读 鼠戏 细侯 董公子 四 《红楼梦》选读 贾元春才选 林黛玉重建 阅读综述 第九章 现代 一 寂寞 二 两个月亮 三 我的母亲 四 雨前何其芳 五 沈从文散文二篇 过节和观灯 历史是一条河 六 鲁迅小说选读 在酒楼上 高老夫子 七 微雪的早晨 阅读综述 第十章 当代 一 顾城诗歌三首 我的独木船 小春天的谣曲 早晨的花 二 海子诗歌三首 新娘 麦地 月亮 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四 西湖梦 五 汪曾祺散文三篇 国子监 跑警报 五味 六 最后一个渔佬儿 七 黑骏马 阅读综述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大学语文(21世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系列规划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唐帼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2203501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82 |
出版时间 | 2008-10-01 |
首版时间 | 2008-10-01 |
印刷时间 | 200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 |
丛书名 | |
印张 | 1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6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