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是中国历代碑帖精华中的一册。收入了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全文,书中还附有详细的书写要点分析,以使读者更好地掌握,孙过庭草书的字体特点,间架结构。该书印刷精美,较好地再现了原帖的面貌,要点分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一本实用有效的书法临习范本。
| 图书 | 孙过庭书谱(中国历代碑帖集粹)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帖是中国历代碑帖精华中的一册。收入了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全文,书中还附有详细的书写要点分析,以使读者更好地掌握,孙过庭草书的字体特点,间架结构。该书印刷精美,较好地再现了原帖的面貌,要点分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一本实用有效的书法临习范本。 内容推荐 孙过庭,字虔礼,生于六四八年,卒于七零三年,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或作富阳(今浙江富阳)人。官至率府录事参军,唐代著名书法理论家,草书名家。 孙过庭《书谱》,草书墨迹纸本,孙氏撰并书。作于垂拱三年(公元六八七年)。纵二十七点二厘米,横八百九十八点二四厘米。共三百五十一行,三千六百余字。衍文七十余字,"汉末伯英"下缺三十字,"心不厌精"下缺三十字。孙过庭撰写《书谱》一卷,于运笔详加阐述,故唐宋间亦称《运笔论》。《书谱》流传有绪,真迹原藏宋内府,钤有"宣和"、"政和"二印,宋徽宗题签,后归孙承泽、安岐、清内府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宋《宣和和书谱》、米芾《书史》、明张丑《清河书画舫》等皆有著录。 《书谱》不仅是中国书法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还是草书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书法艺术与书学理论俱隆的合璧之作。就其理论而言,他主要阐述了正、草二体书法,提出了"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著名书法观,见解精辟、言简意赅,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就其书法艺术而言,《书谱》直接继承了以二王为代表的魏晋遗风,而又不乏他的演绎变化,字里行间轻松潇洒,不失孙氏风采,别开一新境界,为唐人草书风范确立作出了很大贡献,历代皆给以很高评价,对后世影响深远。 目录 内容简介 正文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孙过庭书谱(中国历代碑帖集粹)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季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518617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9 |
| 版次 | 2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1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86 |
| 宽 | 200 |
| 高 | 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1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