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荆轲(长篇历史小说)/高阳作品
内容
编辑推荐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和着高渐离的筑声,捧着樊於期的首级,带着徐夫人亲铸之剑,荆轲踏上了刺秦的不归路……而卓尔不凡的荆轲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燕国公主为他殉情时嘴角的那一抹微笑……

内容推荐

从怀州河内来到榆次的荆轲,已经相当狼狈子,除去一剑一马,别无长物。前路茫茫,去既不能,而囊无余资,留亦不可,这进退之间,简直没有主意可打。

但是,以他脸上的神情,怎么样也看不出他这天的晚餐还没有着落。这就是养气的功夫。他颇自矜他的这份修养;自然,矜持也是在心里,从不会摆在脸上。

“去吧!”他对自己说:“出去走走。越是遭遇困境,越要显得潇洒。”

他本来就够潇洒的了。跨一匹骏马,悬一柄长剑,剑鞘的尖端,敲击着马凳,丁咚丁咚地直往闹市而去;看去越发像个养尊处优的王孙公子。……

试读章节

这是再一次逃跑。荆轲心里很难过,不知道自己何以总是走得如此欠光明磊落?

但是,到了天亮,他心里不再那样抑郁了,朝曦影里,放马疾驰,有着一种急于开拓前途的兴奋。

这一带他从未到过,可是他无心浏览沿途的景色。晓行夜宿,到第三天看见一条大河,向路人动问:“这条河何名?”

“这是南易水,又名两色河。”

“啊,易水!”他又惊又喜,“到了燕国京城了!”

“还早。”路人告诉他,“要过了中易水,才到燕国京城。”

“这样说,还有北易水?”

“是的。北易水又名安国河,出穷独山,又名濡水。三易只有南流自成一派。”

接着,热心的路人为他指点古迹:“将台”,是燕昭王练兵的地方;“仙台”,燕昭王求仙之处;“候台”,周武王在此筑台以占天象,其后燕昭王就其故址改筑聚乐台。

一切的古迹,都少不了有燕昭王在内;一代雄主,死后的声名犹在,荆轲心想,燕太子丹会不会成为燕昭王第二呢?如果是,谁是他的乐毅?

他又想到,这疑问其实可由他来解答。燕昭王的伟绩,是来自卫国的乐毅、齐国的邹衍、赵国的剧辛帮助他创造的。要问燕太子丹能不能成为第二个燕昭王,先要问他是不是第二个邹衍、剧辛,或者乐毅?

意会到这一层,荆轲的雄心陡然高涨,而且内心中充满了一种无可形容的庄严的感觉。当他渡过南易水,舍舟登岸时,他仿佛踏上了自己所治理的土地一样,有着无限的亲切之感,但也有无限的沉重之感——他已把一份置燕国于富强之境的责任,隐隐然担负在双肩上面了。

于是,他开始感到他的身份十分尊贵。原来准备一到燕国,便去拜访太子丹的计划,迅速地被推翻;如果太子丹真有礼贤下士的诚意,一定会派人在注意奇才异能之士,也一定会发现他的踪迹,登门求教。否则,他宁可埋没,不必自荐。

然而有件事却不易处理,徐夫人的那方竹简怎么办?这是一块进身之阶,但也是受人之托,必须得尽的义务;不想用它为进身之阶,是自己的事,受人之托,总得有个交代,却是做人起码的道理。

不费什么手脚的一回事,此时却成了极大的难题,他取出徐夫人的那块竹简,又细细看了一会;那是一张药方——他不太懂药性,只知道其中有几味药,具有剧毒。这就更令人奇怪了!他在想,一张开列着毒药的药方,托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转交另一个也是他素昧平生的人,徐夫人的行动,也实在诡秘得很。

由于这一份好奇的心理,他决定到了燕国京城,先弄清这张药方的作用再说。

策马急驰。近午时分到了中易水;在渡口的小店中打了尖,渡河而过,不久,便到了燕国京城。

城不大,但墙垣高大坚固,形势相当雄壮。荆轲自南门进城,缓缓策骑,闲闲浏览,一直往闹市而去。

忽然,街上的人奔走相告,神色失常,似乎出了什么事。荆轲不由得勒住了马,俯身向正在翘首观望的一个路人间道:“可是生了什么变故?”

那人看了看他问道:“你是外乡人?”

“是的。初临贵国,不请礼俗,请多指教。”

“那你快请躲开吧!”

“呃。”荆轲要问个清楚,“为什么呢?”

“唉!”那人面有惭色,“敝处民风强悍,子弟失教。不说也罢。”  既有难言之痛,荆轲便不肯多问,放开了马缰,刚走得两步,那人抢上前来,抓住了嚼环。

“请听我一句话,不必再往前走!”

