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地理中国轻松读(人文卷双色图文版)/青少年成长新视野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国内著名的风景名胜古迹等都做了生动活泼的介绍,同时用精彩的文笔描述出了它们的历史沿革,相关的典故传说、名人游踪、历史事件等。通过阅读这本书,你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我们的祖先曾经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出了无数的辉煌。那一山一石中都包含着过去的故事,那一草一木下都埋藏着神奇的传说。此外,当你选择闭门不出的时候,这本书还会带给你莫大的阅读乐趣。捧起这本书,就好像请来了一位健谈而热情的导游,他将带领你去游览许多你慕名已久的地方,他将给你讲述许多你欲知未知的故事。

内容推荐

通过生动的地理故事,走近中国的秀美河山,了解祖国的地理文化,体会名胜的人文精神。《地理中国轻松读》之“人文卷”,让你阅读镌刻在大地上的历史,欣赏凝固在山水中的文化。

如果你想把读书变成现代人的一种独特的享爱,那就从这本书开始吧!

目录

华夏神游第1辑

华夏故宫故事多

北京故宫紫禁城/2

故宫三大殿/3

故宫四门/4

三宫六院属内廷/5

角楼九梁十八柱/5

故宫九龙壁/7

沈阳故宫/7

清故宫贴汉门神/8

华夏神游第2辑

古都古城古事多

盛唐气象在西安/10

东周王城观牡丹/11

开封古城“城摞城”/12

古都南京别名多/13

古都北京的命运/14

古都杭州无处寻/16

商都成殷墟/16

华夏神游第3辑

古代城墙遗迹多

西安古城墙/18

南京古城墙/19

湖北荆襄古城墙/19

兴城古城墙/20

天下多少古城墙/21

丽江古城无城墙/22

华夏神游第4辑

古代城门奇事多

北京中心天安门/24

华表之谜/24

受伤的石狮子/25

九门出九车/26

走了样的正阳门/27

中华门的变迁/27

南门迎宾与玄武门/28

南京古城门/28

伍子胥与苏州古城门/29

华夏神游第5辑

万里长城传说多

八达岭——最壮观的长城/31

黄花岭——最“野”的水长城/32

慕田峪——最漂亮的长城/32

白羊峪——最昂贵的长城/33

黄崖关——威镇蓟北的长/33

万里长城万里关/34

华夏神游第6辑

天下雄关战事多

北京屏障居庸关/37

内三关与外三关/38

天下第一山海关/39

孟姜女的故事/40

杨家将威镇雁门关/41

“三关”中路宁武关/42

平型关大捷/43

巾帼英雄娘子关/44

嘉峪关天下第一雄/45

中原逐鹿武胜关/46

南天第一友谊关/46

华夏神游第7辑

历史名关废墟多

兵家必争函谷关/49

古蜀道上剑门关/49

蜀道难于上青天/51

“东南剑阁”仙霞关/53

伍子胥过昭关/53

玉石照耀玉门关/54

阳关与《阳关三叠》/55

关中四大名关/55

华夏神游第8辑

三皇五帝神话多

百王之先伏羲氏/57

神州第一炎帝陵/57

击石取火燧人氏/58

人文初祖是黄帝/58

颛顼、帝喾二帝陵/59

尧庙与尧陵/60

华夏神游第9辑

皇家陵寝秘闻多

坐西向东始皇陵/62

秦始皇陵兵马俑/63

汉唐帝王陵区/64

武则天为什么立无字碑7/67

南宋北宋皇帝陵/68

金花公主陵与咒语/68

成吉思汗陵/69

两京明皇陵/70

定陵揭秘/72

十三陵石牌坊/72

五分清皇陵/74

华夏神游第10辑

皇家祭坛名堂多

南城天坛/77

天坛回音壁/78

北城地坛/79

东城西城日月坛/79

皇城中间社稷坛/80

先农坛耕天下/80

华夏神游第11辑

天下名寺高僧多

白马驮来第一寺——洛阳白马寺/82

“灵隐”缘何变“云林”——杭州灵隐寺/83

达摩九年面壁——嵩山少林寺/84

诗韵钟声过枫桥——苏州寒山寺/86

镇寺之宝观音像——开封相国寺/88

名闻遐迩大菩萨——正定隆兴寺/90

伊斯兰教四大名寺/91

喇嘛教六大寺院/92

天下四大卧佛/93

华夏神游第12辑

天下丛林宝物多

名僧辉映栖霞寺/95

天台祖庭国清寺/95

灵光闪现灵岩寺/96

刘备建庵玉泉寺/97

锅中长树白云寺/98

名僧辈出金山寺/98

乾隆三访天宁寺/99

康熙赐名高晏寺/99

神仙助建天童寺/100

皇帝落脚宝光寺/100

