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土默热红楼历史十讲/土默热红楼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百年红学研究,谜团重重,难译“荒唐言”;五卷抗鼎力作,石破天惊,妙解“其中味”。土默热红学,四两拨千斤,还历史本来面目;深巷藏烈酒,红梅映寒窗,恰催生绝妙好辞!土默热红学的出瑰为百年红学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本丛书尽展土默热红学的思想精髓!全书一套五部,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又各自独立成篇,方便读者阅读。读者不仅能感受到红学新体系的极大张力,还会美美地享受一次文学盛宴。

内容推荐

土默热红学,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红学的全新的《红楼梦》研究学术体系,它从人物生活原犁、故事发生地、情节历史依据等角度对《红楼梦》的创作时空和历史背景提出了全新的观点:红楼梦的作者是洪舁而非曹雪芹,大观园的原型是在杭州的西溪,大荒山原是指京东的盘山,金陵十二钗的人物原型是杭州“蕉园吟社”的“五子和“七子”,《红楼梦》的主题是写国殇家难。循着作者的思路,读者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境界:一个刚刚经历了改朝换代、天翻地覆巨痛的“末世”,一个正在亡国破家的忧伤、悲痛、困惑、愤懑中苦苦挣扎的“百年望族”,一群接受了“遗民思想”的天真烂漫的青少年男女,一个遭受了国殇家难百般折磨,背负着“无能”、“不肖”之恶名的封建知识分子,一对相濡以沫,共同经历了二十多年颠沛流离痛苦生活的夫妻。洪昇及其家庭、夫妻、姐妹们的这一切,同《红楼梦》作品中展示的交织着痛苦与欢乐、清醒与迷茫、叛逆与依恋的全部生活,互相之间显得是那么入情入理,如呼如应,丝丝入扣,天衣无缝!在《土默热红楼史化丛书》中,作者通过强有力的逻辑性与实证,借助优美的语亩和文字,将这些思想精髓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阅读本丛书,读者不仅能感受到红学新体系的极大张力,还会美美地享受一次文学盛宴。

目录

前言 落红沁芳天堂挽歌

第一讲 《红楼梦》历史事件

第二讲 《红楼梦》历史本事

第三讲 《红楼梦》历史地理

第四讲 《红楼梦》历史公案

第五讲 《红楼梦》历史人物

第六讲 《红楼梦》历史假托

第七讲 《红楼梦》历史掌故

第八讲 《红楼梦》历史辨证

第九讲 《红楼梦》历史情结

第十讲 《红楼梦》历史思想

试读章节

康熙皇帝六次南巡,扬州、南京、杭州都是必去之地,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你凭什么断定《红楼梦》书中写的就是第三次南巡的场景呢?这是因为,康熙皇帝巡幸中,别的地方都重复去过,惟独到杭州西溪巡幸,只有一次。《红楼梦》记叙的元春省亲场面是如此独特,大观园的景色与西溪完全相同,省亲的过程与康熙巡幸的过程完全相同,与康熙其他次南巡及巡幸其他地方的活动,都有着明显的不同特点。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推论,《红楼梦》描写的就是这一次,也只能是这一次!

西溪面积很大,景点众多,康熙皇帝游览的景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知朋友们注意到没有,《红楼梦》在描写宝玉为大观园题写匾额的场面中,在描写元妃游览大观园的场面中,把姐妹们后来居住的地点都写到了;但是,书中后来又出现了“凸碧堂”、“凹晶馆”等开始并未交代的景点,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些景点当时康熙皇帝未去游览,所以《红楼梦》书中描写元妃省亲场面时也就未做交代。

这些书中开始未交代的景点在西溪也是有原型的:“凸碧堂”的原型应是冯梦祯家的“西溪山堂”,由于建筑的地势相对较高,所以《红楼梦》中命其名日“凸碧堂”。康熙南巡时,冯梦祯的儿子冯云将(一说孙子冯千秋)在此居住,著名的冯小青被虐待致死的悲惨故事,就是发生在他的家庭中。《红楼梦》中使用了冯小青的著名诗句:“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凹晶馆”的原型,应该是著名文人汪然明的“西溪水阁”。汪然明这个人很豪爽,有“黄衫豪客”的美称,收养或资助过很多落魄文人和漂泊名妓。由于建筑的地势低洼,园中又有个很大的池塘,天光水影,很是清幽。这里是汪然明接待往来文人女史的地方,藏舟楫于池中,客人来此,既可以在池边纳凉,又可以方便登舟驶往西溪其他景点,所以《红楼梦》中命其名为“凹晶馆”。明末著名妓女诗人柳如是与黄皆令,就曾经长期居住在“西溪水阁”中,并经常在此馆的水池边联诗对句,她们的诗作,也由汪然明资助出版。

《红楼梦》书中赵嬷嬷说的甄家接驾四次,王熙凤说的王家准备接驾一次,按时间推算,都不是大清王朝的事情!不是清朝难道是明朝的事情么?也不是,明朝的正德皇帝生前喜好南巡,但时间过于久远了,大概那时候赵嬷嬷她爷爷还没有出生。按时间对应,赵嬷嬷说的五六十年前,应该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时期,但这个可怜的亡国之君,在位时为应付战争整天焦头烂额,从来没跨出过北京一步。

P12-13

序言

落红沁芳天堂挽歌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谨以此文献给普天下痴情的而不是虚伪的、尊重原著而不是附会怪力乱神的《红楼梦》爱好者。

本书不是小说,不是抒情散文诗,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本书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沿革,都有可靠的史料证实。

——土默热

两块石头

不知亲爱的读者注意否:《红楼梦》中的石头不是一块,而是两块:一块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三生石”。一块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的“补天石”。

两块石头,属于不同的神话系统,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深刻内涵:补天石代表的是“无才补天”者的“自怨自叹”,“三生石”代表的是“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的“灌溉”、“还泪”之情。两块石头不应混为一谈!

