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试图根据先秦典籍中远非完备的材料和考古出土材料,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北狄族和白狄鲜虞氏所建中山国的历史,进行初步的探讨。前人在狄族及中山国历史方面已经作过一些值得注意的研究,比较重要的有王先谦的《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蒙文通的《周秦少数民族研究》、马长寿的《北狄与匈奴》。这本书是企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参照最新成果,对北狄族及中山国的历史进行一次全面而系统的再研究,以期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北狄族及中山国的历史面貌描绘出一个尽可能清楚的轮廓。
图书 | 北狄族与中山国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本书试图根据先秦典籍中远非完备的材料和考古出土材料,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北狄族和白狄鲜虞氏所建中山国的历史,进行初步的探讨。前人在狄族及中山国历史方面已经作过一些值得注意的研究,比较重要的有王先谦的《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蒙文通的《周秦少数民族研究》、马长寿的《北狄与匈奴》。这本书是企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参照最新成果,对北狄族及中山国的历史进行一次全面而系统的再研究,以期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北狄族及中山国的历史面貌描绘出一个尽可能清楚的轮廓。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商周时期北狄族的历史 一、商周时期北狄族的族名及分布地/2 二、北狄族同商周华夏族的关系/6 三、北狄族的离散与迁徙/9 四、漠北狄族对南西伯利亚的开发/12 第二章 春秋时期的北狄族 一、部落组成与分布/16 二、北狄诸部的姓氏/23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29 第三章 春秋时期的北狄国家 一、北狄国家/32 二、强盛的北狄国家/36 三、北狄国家的分裂与瓦解长狄赤狄部落政权的灭亡/49 第四章 白狄的东迁与分布 一、秦晋角逐中的白狄/57 二、晋悼公的和戎政策与白狄的东迁/59 三、白狄东迁后的部落组成与分布/63 第五章 鲜虞部落联盟与早期鲜虞中山国 一、鲜虞部落联盟的建立晋国的进攻与鲜虞部落联盟的瓦解/68 二、早期鲜虞中山国的建立与离散/71 三、早期鲜虞中山国的灭亡魏国对鲜虞的统治/78 第六章 后期鲜虞中山国 一、“中山复国”/82 二、中山国君世系及在位年代问题/86 三、强盛的中山国/97 四、中山国的疆域/106 五、中山国的经济/111 六、中山国的内政/121 七、中山国的对外关系/126 八、赵国的进攻与中山国的灭亡/130 第七章 《战国策》和《史记》中关于中山国灭亡原因的若干说法的考释 一、关于“楚亡中山”的说法/136 二、关于“楚久伐而中山亡”的说法/140 三、关于“秦伐韩故中山亡”的说法/143 四、关于“齐魏伐楚而赵亡中山”的说法/144 五、关于齐燕参与赵国灭亡中山国问题/146 附录 北狄族与中山国大事年表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北狄族与中山国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段连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36643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07-09-01 |
首版时间 | 2007-09-01 |
印刷时间 | 2007-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89 |
丛书名 | |
印张 | 5.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