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以“难得糊涂”而出名,他所说的“难得糊涂”,却有不同的解释,有望文生义的;有作词语解释的;也有就其深邃的内涵进行探讨的,诸说不一。那么它该作何种解释更为恰切呢?……本书将由这四个风靡天下的名言来探讨他的书法艺术!
| 图书 | 难得糊涂--郑板桥和他的书法艺术/书法星座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郑板桥以“难得糊涂”而出名,他所说的“难得糊涂”,却有不同的解释,有望文生义的;有作词语解释的;也有就其深邃的内涵进行探讨的,诸说不一。那么它该作何种解释更为恰切呢?……本书将由这四个风靡天下的名言来探讨他的书法艺术! 目录 1 第一部分 引言 9 第二部分 浪漫的青少年时代 35 第三部分 坎坷的科举道路 57 第四部分 辛酸的宦海生涯 71 第五部分 “标新”的艺术基础 97 第六部分 “立异”的书法艺术 试读章节 烽火扬州路 “扬州八怪”是康、雍、乾年问生活在扬州的一批兼擅诗文的画家,并不专指八人,也不都是扬州人。目前学术界多以“扬州画派”来概称,这批画家存郑燮、李解、高翔、李方膺、杨法、边寿民、金农、高凤翰、黄慎、华喦、陈撰、闵贞、李勉、汪士慎、罗聘等。P71 序言 板桥与“难得糊涂” 郑板桥这个名字,无论美术史家、文学史家、思想史家还是书画爱好者、民间文艺爱好者,甚至可以说整个社会都很注意,尤其是他的名言“难得糊涂”四个字风靡天下。可以这么说,对其进行研究者,代不乏人,前贤精论,文字俱在,而对郑板桥书法乃至辐射到人生的专门研究至今尚未系统化。本书试图将郑板桥的经历、绘画、诗词对其书法的影响作较为系统的研究,充分反映书画是他的全部生命,其中书法更体现其生命的精髓,而“难得糊涂”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乳名麻丫头。以号闻名于世。又称板桥道人、板桥居士、板桥老人。扬州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在山东做过十二年县官,还任过浙江乡试外廉官、山东乡试同考官。他是清代中叶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 郑燮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从小勤于读书,且性格耿直不阿,当官后能够关心民众疾苦,做了不少对百姓有益的事,这自然得罪了一些豪门富商,被罢官也是必然的。其一腔抱负和才气最终未能在仕途上有所施展,只能寄托在书画诗文之中,因而成为清代书坛上最有个性和真情的书法家之一。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难得糊涂--郑板桥和他的书法艺术/书法星座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锡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250548 | 
| 开本 | 24开 | 
| 页数 | 10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70 |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 印刷时间 | 2005-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0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292.112.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0 | 
| 宽 | 161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