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孟子选注(中外名著榜中榜第13辑)/六角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孟子》一书以问对、答辩方式展开,以驳论为主要的论证方法。它详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保存了丰富的史料,是研究孟子思想和先秦文学、历史、经济和哲学的重要著作。《孟子》长于论辩,说理精辟,文字流畅,语言形象,不仅是一部儒家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

教育部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孟子》为中学生文学名著阅读书目。

内容推荐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孟子》突破了语录体篇幅的局限,对孔子的观点论述更为详细,文章善于辩论,更具气势,对后世的散文、论说文具有极大的影响,被奉为文人必学的典范文章。

目录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下

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章句下

滕文公章句上

滕文公章句下

离娄章句上

离娄章句下

万章章句上

万章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尽心章句上

尽心章句下

试读章节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很尽心了呀!河內饥荒,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去,河东饥荒时也这样做。观者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 (可)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为什么呢?”

孟子答说:“大王喜好打仗,请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战鼓咚咚,双方兵刃相接了,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走,有的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了。跑了五十步的人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对不对呢?”

惠王说:“不对!他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而已,也同样是怯弱逃跑。”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你的)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网不入池沼,鱼鳖就吃不完;斧子、砍刀按季节进入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多得吃不完,木材多得用不完,这就使得百姓的生死都没有缺憾了,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在五亩大的宅田里种植桑树,年满五十的人就能穿上丝绵袄了。鸡鸭猪狗等家畜,不耽误它们养育的时节,年满七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百亩大的农田,不误了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能没有饥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反复用孝悌的道理教育子弟,须发斑白的人就不必在道路上背物负重了。年满七十的人能穿上丝绵袄,吃上肉,老百姓能不受饥寒,做到了这些还不称王天下的还从未有过。”

“猪狗吃着人的粮食却不知道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发放仓库里的粮食;人死了,就说‘不是我的原因,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却说‘不是我杀的,足武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怪罪于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百姓就到你这儿来了。”

感悟经典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来说明,逃跑不在于长短的距离,而在于逃跑的性质。这里,孟子强调了质的概念。世界上事物的变化,是有质与量的区别的。事物首先是量变,逐渐积累而成为质变,“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正是这个道理。读书亦如此。若想金榜题名,必须承受十年寒窗之苦。也许你一直勤勤恳恳,却迟迟不见收获,千万不要放弃。暂时的失败,只是因为时机尚未成熟,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可以欣赏到最美丽的风景。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子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译文

梁惠王说:“我很乐意接受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和刀剑杀人有什么不同吗?”

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道:“用刀剑和政治杀人有什么不同吗?”

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说:“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而百姓却脸有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就是带领野兽去吃人。野兽相互残杀尚且为人所憎恶,作为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不能避免放任野兽去吃人,那又怎能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孔子说‘第一个做土木偶殉葬的人,该不会有后代吧!’因为它模仿人妁形象而用来殉葬。对于(那些)使老百姓饿死的该怎么办呢?”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译文

梁惠王说:“晋国是(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了,老先生您是知道的。到了我这一代,东面战敗于齐国,长子阵亡;西面割了七百里疆土给泰国;南面受辱于楚国。我对此感到耻辱,愿意为死者洗刷所有的仇恨,怎样才办得到呢?”

孟子答道:“拥有方圆百里的土地就能称王天下。大王如果能向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薄敛赋税,深耕土壤,清除杂苹;青壮年在闲暇时修习孝悌忠信的道德,在家(用这些来)事奉父兄,出外(用这些来)事奉尊长,可以(使壮年人)制造木棒打击秦、楚的坚甲利兵了。”

“那些国君抢占了老百姓耕作的农时,使他们不能耕种农田来养活自己的父母。父母挨冻受饿,兄弟、妻儿离散。那些国家虐害自己的百姓,大王去讨伐他们,谁能和大王对抗?所以说:‘仁者是无敌的。’请大王不要怀疑。”

感悟经典

仁者无敌。

“仁者无敌”本来是孟子-~]来讲仁政思想的。君王只要实行仁政,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其实仁政对于君主的道德要求是极高的,必须足以感化天下的百姓,使人们心悦诚服,从而自觉地归顺君主的统治。这里,孟子强调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然而,在现实层面,“仁者无敌”这句话,不仅仅是讲治国者的修养,其中的道理也同样适用于普通人。仁厚的君子,宽容地对待每一个人,不斤斤计较,自然得到众人的倾慕。其实,人人都应该努力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君子,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发展。P4-8

序言

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编辑将《中外名著榜中榜》的书目寄给了我。看到这些书目,一种无法言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那实在是一些再熟悉不过的书名,让我一下子回到了四十多年前的中学时代。

1959年,我读完小学,考上初中。这在今日,实属平常,但在当时,还真算回事儿。家里人认为,中学生就不能再看作小孩子了。身份变了,待遇也随之改变。印象深刻的有三条:一是有了早餐费,可以到街上“自主择食”(上小学时只能在家吃早点);二是可以使用钢笔(上小学时只能使用铅笔);三就是可以读大人们读的书了(上小学时只能看童话和连环画)。这第三条待遇我还提前享受:在开学前的暑假中,我一口气读了许多“大人书”。

这是我和中外名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当时,我的母亲在大学里当资料员,借书有“近水楼台”之便,每天下班,她都会给我带书回来,我也就一通狼吞虎咽,看完再让母亲去借。读些什么,早已记不清了,无非挑那些好玩的读,半懂不懂,囫囵吞枣。现在回忆起来,最喜欢读的外国名著,竟是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记》、《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如果还有什么,那就是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了。这些书,肯定读了不止一遍,否则不会如此刻骨铭心,念念不忘。

当然,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书决不是我的启蒙读物。我的启蒙读物和许多孩子一样,也是《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格列佛游记》等等。但为什么记忆深刻的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些带有探索(探案或探险)性质的书呢?我想,这与心智的逐渐成熟有关。初中,是一个人的心智由懵懂开始走向成熟的阶段。中外名著的作用,就像是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户,让我们看见外面那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时期,读到什么并不重要,读懂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读,是想读,是读个没完。

有了这份好奇心,就有了阅读名著的冲动;而有了这份冲动,就能培养阅读的习惯。进入高中以后,我的阅读范围更加广泛了。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就是我在高中时阅读的,当然还有契诃夫的小说和泰戈尔的诗。至于中国文学名著,则最爱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和杂文。我很晚才读《红楼梦》(这与时代有关),但我认为:《红楼梦》是最应该推荐的不朽之作。

说这些话,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不过讲讲个人的经历和心得体会;提到的那些书,也未必人人必读,不过举例说明而已。

在我看来,读书是一件“谋心”的事。归根结底,是要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安顿,心智得到开启,精神得到寄托,情操得到陶冶。因此,它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或强求。也因此,我不主张什么“青年必读书”。在我看来,书只有“可读”,没有“必读”(做研究除外),所以只能“推荐”,不能“要求”。我作此推荐,因为在我看来,这套丛书所选,大多都值得推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光明日报出版社还做了一件极好的事,就是把这些书的价格定到了最低。这可真是功德无量!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虽然家境尚好,却也买不起许多书。每次逛书店,往往乘兴而去,惆怅而归。我们知道,名著,并不是读读就可以的,它应该伴随我们的一生。名著,也不该束之高阁,让人仰望,而应该像朋友一样就在我们身边。这就需要将名著的出版“平民化”,让“旧时王谢堂前燕”,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我想,这大约是这套丛书的又一个意义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孟子选注(中外名著榜中榜第13辑)/六角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孙玉莹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65000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5-49
丛书名
印张 13.4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