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佛心学侠(附光盘田青和他所可以改变的)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本以记录著名学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先生近年为倡导原生态而不懈奔走的长篇纪实文学。书的本身在张扬着一种时代需要的精神,一种深挚文化的情怀,一种顽强不懈的人生选择与追求。相信很多人会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内容推荐

全书以十万多字、300幅图片,记录了学者田青对于民族文化、佛教音乐、原生态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情感,为扩大佛教音乐的影响、提升原生态民歌的地位、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目录

序一 冯骥才

序二 余秋雨

序三 李家振

引子 缘起重叠

传奇 侠胆自古传

1 把田横认作精神始祖

2 保定老宅勾起对传统的迷恋

3 沉浸在古代英雄的梦里

故事 青春本无悔

l 第一次丢丑和第一次挫败

2 红卫兵长征宣传队

3 绝望中涎生的光明旋律

正史 净土闻天音

1 违背师训向禅宗

2 佛乐播四海

3 梅纽因的关心和星云的开示

别裁 悲欣天涯路

1 恭王府的“才子”

2 千古家国梦

3 世纪之交对音乐学的悲情畅想

书牍 寻美天地问

1 上王朝闻大师书

2 留住历史一主编《中国音乐年鉴》

3 对当下说话,主编《艺术评沦》

刍议 激情论江山

1 固执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2 在老歌里感慨世纪风雨骤

3 向不同的领域寻求对话

眉批 重张原生态

1 “罐头歌手”让他一使成名

2 力荐索朗旺姆和“海菜腔”

3 第十二届青歌赛,生生逼出个原生态

特写 慈念上太行

1 提携羊倌“歌王”

2 为活着的阿炳落泪,携太行盲艺人进京

3 亲圪蛋,还是亲圪蛋

聚集 拍案云之南

1 高擎“文化打假”大旗

2 庭审感受:“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3 捍卫民族道德底线

纪元 力倒非遗年

1 朋友叹息:书生老去,机会方来

2 怀想李白五十五岁那年的事情

3 春天向夏天的敬礼

尾声 一个人的天籁

试读章节

田青那种敢打硬仗誓不罢休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经历了那么多的历练,在佛教和佛教音乐近二十年的浸润中,在明哲保身已经成为人之共识的社会中,还没有消磨掉他青春的锋芒与汉子的个性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请他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他放下手头杂务,用一个休息日的上午,把我约到他有着古旧气息的居室里,在齐白石、赵朴初、启功真迹和佛像香炉、明清家具共同营造的宁静里,他带我回到了一个遥远的年代……

田青生于1948年的天津,而他的父亲出生在1911年的唐山。在所有表格的籍贯一栏,田青惯常以父亲的出生地填写。但是田家不能忘记的是他们的祖籍:山东枣庄。尽管田青从来就没有在山东生活过,因为在他前五代以上就已经迁徙到河北,可是他们田家是齐国田氏的后裔这一点,却始终令田青不能释怀。

据相关文献记载,田氏的历史至少在两千五百年以上,与上古虞舜有渊源。周朝初年被武王封为陈侯的胡公满,是虞舜之子商均的第三十二代孙,春秋时代奔齐的田姓始祖公子完,是胡公满的第十代孙,而头一个以田为姓的,却是公子完的第七代孙。由此可知,田姓的始祖应该是虞舜的第五十四代后裔。

但是真正让田青心动的,不是与圣人的血脉关系,而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田横的故事。田横是田齐王室的后裔,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将王贲长驱直人齐国,齐亡。十二年后,亡国的田齐子弟趁陈胜吴广发动起义之机,以恢复齐国相号召,乘机起兵。在烽火硝烟之中,勇武的田横脱颖而出,成为齐地的领袖人物。汉高祖消灭群雄,统一天下后,田横不顾弄国的灭亡,同他的战友五百人仍困守在一个孤岛上(现名田横岛)。《史记》中这样写道:“高祖召之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侯;不来,且举兵加诛焉!’横乃与二客诣洛阳,未至三十里,日:‘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奈何北面事之?'遂自杀。高祖以王礼葬横,拜二客为都尉,二客皆自刎。居海岛中之五百余人,闻横死,亦皆自杀。”司马迁感慨地写道:“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

在少年田青的心里,这是何其令他神往的一幅壮阔的图景!在他知道这个故事以后的许多年里,只要想起田横和五百壮士,他都会隐约觉得那是他自己家的事情,一种心底油然升起的家族的自豪感激励着他:气节比生命更重要!

田家有些传奇的荣光消失在了非常遥远的年代,田家可以留在记忆里的知识分子开始于田青的父亲田广成。田青说,我爷爷以前我们田家都是农民。

田广成少年时代由他闯荡东北的兄长带到哈尔滨道里一中求学。1929年,日本强迫东北当局同意修筑五条铁路,田广成与同学就起而闹罢课、驱校长,发起抗日爱国运动。当局为镇压学运,把包括田广成在内的十名学生会委员在夜间全部逮捕,羁押在道外滨江县拘留所,羁押十一天后,开除了这些学生的学籍。1930年,田广成回到唐山丰滦一中继续求学。当时这是一所教会学校,校方对成绩优异而家境贫寒的田广成说,你只要能考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中的一所,学校承担你的部分费用,条件是,毕业以后回学校教书。