菩萨现身文殊院/101

中国三大戒台/101

华夏神游第13辑

天下名塔样式多

外实中空嵩岳寺塔/103

晋冀三宝释迦塔/103

遥相呼应定州塔/104

“永镇山川”千寻塔/105

白族英雄蛇骨塔/105

五彩斑斓飞虹塔/106

中国四大斜塔/106

古城与古塔/107

天下五大林塔/111

华夏神游第14辑

名杀大寺罗汉多

犀牛显灵筇竹寺/113

宝光寺罗汉数不清/114

碧云寺济公蹲梁/115

西园寺罗汉分单双/116

显通寺中铁罗汉/117

归元寺里数罗汉/117

天宁寺罗汉腹中空/119

开福寺罗汉测吉凶/119

万年寺中罗汉多/120

华夏神游第15辑

天下石窟佛像多

艺术宝库莫高窟/122

大同石窟称云冈/124

龙门石窟十万佛/125

麦积山石窟“泥塑馆”/126

大力山巩县石窟/127

小积山炳灵寺石窟/127

响堂山石窟分南北/128

天龙山石窟遭劫难/129

石钟山石窟两观音/129

大足石窟看石刻/130

华夏神游第20辑

天下名观神仙多

全真祖庭白云观/133

神奇搬迁永乐宫/134

吕洞宾点化赵屠夫/134

兴衰两极重阳宫/135

正一祖庭正一观/136

老子故里太清官/137

中国四大道观/138

川中四大道观/139

江南三大道观/140

华夏神游第17辑

天下庙宇名人多

官员上任拜城隍/142

中国三大城隍庙/142

上海三城隍/143

土地神庙遍九州/143

天下最大龙王庙/145

海上救难妈祖庙/146

曲阜“三孔”/147

天下孔庙有看头/148

邹县“三孟”/149

天下最多关帝庙/150

身手异处张飞庙/151

中国四大岳飞庙/152

华夏神游第18辑

天下名祠对联多

锦官城外武侯祠/155

襄阳南阳武侯祠/156

包河环绕包公祠/156

绵山隐居介推祠/157

生死存亡韩信祠/157

草书祝寿海瑞祠/158

千古流芳屈原祠/158

水中捉月青莲祠/158

寒梅青松工部祠/159

柳州刺史柳侯祠/160

凤凰飞出三苏祠/160

椽竹制笛蔡邕祠/160

巾帼英雄梁红玉祠/161

华夏神游第19辑

天下书院学子多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163

皇帝赐名嵩阳书院/163

范仲淹苦学睢阳书院/164

有鹿无洞白鹿洞书院/165

东林书院与东林党人/165

华夏神游第20辑

天下名桥奇迹多

“三绝”赵州桥/167

蔡襄巧建洛阳桥/168

六毁七建宝带桥/169

灞桥风雪/170

卢沟桥与“卢沟桥事变”/170

一仙一佛造奇桥/171

因诗扬名二十四桥/172

夫妻和建安澜桥/173

华夏神游第21辑

天下名楼名作多

仙鹤起舞黄鹤楼/175

王勃留名滕王阁/176

四绝“二仙”岳阳楼/177

因梦建出镇海楼/178

海市蜃楼蓬莱阁/179

南北两处烟雨楼/180

文化名楼鹳雀楼/180

君臣对弈胜棋楼/180

刘备招亲多景楼/181

李清照题诗八咏楼/181

大观楼天下第一长联/181

天下第一藏书楼/182

清代皇家七大藏书楼/182

华夏神游第22辑

名亭古台说法多

欧阳修与醉翁亭/184

江藻与陶然亭/184

袁枚与爱晚亭/185

湖心亭上石碑怪/185

中国三大铜亭/186

全国四大铜殿/186

王羲之与兰亭/187

武灵丛台与“胡服骑射”/188

黄金台就是幽州台/189

霸王戏马台/189

中国四大古观象台/190

华夏神游第23辑

皇家园杯北方多

一池三山建北海/192

拥山抱水颐和园/194

中国园林四大石舫/196

圆明园四大劫难/196

避暑山庄山中园/198

晋王流风出晋祠/201

华夏神游第24辑

江南园林私家多

四万钱购来沧浪亭/204

“假山王国”狮子林/205

临水而筑拙政园/205

名园之冠属留园/206

扬州三园/207

蠡湖湖畔建蠡园/207

清幽古朴寄畅园/207

取悦双亲见豫园/208

陆游沈园留绝唱/209

小莲庄与最后的藏书楼/210

绮园观奇石/210

试读章节

           故宫三大殿

故宫的主体建筑是三大殿,分别是前殿太和殿、中殿中和殿、后殿保和殿。太和殿是故宫中最高最大的建筑,皇家每有大典,都要在这里举行。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前稍事休息或演习礼仪的地方。

