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考古中国(1)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书是由电视系列片《中国考古探秘》改编而来的。CCTV一10探索·发现栏目在国内外媒体播出后,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电视片通过对一些历史遗存的考察,把古代社会的一些景象重视在我们面前,有传奇,有寻踪,有释密,有钩沉,既带知识性,又带趣味性。当然历史还留给我们很多谜团,比如那些不知道墓主人身份的古墓,那些猜不透用途的青铜器,那些令人费解的面具造型,那些在缺少先进加工工具的条件下制作的稀世珍宝,所有这一切谜都会引起现代人破解的兴趣,同时也让我们对祖先更加充满崇敬。本书在基本保留了电视片原貌的同时,还保留了被采访人的同期声,并选取片中的精彩画面作为插图,使它成为一本图文搭配、声情并茂的书籍。

内容推荐

古墓、珠宝、古户、陪葬 ,神秘的面纱背后是璀璨的古代文明,本书用零距离的方式与古人对话,拨开层层泥土,挖掘岁月尘封的往事。丰富的国宝级文物,难得一见的历史资料,权威的考古专家,共同讲述中国考古惊心魄的发掘历程,展示悲喜交加的历史故事,描绘远古世界的点点滴滴。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遂道,讲人“中国考古”探秘的神奇世界。  这本书的内容原是一部系列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片名就叫《中国考古探密》共20集,此书选了其中的15集。这部系列电视片在国内外媒体播出后,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电视片通过对一些历史遗存的考察,把古代社会的一些景象重视在我们面前,有传奇,有寻踪,有释密,有钩沉,既带知识性,又带趣味性。当然历史还留给我们很多谜团,比如那些不知道墓主人身份的古墓,那些猜不透用途的青铜器,那些令人费解的面具造型,那些在缺少先进加工工具的条件下制作的稀世珍宝,所有这一切谜都会引起现代人破解的兴趣,同时也让我们对祖先更加充满崇敬。

目录

前言

远古的乐声

河姆渡文明之谜

国君的地下世界

皇帝的陪葬

地下仪仗队

周原探秘

古国寻踪

远去的西夏王国

定陵传奇

消逝的良渚古国

山洞里的宫殿

青州佛像之谜

中国白酒第一坊

神秘中山国

法门寺地宫的秘密

后记

试读章节

半个世纪前,这里还是一片田园风光。

20世纪60年代后,一个特殊的机缘使得这座城市在黄河边拔地而起。

三门峡地处河南、山西和陕西三省交界处,东面临近古都洛阳,西面200公里处就是古城长安。

三门峡附近有一个著名的古关口,叫函谷关,几千年前这里经常成为古中国的战场,和平时期则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函谷关周围也就成为悠久历史的积存地。

1955年,三门峡忽然声名鹊起。这一年,国务院决定在三门峡修建一座重要的防洪、发电、灌溉的综合性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库。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为了不至于损失文物古迹,从1 955年10月开始,中国科学院和文化部联合组成了四十多人的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分成十个组,在陕西、山西和河南等地进行考古调查。

1956年冬天,考古队在三门峡上村岭发现了一处古代墓葬群。在出土文物的铭文上,人们多次发现一个字:“虢”。

根据史书记载,在西周初年,周文王曾把都城附近的两块土地分封给两个弟弟,一个称东虢,另一个称西虢,东虢国后来在历史的征战中逐渐消失,史书上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

西周末年幽王时期,西虢国的国君虢石父在周王朝内担任卿士,地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总揽朝廷大权。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就在这之前,西虢国的虢石父利用权势灭掉了三门峡一带的焦国,逐渐将统治中心迁往这里,人们通常把这个王国称为虢国。公元前655年,虢国被强大的晋国灭亡。关于虢国的灭亡,有一个很著名的历史故事。

当年晋国就在虢国的北面,但两国之间还隔着一个小诸侯国叫虞国,晋国大臣设下妙计,贿赂虞国,请求借道虞国讨伐虢国。虞国答应了。

威武的晋军突然出现在虢国的土地上,轻松地消灭了虢国的军队,然后,又顺便在凯旋回师时把虞国也征服了。后人把这段故事叫做“假虞灭虢,唇亡齿寒”。

如果历史的记载确切,那么虢国在三门峡一带统治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应当会在这片土地上遗留下无数的财富。

1956年,在三门峡上村岭挖掘出了编号1052号的古代墓葬,从出土的大量文物可以看出墓主人的身份很高。而在一件戈上,明确地刻着“虢大子元徒戈”几个字,意思是虢国太子用的戈,专家由此判断墓主人应当是虢国的一位太子。

考古队在这个区域里一共挖掘了234座虢国贵族与平民墓葬,3座车马坑,1座马坑,出土随葬器物14多万件。看来这里很可能是虢国贵族和平民聚族而葬的公共墓地。但是,为什么没有发现国君的墓葬呢?

挖掘大体结束了,当时的人们没有想到,还有更丰富的宝藏逃过了他们的搜索。而那些更加璀璨的文物其实就深埋在不远的地方。

传说上古时期,为了治理咆哮的洪水,大禹用神斧把高山劈出三道峡谷,分别叫做“人门”、“神门”、“鬼门”,于是这里便得名三门峡。

1960年,三门峡水库建成后,三道峡谷永远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巍然耸立在黄河上的现代化大坝。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城市生活,三门峡市变得十分热闹和繁华,昔日的墓地上早就建起了高楼,这座湖滨火车站就位于当时发掘墓地的中央。

离火车站北面仅仅一百多米远,因为已经靠近黄河谷地边缘,坡陡沟深,所以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主要是当地农民的零散耕地,似乎从来没有人深究过在这片耕地的下面会不会有什么异样。……P42-43

