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铜镜史
内容
编辑推荐

在灿若群星的我国古代物质文明中,青铜器具在很长时期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其中铜镜更是青铜工艺的一颗明珠。它以自身独具的艺术特色,在琳琅满目的文物之林中占据着重要而显著的位置,它以自己鲜明的时代气息在文物学与考古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它历来为文物考古工作者所重视,为古物鉴赏家所珍藏。本书搜集了从上古到清代流行的900多面铜镜资料,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分七个大的时段,对从齐家文化到晚清4000多年间铸行的主要镜类进行科学的、全面的介绍。本书综合了前人的成果,有了更高的起点。

内容推荐

我国古代青铜文化辉煌灿烂,铜镜铸行源远流长,本书搜集了从上古到清代流行的900多面铜镜资料,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分七个大的时段,对从齐家文化到晚清4000多年间铸行的主要镜类进行科学的、全面的介绍。本书大胆引进考古学界常用的类型学原理,根据铜镜主纹的发展变化,对所引铜镜进行了类、型、式的排比划分,从而探寻铜镜发展、演进的科学规律,并对铜镜的制作工艺、时代特点、社会影响等进行了探索。本书综合了前人的成果,有了更高的起点。

本书作者研究铜镜近40年,相关著作曾在国外出版,在国际上引起积极的反响。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

