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经验(中国现代远程教育行业精英对话录)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远程教育行业的第一本精英对话录,它将《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中国经验”、“与总裁对话”两个栏目的精彩文章收录其中。这是现代远程教育行业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不仅可以很好地让社会公众和业内人士深入了解我国远程教育的经验,发挥良好的宣传效益,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网络教育的内涵和行业发展状况,为沟通与合作创造机会。

内容推荐

《中国经验——中国现代远程教育行业精英对话录》集纳的“中国经验”,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极其珍贵的。它是本土的、符合中国特殊环境的经验,更是我们广大远程教育工作者在八年创造性实践中的智慧结晶。

在国际化日益成为潮流的今天,在中国已经为各国教育机构所瞩目的今天,这些经验对世界远程教育发展也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与校长对话Dialogue with Presidents

 以新的思路发展电大开放教育——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葛道凯对话

 华东理工网院:注重发展质量内涵——与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兼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涂善东对话

 西电:发挥专业特色与行业合作——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李汝峰对话

第二章 与院长对话Dialogue with Directors

 北大网院:传承北大精神服务社会——与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侯建军对话

 清华远程:非学历空间很广阔——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吴庚生对话

 北外网院:坚守外语网络教学规律——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曹文对话

 江大网院:追求服务品牌——与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黄正明对话

 重大网院:打造一流团队——与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李海拉对话

 北大医学网院:企业化的创新管理——与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管理团队对话

 贸大远程:创建和谐网院——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院长谢毅斌对话

 北京电大:扎根基层服务首都——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阎拓时对话

 北邮:创建特色网院——与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勾学荣对话

 华中师大网院:建设完备资源体系——与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汪继平对话

 华南师大网院:四大特色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与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许晓艺对话

 中农大网院:建立农业远教模式——与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梁书华对话

 东北财大网院:服务先锋——与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杨青对话

 内蒙电大: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延伸——与内蒙古电视大学校长韩竞对话

第三章 与总裁对话Dialogue with CEOs

 新技术推动教育变革——与英特尔(中国)公司总经理杨旭对话

 信息技术要服务教育——与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陆致成教授对话

 推动网络技术与教育“融合”——与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思华对话

 网络学习改变未来——与弘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波对话

 培训:道为先——与全宁教育集团总裁韩圣日对话

 信念的力量——与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朱正东对话

 打造中国远程教育行业的“国美”——与北京清大新干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邵树军对话

 培训行业有百倍成长空间——与华点通集团董事会主席周仲庚对话

 学习的乐趣——与上海嘉旭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高鹏对话

 网梯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与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震对话

 方正科技推动教育信息化——与方正科技商用台式产品业务部高级总监余浩对话

 追寻在线教育理想状态——与东软集团副总裁,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温涛对话

 策动网络“视”界革命——与上海华平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焱远程视频对话

 博视坊:扎根心理和营养专业教育——与博视坊国际集团总裁雨下博士对话

 E-Leaming之中国路——与汇思网络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陈兆辉对话

 卫星离我们并不遥远——与中国天地卫星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彦广对话

 游戏学院:三年磨一剑——与北京汇众益智科技有限公司(游戏学院)总裁李新科对话

试读章节

电大目前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开放大学,在近三十年起起落落的发展历程中,电大人默默耕耘,勇于奉献。在为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的同时,他们也时时流露出危机意识,也正是这种危机意识持续地激发着这支队伍的不懈战斗力。

上任伊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葛直凯博士即在三个月内对电大进行了一番调研。在首次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表示:电大所从事的是一个非常可爱和可敬的事业,也是非常有前途的事业,“困难大、空间大、希望大”,是他对电大发展现状的描述。他提出,在建设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当教育的主要任务从以新生劳动力培养为主转向全民教育的时候,电大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事业也是非常广大的”。为此葛校长提出电大要有“理念引导、定位先行、固本培元、度势发展”的新思路。

国家教育转型 电大责任重大

夏巍峰:据了解,您到任以来,对电:大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请谈谈您的调研感受。电大的情况与您最初的认识有哪些不同?

