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谈美书简(新课程学生版选修)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本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推荐书目,为文化论著研读本。研读古今文化论著,可以从人类创造的思想宝库和知识财富中汲取营养。该书紧扣“新课标”课程设计,可与各种版本的必修、选修教材配套使用,也适合广大师生课外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依据“新课标”设计的选修课程的五个系列展开。选修课程侧重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运用,重视审美情趣、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等文化精神的培养,以期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该书精选中外传世名篇佳作,能拓展语言_文学的视野,历练审美能力,发展想象能力。该书紧扣“新课标”课程设计,可与各种版本的必修、选修教材配套使用,也适合广大师生课外阅读。

目录

一 代前言:怎样学美学?

二 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三 谈人

四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一些误解

五 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六 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一些禁区

七 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八 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九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

十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十一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十二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十三 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

试读章节

谈美,我得从人谈起,因为美是一种价值,而价值属于经济范畴,无论是使用还是交换,总离不开人这个主体。何况文艺活动,无论是创造还是欣赏、批评,同样也离不开人。

你我都是人,还不知道人是怎么回事吗?世间事物最复杂因而最难懂的莫过人,懂得人就会懂得你自己。希腊人把“懂得你自己”看作人的最高智慧。可不是吗?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总而言之,有心灵。西方还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魔鬼固诡诈多端,仙子也渺茫难测。

作为一种动物,人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他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猿,又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类人猿发展到人。正如人的面貌还有类人猿的遗迹,人的习性中也还保留一些兽性,即心理学家所说的“本能”。

我们这些文明人是由原始人或野蛮人演变来的,除兽性之外,也还保留着原始人的一些习性。要了解现代社会人,还须了解我们的原始祖先。所以马克思特别重视摩根的《古代社会》,把它细读过而且加过评注。恩格斯也根据古代社会的资料,写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还详细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这对研究美学是特别重要的。古代社会不仅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政权的摇篮,而且也是宗教、神话和艺术的发祥地。数典不能忘祖,这笔账不能不算。

从人类学和古代社会的研究来看,艺术和美是怎样起源的呢?并不是起于抽象概念,而是起于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和女俘以及劳动生产之类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中国的儒家有一句老话:“食、色,性也。”“食”就是保持个体生命的经济基础,“色”就是绵延种族生命的男女配合。艺术美和美也最先起于食色。汉文“美”字就起于羊羹的味道,中外文都把“趣味”来指“审美力”。原始民族很早就很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他们用发亮耀眼的颜料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唱歌作乐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关于这些,谷鲁斯(K.Groos)在《艺术起源》里讲得很详细,较易得到的普列汉诺夫的《没有地址的信》也可以参看。

在近代,人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一个活人时时刻刻要和外界事物(自然和社会)打交道,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人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为着生活的需要,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复杂过程简化为刺激到反应往而复返的循环弧。外界事物刺激人的各种感觉神经,把映象传到脑神经中枢,在脑里引起对对象的初步感性认识,激发了伏根很深的本能和情感(如快感和痛感以及较复杂的情绪和情操),发动了采取行动来应付当前局面的思考和意志,于是脑中枢把感觉神经拨转到运动神经,把这意志转达到相应的运动器官,如手足肩背之类,使它实现为行动。哲学和心理学一向把这整个运动分为知(认识)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

P14-15

序言

2003年4月,教育部新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揭开了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历史新篇章,带来了语文教育范式的革命。“新课标”是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高度研究制订的,充满了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至2007年秋季,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将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

“新课标”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人的能力,提升人的素质。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选修课程体现了共同基础与多样性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突出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空间。“新课标”明确规定了高中选修课程设计的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学论著研读。

我社长期关注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动态。2003年,在教育部“新课标”颁布不久,我们就推出了“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受到了广大中小学师生的欢迎。目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启动实施,而选修课程资源缺乏,不能满足高中师生开设语文选修课的迫切需要。为此,我社邀请教育界、学术界、出版界的专家商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推荐书目”系列丛书的出版计划,并多次征求在教学第一线的特级教师及重点中学学生的意见,我们还有幸得到了一直支持我社出版工作的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的帮助与指导,从而保证了这套丛书的’权威性与实用性。

这套丛书依据“新课标”设计的选修课程的五个系列展开。选修课程侧重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运用,重视审美情趣、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等文化精神的培养,以期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丛书精选中外经典诗歌散文、中外优秀小说、中外戏剧名著,品味、背诵、涵泳这些传世名篇佳作,能拓展语言_文学的视野,历练审美能力,发展想象能力;阅读中外人物传记,通过对这些杰出人物的人生轨迹和情感世界的探寻,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加深个人与国家、民族、社会的思考与认识,懂得做人的道理;感受和领会演讲、辩论中的机智与艺术,学习驾驭语言的技巧;研读古今文化论著,可以从人类创造的思想宝库和知识财富中汲取营养。这套丛书紧扣“新课标”课程设计,可与各种版本的必修、选修教材配套使用,也适合广大师生课外阅读。

“新课标”将阅读与鉴赏放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文学作品对人类的精神世界乃至人类文化的演进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与先贤名家对话、交流思想情感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阅读是一次快乐的精神旅行,让我们进入语文学习的自由天地。

浙江文艺出版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谈美书简(新课程学生版选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光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23723
开本 32开
页数 1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000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4.303
丛书名
印张 3.3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03
139
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