一、掌握铜镜知识的意义/3

二、铜镜的制作和使用/3

三、铜镜的定义和各部位的称呼/6

四、关于铜镜的著录和著作/7

第二章 中国铜镜的起源和早期阶段

一、以水为鉴/13

二、铜镜的萌芽——齐家文化铜镜/14

三、殷商铜镜/15

1.叶脉纹镜/15

2.重弦辐射纹镜/16

3.平行线纹镜/16

四、西周铜镜/16

1.素镜/16

2.重环纹镜/18

3.鸟兽纹镜/18

第三章 中国铜镜的勃兴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

一、春秋战国铜镜的分期/21

二、春秋战国铜镜的分类/22

1.素镜/22

2.素地镜类/23

3.纯地纹镜类/23

4.花叶纹镜类/25

5.山字镜类/28

6.菱纹镜类/34

7.禽兽纹镜类/37

8.饕餮纹镜/44

9.狩猎纹镜/45

10.蟠螭纹镜类/45

11.涡云纹镜/49

12.连弧纹镜类/49

13.彩画镜/49

14.透雕镜/51

15.金银错镜/53

16.几何纹镜/54

17.多钮镜/55

第四章 中国铜镜的繁荥阶段

——两汉时期

一、两汉铜镜的分期/59

1.西汉早期/59

2.西汉中、晚期/59

3.西汉末到东汉前期/59

4.东汉中、晚期/59

二、两汉铜镜的分类/60

1.蟠螭纹镜类/60

2.蟠虺纹镜类/64

3.四花镜类/65

4.草叶纹镜类/68

5.星云纹镜类/70

6.铭文镜类/72

7.四乳镜类/81

8.博局纹镜类/87

9.鸟兽纹镜类/99

10.连弧纹镜类/103

11.柿蒂纹镜类/105

12.夔纹镜类/108

13.龙虎镜类/110

14.变形四叶龙虎纹镜/114

15.神兽镜类/115

16.画像镜类/122

17.涡云纹镜类/129

三、西汉透光镜/129

四、两汉铜镜铭文举要/131

第五章 中国铜镜的缓进阶段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铜镜的分期和分区/137

1.三国至两晋/137

2.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前期/137

3.南北朝后期/138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铜镜的分类/138

1.神兽镜类/138

2.画像镜/143

3.蝙蝠形柿蒂纹镜/146

4.柿蒂八凤镜/146

5.四叶八凤镜类/148

6.龙虎镜/151

7.神禽瑞兽镜/155

8.简化双夔镜/157

三、汉三国六朝铜镜神兽图像及有关铭文简释/157

1.道教群神图像/158

2.传说人物图像/161

3.神禽异兽图像/162

四、汉三国六朝铜镜镜面曲率的变化与制镜工艺的发展/165

五、汉三国六朝铜镜的

社会学观察/166

1.爱情、亲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167

2.庄园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基础/167

3.社会矛盾在铜镜中的反映/168

4.儒家思想弥漫铜镜/169

5.道教在铜镜装饰上的重要位置/170

6.谶纬学说泛滥一时/17l

7.商品经济品牌意识的社会体现/172

第六章 中国铜镜的鼎盛阶段

——隋唐时期

一、隋唐铜镜的分期和特点/177

二、扬州——隋唐铜镜的铸造中心/179

三、隋唐铜镜的类型/18l

1.四神十二生肖镜类/18l

2.四神镜类/182

3.瑞兽镜类/184

4.瑞兽葡萄镜类/187

5.瑞兽瑞鸟镜类/191

6.花枝镜类/205

7.宝相花镜类/210

8.团花镜/213

9.神仙人物故事镜类/214

10.龙纹镜/223

11. 双狮镜/226

12.双飞鱼镜/227

13.双犀镜/227

14.八卦镜类/228

15.符篥铭文镜/230

16.万字镜/230

17.素镜类/231

18.特种工艺镜类/233

四、隋唐镜铭举例/239

第七章 中国铜镜的缓慢发展阶段——宋辽金时期

一、宋镜的分期和特点/243

二、宋代湖州镜以及饶州镜和建康镜/244

三、宋代铜镜的分类/246

1.都省铜坊铭文镜/246

2.吉祥铭文镜类/247

3.花卉镜类/252

4.娑罗树镜/256

5.四神镜/257

6.瑞鸟镜类/257

7.风景镜类/265

8.神仙人物故事镜类/267

9.八卦纹镜类/276

lO.连钱锦纹镜/280

11.双龙镜/282

12.双鱼镜/286

13.纪名号铭镜类/286

四、辽代铜镜的类型/293

1.连钱锦纹镜/293

2.蜂蝶蜂巢纹镜/294

3.鸾凤牡丹镜/294

4.四叶四花镜/295

5.飞鸟葡萄镜/295

6.双鱼镜/296

7.天庆十年铭文镜/296

8.契丹文字镜/297

9.契丹小字镜/297

五、金代铜镜的特点及类型/298

1.双鱼镜/298

2.龙纹镜/302

3.双凤镜/305

4.瑞兽镜/306

5.菊花镜/307

6.大定通宝钱纹镜/308

7.神仙人物故事镜类/308

8.海舶镜/320

9.素镜/322

第八章 中国铜镜的衰落阶段——元明清时期

一、元代铜镜的特点及类型/327

1.至元四年铭双龙镜/327

2.双凤镜/327

3.双鱼镜/328

4.神仙人物故事镜类/329

5.二十八宿十二生肖镜/33l

6.符篆星象八卦镜/332

7.钟形“袁家永用”铭钱纹镜/332

8.炉形海浪钱纹镜/333

9.文字镜/333

lO.八乳八禽博局镜/335

二、明代铜镜辨识/336

三、明代铜镜的分类/338

1.龙纹镜/338

2.双鱼镜/339

3.神仙人物故事镜类/339

4.多宝镜类/342

5.五岳真形镜/344

6.文字镜/344

四、清代铜镜及其分类/351

1.双龙镜/35l

2.龙凤镜/352

3.狮子滚绣球镜/352

4.五蝠双喜镜/353

5.仕女楼台镜/353

6.童戏镜/354

7.岁寒三友镜/354

8.双鱼镜/354

9.文字镜/355

五、仿制镜/357

1.宋代仿制镜/357

2.金朝仿制镜/359

3.明朝仿制镜/360

4.清朝仿制镜/363

结语:中国铜镜的民族特点/364

参考文献/365

试读章节

春秋时期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战国是封建制全面确立的时期,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进步,导致了上层建筑领域内的巨大变化,从思想意识到生活习俗都出现了崭新的内容,奴隶制礼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日用青铜工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铜镜——这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在这个时期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勃兴起来了。

春秋战国时期铜镜的制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这时铜镜工艺刚刚开始勃兴,在制作技法上常常流露出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形制方面,直径小,镜体薄,镜面平,缘或平或微卷,钮小,多为弓形。在装饰技法上也较简陋,或为素面;或略施简单的单层纹饰,如弦纹、连弧纹;或仅施地纹,如施羽状纹、云雷纹等,最复杂的也只是地纹加弦纹、连弧纹之类的简单双层纹饰,且数量很少。在装饰图案上,或如上述单调的弦纹、连弧纹之类,或承袭上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饕餮纹之类。

