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兴评传(精)/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论述黄兴抱着赤诚的爱国思想,奋起革命救亡,经历千辛万苦,矢志不移,开展革命宣传,组织革命团体,发动武装反清斗争,终于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创建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成为与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并称的共和国缔造者的历程。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百折不挠,推翻帝制。主要论述黄兴抱着赤诚的爱国思想,奋起革命救亡,经历千辛万苦,矢志不移,开展革命宣传,组织革命团体,发动武装反清斗争,终于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创建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成为与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并称的共和国缔造者的历程。下编:历尽坎坷,维护共和。重点叙论辛亥革命后,黄兴为了维护共和体制,与袁世凯的专制独裁、阴谋复辟帝制的曲折斗争过程,同时对以往一些不公正的评价作了比较细致的辨析。最后对黄兴的爱国思想、道德品格以及他在军事、政法、经济和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杰出贡献,作了扼要的评介。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上编 面折不挠 推播帝制

第一章 家世和早年生活

一 家世渊源及其发展

二 早年读书生活

三 肄业两湖书院

第二章 创建华兴会与长沙起义

一 留学日本

二 投身爱国与革命运动

三 创建华兴会

四 策划长沙起义

第三章 创建同盟会 推进大革命

一 孙黄结合 建立同盟会

二 主持同盟会本部工作

三 对革命宣传的贡献

四 策动萍浏醴起义 转战粤桂滇

五 精心统筹广州黄花岗起义

第四章 从策划武昌起义到出任南京留守

一 风雷激药中的新筹划

二 临危受命 苦战汉口

三 艰苦卓绝 保卫汉阳

四 参预南北议和

五 筹建南京临时政府

六 出任南京留守

下编 历尽坎坷 维护共和

第五章 二次革命前后

第六章 逃亡日本 远走美国

第七章 回国讨袁与去世

第八章 余论:思想文化领域的杰出贡献

附录

索引

后记

试读章节

一家世渊源及其发展

黄氏一族,源远流长,是现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之一。黄姓的来源以及黄兴的家世,以前有关黄兴的著作涉及很少。讲述较多的,要数黄兴的大女婿陈维纶撰写的《黄克强先生传记》。这本传记于1973年在台北出版,是所有已出版的黄兴传记中篇幅较大、叙论较详的一本。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资料,评论也比较客观。但在叙述黄姓源流及黄兴家世上,却与事实真相不符,特别是对黄兴家世的叙述,出入很大。陈在叙述黄姓源流①时说:

其先世原为国族,发迹于河南光州,绵延蕃衍,遍及秦、晋、齐、楚等地。初避秦乱,迁于江夏(按:今武昌),或仕或隐,概以耕读为主。东汉以后,胡寇为祸,展转洞庭、鄱阳间。迄于明末,金铿公昆仲三人,景慕道州周子濂溪昌明理学之遗风,由南昌迁居湖南长沙府皇仓街,厥后户口增繁,分居长沙与善化之粮塘一带。①这里概述了黄氏一姓的来源与发展,但语焉不详,过于简略。特别是黄兴这一宗支,何时迁到长沙?从何地迁来?因什么原因迁来?与事实完全不符。近年发现的《经铿黄氏家谱》,对于辨明黄兴家世以及族源均极有帮助。据考查,这部《家谱》纂修于光绪壬辰年,即1892年,是第七次纂修。②所谓经铿,并非陈氏所说的是“金铿公昆仲三人”,而是地名金坑的谐音。金坑位于今长沙县东北部,属福临区双起乡,距离长沙城40多公里,1981年更名为金坑桥。这个小村之所以著名,是因为明末黄氏九世祖“黄洽中晚年曾卜居于此。洽中是万历癸未(1583年)科进士,官至知府,生有七子,皆品学有闻德,号“经铿七贤”。到了清朝定鼎,洽中一宗繁盛兴旺,而黄氏的其他宗房,皆以劫后余生,竞相亲附。地以人名,经铿遂为一族的通称了’。《家谱》七修的主稿者是黄潭、黄锡焘,均属黄氏第十七世,中过举,做过官。黄兴的父亲炳昆是七修3l位编校之一。这部家谱,为理清黄氏源流和黄兴家世,提供了最可靠的资料依据。P4-5

序言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像滚滚东流的长江那样,以磅礴之势,冲破了重重险阻,奔腾向前,现在更以崭新面貌,雄姿英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产生这一奇迹有诸多原因,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思维活动和对外交往以及抗击外来侵略过程中,逐渐创造、积累、发展了具有以生生不息的内在思想活力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这是一种伟大、坚强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历史留给我们所有海内外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无价之宝。

当然,和各国各种不同传统思想文化一样,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中,也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因而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不对;一知半解、信IZl开河或裹足不前、漠然置之,也不对。郑重而严肃的态度应该是对它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和弘扬这份瑰宝,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人类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就是在不断去粗取精、继往开来和改革创新过程中实现的。继往是为了开来,开来不能离开继往。民族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都是违背历史发展的辩证规律的。

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新的继往开来迈向四化的关键时刻。继往就是继民族优秀传统之往,开来就是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系统研究,实现去粗取精的要求,正是继往开来必须完成的紧迫任务。我认为这是中国各族AE,首先是文化界、学术界、理论界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但面对这一时间上长达五千年,内容上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的传统思想文化,将从何着手呢?毛泽东同志早在1938年就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①这是很有远见而又切合实际的英明建议。从孔子到孙中山这两千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最丰富的时期,如果总结了这段历史,也就基本上总结了五千年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内容。当然,基本上不等于全部。孔子以前和孙中山以后的情况,可以另行研究。因此,我认为首先最好是在时间上从孔子开始到孙中山为止,方法上采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形式作为实现这一任务的开端。这就是从这段历史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包括文、史、哲、经、教、农、工、医、政治等等)有杰出成就的人物中,遴选二百余人作为传主(一般为一人一传,少数为二人或二人以上合传),通过对每个传主的评述,从各个侧面展现那些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业绩,从而以微见著、由具体到一般地勾勒出这段历史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总体面貌,揭示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主要内涵,以利于开门见山、引人人胜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也为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总结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打下基础。自从毛泽东同志提出上引建议后,半个世纪以来,不少专家学者已从各个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对全面完成这个任务来说还远远不够,还要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努力。作为“抛砖引玉”,本《丛书》只是这个继续努力所应完成的工作的一部分。《丛书》凡二百部,约四千万言,自1990年开始陆续出版,争取十到十五年全部出齐。

《丛书》所以用“中国思想家评传”命名,主要是考虑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核心是生生不息的内在思想活力,而历史事实也反复证明,凡是在各个不同时代不同领域和学科中取得成就者,大多是那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认识和掌握了该领域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敏锐思想的人。他们取得成就的大小,取决于思想上认识和反映这些规律的程度如何。思想并非先验之物,它所以能反映和掌握这些规律,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和对前人思想成果的借鉴和继承。思想一旦形成,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又对实践起决定性指导作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兴评传(精)/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致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37412
开本 32开
页数 58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08
出版时间 2001-09-01
首版时间 2001-09-01
印刷时间 200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7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6
丛书名
印张 18.875
印次 2
出版地 江苏
210
145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7: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