1935年夏,田广成竞被北大、清华两校分别录取为三年级插班生。考虑到北大政治系的名教授多,比如陶希圣、许德珩、张奚若等都在,田广成最终选择了北大。1937年大学毕业后,他如约回到唐山丰滦一中执教。不久,日本人接收了学校,田广成不愿在日本人手下求生,就跑到了天津经商去了。

那个时候天津也为日本人所把持,海河上的桥由日军把守,过往行人要脱帽行礼。田广成不愿意忍受屈辱,几年时间中宁愿绕道花钱坐摆渡过河,也不走桥上。可是为了生活,他做过一段国民党统治时期天津市政府的秘书,这段经历让他在解放后一遇风吹草动,就被作为把柄提拎出来拷问。

田青说,作为20世纪30年代北京大学的毕业生,父亲一生不曾闻达,一辈子都没有显赫过,但他活得很坦然,所有的不如意,不愉快,他都不放在心上,豁达与厚道成就了他的幸福与长寿。2004年,九十四岁的田广成走完了平凡而正直的一生。

我见过田青的父亲田广成好几次,但是和老人说话多是在电话里。我找田青把电话打到家里,接电话多是他老人家。他九十多岁了,听力尚可,也不嫌烦,耐心告诉我田青为什么事到什么地方去了。在户外见他是2003年人民大会堂《江山如此多娇》新年音乐会,因为田青是策划总撰稿人,他把羊倌歌王石占明推上了舞台,而把父亲带到现场聆听音乐。老人健朗地走上大会堂高高的台阶……

田广成一生有两次重要的选择,一次是大学毕业后可以不回唐山直接进入仕途,凭北京大学政治系的出身,似乎有很多的机会。但他履行自己的承诺,从北京回到小地方教书去了一次是他在哈尔滨一起搞学运的好友投奔延安后,曾派人找他,安排他到延安去。而他因为妻子刚刚生了孩子而没有离开家。P12-16

序言

冯骥才

每当有感中华大地的文化遗存受难于全球化的冲击而一片迷惘之时,渐渐从中冠出不多的身影。这些身影是一种希望,一种光亮。他们刚强执著,挺立不折,默默坚守,这中间的一位便是田青。

田青与我同乡,但我真正结识这位在音乐史研究方面压就卓然的学者,却是在近两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会议与活动中。再有,便是在一些展现少数民族原生态歌舞的电视节目里。他常常被主持人追问着对歌手们盼评价。从他的言谈话语中听得出田青具有严格慎重甚至毫不宽容的学者精神,时时也流露出对文化遗存命运的关切之情,还有对田野中这些艺术天才由衷的爱。这使我很感动。

记得我曾问过一位民间文学的研究生,你知道你所研究的民间文学的现状吗?这位研究生摇着头直视着我,不明白我这话由何而起。我大声对他说,你研究的民间口头文学已经没人再说了。快死了,快没了。你还蹲在书斋里也不焦急吗?快把书桌搬到田野里去吧!

对文化的麻木并不全在一般人身上,也在我们文化人自己这儿。这就是我为什幺特别敬重田青这样的学者的原故。应该说,把民族青乐的抢救与弘扬紧紧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大张旗鼓地把原生态的音乐歌舞搬到舞台上和荧屏中的人是田青。

由于我们身处于当前这个文明转型的时代。文化人对遗产的自觉和责任变得异常重要。这是我们不能拒绝的使命,也是学术良心的试金石,而学术良心是学术之本。

如今,田青肩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中心主任的重任。应该说,选择田青来担当这一工作是富有眼光的。田青有宽广的视野和渊博的学养,更关键的是他的一生都与其挚爱的事业融为一体。这些读者都能从本书中获知。

说到这本书,不仪写得清新、真切又丰富,还充分显示为这样一位优秀的学者与文化人立传多么重要。书的本身在张扬着一种时代所需要的精神,一种深挚文化的情怀,一种顽强不懈的人生选择与追求。相信很多人会从中得到启示,就像我一样。

我对本书的出版表示祝贺,有感而言,且为序。

2006年11月2日

书评(媒体评论)

田青肩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中心主任的重任。应该说,选择田青来担当这一工作是富有眼光的。田青有宽广的视野和渊博的学养,更关键的是他的一生都与其挚爱的事业融为一体。这些读者都能从本书中获知。

说到这本书,不仅写得清新、真切又丰富,还充分显示为这样一位优秀的学者与文化人立传多么重要。书的本身在张扬着一种时代所需要的精神,一种深挚文化的情怀,一种顽强不懈的人生选择与追求。相信很多人会从中得到启示。就像我一样。

——冯骥才

田青先生在佛教音乐和原生态文化上的表现,使人们明白了他作为领头人之一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事业的宗旨。  

——余秋雨

田青有追求,反映了他的根器;他能坚持,反映了他的毅力。

说田青是“学侠”,是因为他在做学问、讲学问中仗义的品格和气质。

——李家振

田青有春秋“士”的遗风,担天下以一肩,评点江山;

田青有战国“侠”的风骨,断是非以刀剑,舍得家身;

田青有西汉”使”的豪迈,播佛乐于世界,不辞颠簸;

田青有东汉“伶”的胆识,论黑白以口舌,斩钉截铁;

田青有大唐“僧”的飘逸,布四海以真情,不图回报;

也许,还会有人说田青有宋“儒”的执拗,辨真伪于案牍,寻扯獭祭?

——刘红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佛心学侠(附光盘田青和他所可以改变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红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08755
开本 16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6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7
154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