第二阶段:战国中期。这时铜镜工艺获得长足的进步,较初期有了巨大的发展。首先是镜体普遍增大,厚重有所增加,边缘素卷。在装饰技法上日趋复杂,一般都是主纹地纹双层纹饰,同时也更加注重艺术效果,如龙凤图案的使用,甚至日常生活的狩猎活动也搬到铜镜的画面上。在装饰技法上,图案中内容增多,往往几种图案出现在同一面镜子上,如有的“山”字镜,除主纹“山”字纹,还有叶纹、花瓣纹、陶纹、“鲢鱼”纹等,这些都是初期所不见的。

第三阶段:战国晚期。这时铜镜工艺更加成熟,不仅沿袭了中期兴起的各项成果,而且新的技法不断涌现出来。一方面部分铜镜继续扩大了面积,增加了厚度,使铜镜更加实用和耐用。另一方面在装饰技法上出现了地纹、主纹、附纹等多种纹饰和多层纹饰,尤其突出的是把当时整个青铜工艺最尖端的技法使用在制镜上了,像金银错、透雕、镶嵌等特种工艺,而使铜镜的制作达到了新的高峰。

P21

序言

这本《中国铜镜史》终于定稿付梓了。回想本人对铜镜的研究,感慨良多。还在20世纪60年代前期,作为学生的我,在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研究铜镜的生涯,写出了习作《战国铜镜的分类》,然而,在接着的动乱年月中,我对铜镜的研究被迫终止了。1965年我离开母校北京大学,并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鄂西主持考古工地的发掘,然而恩师俞伟超教授并没有忘记我这不肖弟子,当他发现湖北鄂城县(今鄂州市)有一批墓葬出土的、且有大量纪年铜镜的珍贵资料时,立即建议湖北省博物馆领导将我从鄂西工地调回,派到地处鄂东的鄂城县整理这批铜镜。在整理过程中,我一如既往地得到他的悉心指导,每当他到湖北省博物馆,总是首先来工作间检查我的整理工作,提出中肯的指导意见。在博物馆诸多同志的参与下,在鄂城博物馆的积极配合下,《鄂城汉魏六朝铜镜》一书整理竣事,俞先生又认真细致地进行修改,并推荐给文物出版社出版。为了与国际接轨,他将该书更名为《鄂城汉三国六朝铜镜》并为之写了长篇序言,实际上是他一篇对鄂城铜镜研究的力作,也是再次对我研究铜镜的指导。该书于1986年出版。借重俞先生的大名,该书在国际上引起积极的反响,一向重视对中国铜镜研究的日本考古学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日本古代学研究会在京都出了该书的日文版。

俞先生是我毕生学习成长的引路人和导师,现在恩师已作古,作为学生无以回报先生,现仅以此《中国铜镜史》作为对先生的纪念和深切的怀念。

这本书的问世非本人一人之功,乃是铜镜研究界的共同成果,其中尤其是学长孔祥星、刘一曼两位先生,他们关于铜镜的三部大作《中国铜镜图典》、《中国古代铜镜》、《铜镜鉴赏与收藏》对本书成稿的作用非常大,不仅吸纳了不少书中的观点,在本书图录上多数是取之于《中国铜镜图典》,特在此说明,并对二位学长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周世荣先生的《铜镜图案一湖南出土历代铜镜》、《中国历代铜镜鉴定》,以及李雪梅、晓冰一二位先生的《铜镜》,皆是本书编著的重要参考书和资料来源,在此亦表示谢忱。

重庆师范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教育与研究中心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资助和大力支持,特致衷心谢意。

中国古代铜镜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其制造、使用和传承可谓源远流长,其内容、风格、特色,可谓博大精深,本书可能只窥其一角而已。为了探索铜镜演进的规律,本书做了类型学方面的尝试。由于教务倥偬,成稿仓促,本书稿存在的问题定然不少,希望同仁学者不吝指正和赐教。

重庆师范大学管维良

2006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铜镜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管维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676077
开本 16开
页数 3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9
出版时间 2006-02-01
首版时间 2006-02-01
印刷时间 2006-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5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5.2
丛书名
印张 23.7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35
16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4: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