序言

一提起中华文明,炎黄子孙们脸上都会现出自豪和骄傲的表情。也确是值得自豪、值得骄傲的,因为我们拥有能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相媲美的最古老的文明:因为我们拥有饱经岁月风霜,传承几千年而惟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因为我们拥有像“四大发明”那样充满东方智慧而又领先于世界的文明;因为我们拥有至今仍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影响着世界上最多的人的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总揽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是困难的,但要尽量多了解一些、就某些方面研究得深入一些,经过努力却是做得到的。《中国考古探密》这本书不可能全面展示中华文明的概貌,只能从史海中捡拾几个小贝壳,从考古的角度帮助大家读几卷无字的史书。

这本书的内容原是一部系列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片名就叫《中国考古探密》,共2c集,此书选了其中的15集。这部系列电视片在国内外媒体播出后,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电视片通过对一些历史遗存的考察,把古代社会的一些景象重现在我们面前.有传奇,有寻踪,有释密,有钩沉.既带知识性,又带趣味性。当然历史还留给我们很多谜团,比如那些不知道墓主人身份的古墓,那些猜不透用途的青铜器,那些令人费解的面具造型,那些在缺少先进加工工具的条件下制作的稀世珍宝.所有这一切谜都会引起现代人破解的兴趣,同时也让我们对祖先更加充满崇敬。

把视听艺术转变成图文并茂的图书是个好主意。此书大体保留了电视片的原貌,为了弥补文字表述的不足.选用了大量的图片。把卷品味中国考古发现的有趣经过,欣赏中国古文物的风姿,感受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应是一件乐事。透过这些精美的图片和优美的文字,我们可以和祖先做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无论时光流逝多久,也无论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古人有多么大的差异.我们都生长在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中,我们有共同的根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追求。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李冰

后记

这本书是由电视系列片《中国考古探秘》改编而来的。CCTV一10探索·发现栏目在2004年和2005年全部播出了这部20集的系列片,在观众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发行了音像版,现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又将其编辑成图书。与电视片和DVD相比,图书更便于仔细的欣赏、品味和长久保存,因此这本书在基本保留了电视片原貌的同时,还保留了被采访人的同期声,并选取片中的精彩画面作为插图,使它成为一本图文搭配、声情并茂的书籍。

电视系列片《中国考古探秘》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所属影视制作机构视点文化传播公司历经三年倾心打造的一部力作。这项工作一开始就得到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李冰副主任的赞同和支持。他说,中华文明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一样,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但相比较,中华文明被世界认识和了解得还比较少,作为承担外宣任务的影视机构,通过电视镜头让更多的人目睹中国骇世惊俗的考古发现,感知中华文明的伟大和璀璨,是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在整部片子的创作和制作过程中,李冰副主任始终给予了全力的支持和具体的指导,他不仅亲自邀请国家文物局的领导担任片子的总顾问,还提出了“以考古发现为线索,以出土文物为重点,以历史文化为背景”的创作思路,这一思路一直是各集编导的创作依据,也是电视系列片整体风格形成的基础。

国家文物局张文斌老局长、董宝华副局长和政策法规处王军处长等,以及陕西、河南、山东、湖北、河北、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福建、辽宁、湖南、宁夏、甘肃、内蒙、上海等省市文博部门的全力支持和积极配合,特别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三局、三局影视处以及各地政府新闻办公室及时有效的协调、联络,使我们得以直面数千件珍贵文物,对这些人类瑰宝进行无障碍的艺术创造。

那些锈蚀斑斑、默默无语的出土文物如何变幻出生动有趣的故事7远去的历史、作古的人物、消失的场景,如何变成电视屏幕上鲜活的画面7散布在各地的考古发现如何串连成中国数千年历史的发展脉络7这是我们在拍摄考古记录片时每天都要面临的难题。当我们向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界的专家求教时,宿白、李伯谦、陈铁梅、徐天进、林梅村、齐东方、宋兆麟、商传、宋镇豪、陈雍、许宏、唐际根、刘庆柱、郑振清、何星亮、赵世瑜、葛承雍、朱岩石、陈淳、刘朝晖等近百位老师,给予了我们指点迷津的帮助。

最初,我们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能完美地表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希望与国际上最有实力的影视制作机构合作,用最先进的电视手段把那些深埋在地下千百年的国宝搬上荧屏。为此我们用了将近两年时间寻找国际合作者,并邀请郑勇、郑毅、陈新峰、李鹰、李燕、王浩、金瑞国、孙其刚、张湘、付军、黄新亚等数十人进行选题策划,虽然这些策划大都没有被采用,但这一阶段是整个创作过程不可缺少的。正是大部分选题被否定,才使我们迅速调整选题方向,获得了国际合作和预售的成功。同时我们对自己的策划和制作能力也有了自信,20集电视系列片《中国考古探秘》的创作也正是从此起步的。

拍摄这样一部大型的考古系列电视片,不知道在中国电视界是不是第一次,但对于我们毫无疑问是第一次。摄制组行程数万公里,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激流险滩:无论是令人窒息的古墓洞穴,还是峭拔壁立的峰峦山,哪里有考古发现,哪里有出土文物,我们的摄制组就工作在哪里。几乎每个人都是怀着强烈的兴趣和激情去同祖先对话的,很少有人出于功利的目的。尽管制作难度极大,经费又很紧张,但每个人都不愿意降低艺术标准,都希望用自己的心血和才华,熔铸成一部可以告慰祖先的传世佳作。摄制人员的名字无法——点到,因为前前后后有多少人参与其中,我们已经很难数清楚了。

这是一部凝聚众人心血的作品,也是一部可以载入历史的作品。作为总制片人,我向所有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表示真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张东霞

2006—2—17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考古中国(1)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东霞//孙良刚//许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668992
开本 16开
页数 2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5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