太和殿俗名“金銮殿”。“銮”即铃铛,用金子做铃铛,意思是说这里十分华贵。太和殿里最引人注目的是皇帝的宝座。它的上方是一个金漆蟠龙藻井,井中有盘龙,龙头下的圆球叫轩辕镜。相传轩辕镜为轩辕黄帝所造,将它悬于宝座上象征着江山正统。但现在太和殿中宝座的位立置与轩辕镜上下并不相对,据说当年袁世凯复辟登上宝座后,抬头见轩陵镜悬在头项,怕障下来将他砸死,于是就将宝座往后移了。

如今人们见到的金銮宝座是明代的遗物,清朝的皇帝继续使用。袁世凯复辟时,曾经将它换成了一个中西合璧类似沙发的座椅。解放后,人们在故宫家具库中发现了原来的宝座,经过一年多的整修,才恢复了它的本来面貌。

在我国古代,宫殿的屋顶上都装饰着异兽,异兽的数量越多,代表着宫殿的等级越高。故宫中唯有太和殿顶的异兽是十样俱全,中和殿和保和殿只有九样,其他宫殿则按级递减。

太和殿是世界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建筑,除殿顶上的一条正脊外,在两层重檐上各有四条垂脊(亦称“岔脊”),两层重檐有八条垂脊,而每一条垂脊上均有仙人和形象各异的走兽装饰,共有88个。每条垂脊上的装饰物都是一样的。据《大清会典》记载,最前面的是“骑凤仙人”,后面的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这十样形象各异的走兽,各自均有“来历”。如獬豸是公正的象征;狻猊是龙子之一,它形似雄狮,用做镇兽;押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它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能手”;斗牛是古代传说的一种虬龙,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动物。

太和殿顶正脊上有一个高3.36米的装饰物,名叫“鸱吻”,它是用13块中空的黄彩琉璃瓦件拼成的。在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鸱吻”就是其中一子的形象。

关于这位龙子,自古以来就有种种传说。相传这位龙子能喷浪成雨,所以将它装饰在屋顶的正脊两端,有镇火之意。“鸱吻”俗名“吞脊兽”,其模样似龙非龙,面朝里,张着大嘴,好像要把整个殿脊吞下去。它的背上还插着一把利剑,剑柄露在体外。为什么会这样呢?

据说龙王临死前把王位传给大儿子,可是老二不服气,就跟老大争夺王位。这怎么办呢?哥俩儿一商量,决定比赛吞屋脊,谁能把一整条屋脊都吞下去,谁就当龙王。老二先来,张开大嘴就把屋脊往下吞。老大一看情况不妙,这样下去王位准得被老二夺去,他心一横,拔出宝剑,趁老二一心吞脊,从他的背后狠狠地刺下去,从此就把老二钉在了屋脊上。

P3-4

序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古人的治学方法。读书读多了知识便渊博;走路走多了,见闻就丰富。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建立起全面而平衡的知识系统。汉代的大史学家司马迁之所以能写出多达130篇的鸿篇巨制《史记》,跟他年轻时候曾漫游天下有直接关系。通过实地考察,他获得了大量感性材料,然后化做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章。

对于今人来说,古人的治学方法不但有借鉴意义,而且有了更加便利的实施条件。古人要想行万里路,即便是坐轿骑马,也得三五个月,所以“行万里路”对古人来说,往往成为不可实现的奢望。而对现代人来说,借助于先进的交通工具,一日之内便可飞跃千山万水。所以,徐霞客靠着一根竹竿两只鞋,毕生行走,足迹才达到云南一带,就成为名垂后世的一代大旅行家:而游历完祖国山山水水的今人比比皆是,却极少有谁能当得起旅行家这个称号。

由此可见,今人和古人都期盼着通过行走来增长知识,但对于今人来说,关键不是多走,而是善走。所谓善走,就是在游历中学会阅读镌刻在大地上的历史,欣赏凝固在山水中的文化。有人曾把地理和历史并列起来,一个称做空间的科学,一个称做时间的科学,这个见解是很有道理的,也很有意义。如果你不懂得这样一种内在的联系,那么不管你走过多少地方,参加过多少次“×日游”,也只能是走马观花,到头来只能说到过而已,开阔了一下眼界,但对学问的增长却毫无益处。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才动手编写了这样一本书。它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国内著名的风景名胜古迹等都做了生动活泼的介绍,同时用精彩的文笔描述出了它们的历史沿革,相关的典故传说、名人游踪、历史事件等。通过阅读这本书,你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我们的祖先曾经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出了无数的辉煌。那一山一石中都包含着过去的故事,那一草一木下都埋藏着神奇的传说。此外,当你选择闭门不出的时候,这本书还会带给你莫大的阅读乐趣。捧起这本书,就好像请来了一位健谈而热情的导游,他将带领你去游览许多你慕名已久的地方,他将给你讲述许多你欲知未知的故事。

如果你想把读书变成现代人的一种独特的享受,那就从这本书开始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地理中国轻松读(人文卷双色图文版)/青少年成长新视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原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501453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49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