葛道凯:我到电大来,有些情况是想到了,多数是没有想到的。电大是我们国家的一笔宝贵财富,是国家教育资源中一个非常宝贵的组成部分。这是我到电大之前就已认识到的。但更多的却没有想到,或者说是认识得不是太深刻。那就是电大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特色和优势:首先,电大系统是一个延伸到基层行政区域的网络,与社会融为一体,伸展到基层社会细胞里。西部地区是到了县,东部是到了乡镇,有的到了社区。电大的一言一行直接反映到了社会,而社会的发展也直接反馈到电大的学生和电大的教学上。

第二,电大开放的理念。大家一听到开放的理念往往想到的是资源面向所有的学生,而电大的开放不仅仅在于此,还在于电大的资源都是面向所有社会优质资源进行整合的。社会上好的资源不论是普通高校、行业部门还是培训机构的,都可以作为电大的资源。可以说,电大从一开始就有很好的体制和机制,来整合和利用社会的优质资源。

第三,电大是面向职业人的教育,这是电大的优势。以前我总觉得来电大上大学的,一般都是老百姓所讲的“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到了电大之后,我觉得这个观点至少是不全面的,或者是不准确的。因为电大的主体学生是职业人,职业人就是曾经有工作,或现在正在工作着的人。有工作就有实践经验,有实践经验就具有实践能力的积累,而这恰恰是普通高校学生所不具备的。我走了12所省级电大,他们普遍反映电大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很高,理解力较强,这些学生掌握着大量的可以作为教育资源的财富。

第四,电大对教学质量的重视、教学管理的严格和质量监控体系的严谨是出乎我意料的,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电大的社会声誉。我到电大工作没几天,就按要求到地方电大去巡考。所有校领导都要去巡考,这是中央电大的规定。除了巡考,在有可能出现问题的一些地方,中央电大的考试中心还专门派人在那儿盯着“蹲考”。这说明了电大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

这是四个积极的方面。也有一些反映电大的困难和问题的地方,电大人的危机意识出乎我的意料。我在做调研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电大人都提到了同样的问题——电大向何处去?他们流露出了对电大前途的担忧。电大人的危机意识是很强的,当然这个危机意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面是从消极的方面来理解,说明我们现在面临许多困难,而且有很多重要的问题需要去克服、去解决。积极的一面是说明电大这支队伍都非常热爱这个事业,并且不断地为这个事业出谋划策。到目前为止,我所听到、看到的,更多的是危机意识的积极方面。这种危机意识作为强劲的动力源泉一直激发着电大战线这支队伍不断增强自身的战斗力。有人说电大是三起三落,我说是四起三落,即我们现在正在起,正在发展过程中。正因为有这些起起落落,所以大家总有一种危机意识,不断地研究怎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电大所从事的是一个非常可爱又非常可敬的事业,也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事业。电大困难大、可维持、前途亟待研究,这是目前电大发展中稍微消极的一面。从积极一面来看可以概括为:困难大、空间大、希望大。为什么说空间大?为什么说希望大?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要建设学习型社会,教育的对象要面向全民。当教育的主要对象从新生劳动力为主转向全民的时候,我们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事业也是非常广大的。从整个国家来说,这方面的经验不多,积累不多,所以可以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你做了一点儿就会对社会有所贡献,就会在社会上反映出来。因此,电大对社会的贡献和普通高校对社会的贡献一样重要。如果从国家教育发展的进程来说,可能电大现在做的这个事业更重要,因为以前对终身教育重视不够。现在需要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使我们的教育能够更加平衡,特别是要把对新生劳动力的培养和对职业人的培养一并重视起来。

