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基层社会组织与近代河北社会治理(1840-1937)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丰富的史料支撑:本书依托大量一手史料,包括地方志、政府公报、社会团体记录等,力求还原近代河北基层社会的真实面貌。通过细致的史料分析,揭示了基层社会组织在应对自然灾害、战乱、社会动荡等挑战时的应对策略和实际效果。多维度的分析视角:本书不仅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宏观层面探讨基层社会组织的作用,还深入剖析了其在文化、教育、医疗等微观领域的影响。通过多维度的分析,全面展现了基层社会组织在近代河北社会治理中的复杂性和多面性。独特的理论贡献:本书在梳理和分析史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颖的理论观点。例如,关于基层社会组织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缓冲作用,以及其在促进地方经济恢复、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独特价值等。这些观点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近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深刻的现实启示:本书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部具有现实启示意义的作品。通过对近代河北基层社会组织的研究,可以为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例如,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社会组织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都可以从近代河北的经验和教训中汲取智慧。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深入研究近代中国基层社会组织变迁及其在河北地区社会治理中作用的学术著作。该书以1840年至1937年间河北地区的社会变迁为背景,系统梳理了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脉络,深入分析了其在社会控制、经济恢复、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理解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无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基层社会组织与近代河北社会治理(1840-1937)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吕书额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81493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672.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