荆轲刚要答话,只见前面一阵大乱,人群四散,视界显豁,他看到一个生得异样雄壮的少年,挥舞着一把钢刀,正在追逐一个中年汉子。

怪不得说“子弟失教”。但是,一个强悍的少年,如此横行,竟无人制伏得了他,也太不可思议了。心念动处,侠气大发,他毫不考虑地跳下马来,把缰绳往劝他躲避的那人一丢,迎面向那中年汉子走去。

终于晚了一步。一声凄厉的嘶喊,中年汉子已被少年一刀砍翻在地,腿肚上血流如注。而那少年还不肯饶他,跳起来又是一刀。

正作势欲下时,荆轲已赶到他面前,用极冷峻的声音说:“住手!”

少年的视线向下注视着中年汉子,听见声音,才抬起头来看。荆轲屹立不动,脸上毫无表情——便这声色不动,反倒像蕴蓄着一种强大莫测的力量,把那少年镇慑住了。

于是,荆轲投以抚慰的眼光,谴责中含着友爱,并有一种代为担当的意味。这使得杀人少年不安,但也使得他平静——那只举着钢刀的手,慢慢地,软弱地垂了下来。

荆轲微微点一点头,仿佛示意他等待。然后,他俯下身去看视那被杀伤的中年人的小腿,一刀见骨,创口的皮肉翻了过来;再看他的险,色如金纸,额上冒着黄豆大的汗珠,咧着嘴,只会吸气,连呻吟的声音都没有了。

这样流血不止,不久就会送命。荆轲抬眼看了看,想找人来帮忙救伤。

那些路人原来畏惧少年的凶悍,怕受误伤,四散奔逃,这时已都站住了脚在观望;有些人替荆轲在担心,因为他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之下,那少年只从他背后一刀,便可劈开脑袋,但是,他们怕那少年,不敢对荆轲提出警告。

另外更多的人,对荆轲是有信心的,他们认为杀人少年的凶焰已被有效地抑制了,他们懂得荆轲的眼光,并且有那热心而胆大的人走了上来。

“得赶快找医士。”荆轲很快地说,声音仍是十分清晰沉着。

“是的,是的。”有人说,“多亏你救了他。”

同时,有几个壮汉合力抬起受伤的中年汉子——他,尽力转过脸,投荆轲以感激的一瞥。

围观的路人一分为二,有的跟着伤者去了,有的在当地围着荆轲和杀人少年。看荆轲是用钦佩的眼光,而看杀人少年的眼光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厌恶和想得之而后快的感觉。

于是杀人少年的宽广的胸脯起伏着,嘴唇闭得更紧,同时把头慢慢抬了起来。

这又要出事了!荆轲赶快把一只手搭在那少年肩上,轻轻一按,问道:“你姓什么?”

少年尚未答话,旁边有人替他报名:“他叫秦舞阳。”

“好名字!”荆轲赞了这一句,又问,“你知道你错了吗?”

“我没有错。”秦舞阳大声回答。

“无故杀人……”

“怎说是无故杀人?”秦舞阳抢着分辩,“那该死的家伙,欺侮我的姊姊。”

“哼!”人丛中有人冷笑,“他姊姊!”

秦舞阳的脸色发白,由白转青,叫人害怕;荆轲做了个很有力的手势,示意大家禁声,才转脸向秦舞阳说:“我是路人,管了这桩闲事;但是,我也救了你。没有杀人,罪不至死,听我的话,去受国法判决!”  秦舞阳一愣,接着发怒地问道:“你凭什么叫我这么做?”

“凭天下的正道。”

“还有呢?”秦舞阳冷冷地又问;同时偷眼四觑,似乎在盘算,能不能杀出重围?

荆轲知道他的心意,想飞起一脚,踢掉他手中的刀再说。但是他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否合适,就这踌躇的片刻,看到围观的人纷纷让路,同时有人叫道:“好了,好了,田先生来了!”

人丛中闪开一条路,一位白发皤然的老者,正蹒跚地策杖而来,“又是谁闹事?”他问。声音苍劲得很。

“是秦舞阳。把白七的脚砍坏了。”

“你为什么不说,白七调戏良家妇女?”秦舞阳厉声抗议。

“调戏了谁?”老者又问。

“我姊姊。”

“喔。白七呢?”

“送去医治去了。”回答的那人又指着荆轲说,“多亏得他制住了秦舞阳,否则,一定要出人命。”

“喔!”田先生很注意地看着荆轲。

为了尊贤敬老,荆轲躬身自陈:“在下姓荆。”

“老夫姓田。”田先生深深地点一点头,作为答礼。P20-2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荆轲(长篇历史小说)/高阳作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45542
开本 16开
页数 2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8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6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2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