电大教育是职业人教育的主流

夏巍峰:尽管电大有27年的发展历史,并且已成为世界巨型大学之首,不论是招生规模还是毕业生数量都相当可观,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当人们提起电大时,仍然会流露出冷漠甚至不屑的神情,电大教育似乎总是徘徊在主流教育之外。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葛道凯:对于新生劳动力的教育来说,普通高校是主流,这是肯定的,这方面电大不会占据主流地位,也不应该成为新生劳动力培养的主流。但是,教育的另外一部分,就是职业人的教育,电大应该是主流,实际上也是主流。对职业人教育的认识应该是个社会问题。我们国家的成人教育从革命战争年代就已出现,对成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很早就存在了,只是因为以前对新生劳动力教育的任务非常艰巨,所以它的地位自然就非常重要、非常突出。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基础教育是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基本完成“两基”任务的,现在是在巩固“两基”阶段;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也是在刚刚过去的几年内才实现的。在新生劳动力教育任务非常艰巨的情况下,我们国家非常重视新生劳动力的培养,这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也是无可非议的。

随着新生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也会逐步从较多重视新生劳动力的培养,转向对新生劳动力培养和在职员工的培养并重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国家的更多精力将会转移到在职劳动力的培养上来,这是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我相信电大教育会成为整个教育的主流之一,也应该成为教育的主流之一。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苗头,即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学习型社会目标的提出,将使终身教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电大应该是主体部分,或者说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如果从操作层面讲,当然还有一些政策和措施的问题。由于多年来,政府对教育的关注主要放在普通教育上,所以普通教育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相对比较完善,因此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情况越来越好。然而,由于对终身教育这一块以往关注得比较少,相应的这方面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政策措施还不是很配套;因此现阶段想发展这样的教育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困难。我相信,随着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我们电大教育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等将得到较快的改善。P3-6

序言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领域重要的专业媒体,它伴随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行业成长,不仅见证了行业发展的探索过程,记录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经验,也密切观察并搜集着这个行业的重要经验和“重磅”人物的思想精华。几年来,《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的”中国经验”和“与总裁对话”两个栏目,集中报道了远程教育行业精英们的思考与实践、经验与智慧,在我国远程教育行业乃至整个教育行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今天,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中国经验——中国现代远程教育行业精英对话录》一书,将《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中国经验”、“与总裁对话”两个栏目的精彩文章收录其中并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现代远程教育行业的一个重要事件。这本书集纳的“中国经验”,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极其珍贵的;它是本土的、符合中国特殊环境的经验,更是我们广大远程教育工作者在八年创造性实践中的智慧结晶。在国际化日益成为潮流的今天,在中国已经为各国教育机构所瞩目的今天,这些经验对世界远程教育发展也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中国经验——中国现代远程教育行业精英对话录》是中国远程教育行业的第一本精英对话录,不仅可以很好地让社会公众和业内人士深入了解我国远程教育的经验,发挥良好的宣传效益,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网络教育的内涵和行业发展状况,为沟通与合作创造机会。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使行业精英总结的丰富经验和经营智慧发挥更大作用,使众多教育机构在谋取更大发展时得到营养,使更多的人在投身网络教育事业时获得教益。

数年来,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者们历经初创的困惑艰辛,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之路,更产生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成果,伴随着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学习型社会战略的实施,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事业已经进入稳定和注重内涵发展的重要时期。今天,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中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将不懈地搜索,集纳,提炼,以将行业实践中的点滴经验和重要成果传播开去,推动这个事业的健康发展和进步。我们相信,编辑出版第一本书,只是一个开始。后续的精彩演绎,正在拉开序幕,我们期待着更丰富的中国经验谱写出更精彩的华彩乐章。

在此,感谢《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记者吕瑶、李桂云、王铁军、郑天坤进行的文字整理工作,编辑部主任刘宪子的精心编辑工作。感谢高等教育出版社领导以及责任编辑给予本书出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主编 夏巍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经验(中国现代远程教育行业精英对话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夏巍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40224450
开本 16开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29.2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