判断《红楼梦》的作品主旨和作者生平,大概最好的办法是从两块“石头”人手,看哪个人同“大荒山”和“西方灵河”同时发生关系,并与两块石头代表的创作意图同时发生共鸣。

灵河岸边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杭州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天堂!西湖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灵隐的飞来仙峰、三生奇石,古往今来不知醉倒多少文人骚客。白乐天、苏东坡、岳武穆、于少保,都曾在杭州风流蕴籍、慷慨放歌。

暖风熏得游人醉,柔山软水养美女。杭州的美女,不仅如花似玉,更聪明灵慧、婉转多情。奇优名妓,无出苏小小之右;回肠九转,无过白娘子之痴;哀婉伤心,无愈冯小青之悲。

鲜花、醇酒、美人、才子,往往都是相伴产生的。杭州的美女身边,古往今来,绝不少风流才子陪伴。白乐天的《长恨歌》,吟咏了一千多年而不衰;洪稗畦的《长生殿》,搬演遍九州万国而不厌。

三生石畔

杭州奇,最奇在灵隐。灵鹫仙峰,相传是从西方极乐世界灵河岸边飞来,可见这里的吸引力超过佛祖西天。三生奇石,相传从唐朝时起就见证三生奇缘,足见这里对奇人逸士诱惑力之大。

杭州美,最美在西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到了深秋,还可留得残荷听雨声。湖畔逶迤的山麓,每到三秋,桂花就漫山遍野吐出浓郁的芬芳,熏得月中的吴刚,也不由得停下砍伐月桂的斧头,捧出一杯沁人心脾的桂花酒。难怪人们把牡丹称为国色,却把天香美誉赠给了桂树。

天然图画

西湖美,但西湖的山水却是人工雕凿而成的,杭州还有个兼具西湖山水之美,但天然少雕饰的副西湖一一西溪。如果说西湖是风姿绰约的少妇,西溪便是素净淡雅的村姑,这里更幽静,这里更自然,这里更野趣,这里更芬芳。

小桥流水,迤逦十里,连绵群山,云中雾中。一叶扁舟荡人西溪,但见两岸桂树,夹河红梅,海棠桃花,片片点点,扬花柳絮,缕缕飞飞,更有水中红菱,迎船摇曳,楚楚多情。

这里四季有不尽美景,春来梅花先放,夏至海棠争开,秋凉芦花如雪,寒冬老梅凌霜。西溪最奇处在秋雪庵,春夏落红如雪,三秋芦花如雪,寒冬红梅傲雪。

现在的西溪美,古西溪更美,史载,这里曾有十里梅花,百顷芦荡,千点白鹭,万竿翠竹,从南宋到清初,这里一直是文人墨客游历题咏的好去处,诗词佳作,史不绝书。

西溪留下  西溪有留下镇,奇镇奇名。何以取如此名称,说来话长。当年宋康王泥马渡江,来到西溪,见这里如画美景,本拟于此建都。后来把皇宫建于凤凰山麓,又不舍这里的好山好水,遂颁发御旨:“西溪且留下”。于是乎,这里就有了“留下”奇名。

留下镇有一条古街,名尚书坊。史载,这里是明朝成化年间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洪钟,在退休以后由皇帝赐建的府邸。府邸绵延四五里,把大半条街都占了。府后有家庭花园,名称就叫洪园。

尚书的府邸园林今已不存,但残迹尚在。尚书的墓地在东墓坞,残碑断石犹存。碑石上有明朝成化皇帝的御题,有著名儒学大师、兵部尚书王阳明的题刻,弥足珍贵。

五常探源

留下镇的紧邻,是五常乡。两地本为临安所属的西溪一地,后来分为一乡一镇,分别命名。

五常这个名字,代表当地出过五个尚书级的大官僚。古代“常”、“尚”通假,“五常”的意思就是“五尚书”。“尚书”一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中央的正部长,一个乡出了五个中央级部长,乡望可谓盛矣。

这五个尚书出在谁家呢?洪钟家族旧日祠堂门口的楹联居,确实是被“夹带”着方能观看皇帝巡游场面的;看到如此胜景,洪异不由得想起十年前自己由于在京城获罪,被朝廷革去了功名,永远断绝了仕进的道路,痛心疾首跑到京郊盘山(大荒山)去逃禅,夜听虎啸猿啼时的凄凉。做什么《省亲赋》之类,本来就是洪舁所长,当年在北京,康熙皇帝巡视国子监,洪舁正在这里读书,曾经写过“一百韵”的五字排律,歌颂皇帝的盛举。这次洪舁是否又写过歌赋,就无从考究了。话说回来,《红楼梦》的创作,不就是最好的《省亲赋》么?

……

(前言摘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土默热红楼历史十讲/土默热红楼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土默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海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653420
开本 32开
页数 4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7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丛书名
印张 13.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