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童年(彩图全译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名家铸就经典,名著演绎非凡,本书彩图全译本。高尔基最有名的是他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童年》是他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首篇,在小说中,不只是再现了形形色色的小市民和他们的生活习俗、道德观念和精神境界,而且塑造了一系列体现劳动人民智慧才能的人物形象,广泛深刻地再现了广大下层劳动者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情操。高尔基的一生经历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直到最后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时代。通过他的作品,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文学上得到生动的反映。

内容推荐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小主人公阿辽什卡十岁以前的童年生活,记叙了主人公成长、生活的历程,描写了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日渐衰落,他变得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辽什卡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然而在这个家庭中却有一人例外,她就是外祖母。外祖母慈祥善良、热爱生活,对人忍让。她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辽什卡敏感而孤独的心,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毅、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试读章节

在阴暗而又窄小的屋子里,父亲懒洋洋地躺在地板上。他身穿白色衣裳,光着脚,手指打着弯儿。此刻,他快乐的眼睛紧紧地闭着,仿佛是两个黑洞,跟往常一样龇着牙咧着嘴,好像在吓唬我。

母亲跪在他身边,用一把我锯西瓜皮的小梳子,替父亲整理着头发。

母亲穿着红色的围裙,粗里粗气地叨咕着,眼泪不停地从她红肿的眼睛里流出来。

姥姥紧紧地拉着我的手,不停地哭,浑身发抖,弄得我的手也抖起来。

她要把我推到父亲身边去,我不愿意,心里很害怕!我从没见过这种阵势,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恐惧感。

我不明白姥姥反复跟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快,跟爸爸告别吧,孩子,你还很年轻,可是他死了,你再也见不到他了,亲爱的……” 我一向信服姥姥说的话,尽管现在穿一身黑衣服,她的脑袋和眼睛都显得出奇的大,挺奇怪,也挺好笑。我小的时候得过一场大病,险些送了命。父亲一直看护着我,后来,姥姥来了,我更喜欢她来照顾我。

“你从哪儿来?”我问。

“尼日尼,坐船来的,水面上是不能走的,小鬼!”她答。

在水上不能走?坐船?啊,太好玩了,太有意思了!我家的楼上住着几个大胡子的波斯人;地下室住着贩卖羊皮的卡尔麦克老头儿;沿着楼梯,可以滑下去,要是摔倒了,就会头向下摔下去。所有的这一切我都非常熟悉,可我却从来没听说过从水上来的人。

“我怎么是小鬼呢?”

“你爱多嘴多舌!”她笑眯眯地说。从那时起,我就爱上这个慈祥而又和气的老人了,我希望她带我离开这儿,因为在这儿实在难熬。母亲的哭声让我心神不定,她一向是严厉的,从来也没有这么软弱过。母亲人高马大,身体强壮,手非常有劲儿,她总是穿戴得利利索索的。可是如今不行了,她的衣服歪斜凌乱,乱七八糟的;以前头发梳得光光的,贴在头上,像顶亮亮的大帽子,现在却散乱地落在赤裸的肩上,她跪在那儿,以至于有些头发碰到了爸爸的脸。我站了好半天了,她看也不看我一眼,只是一个劲儿地为父亲梳着头,泪水哗哗地流。门外吵吵闹闹地站着好些人,有穿黑衣服的乡下人.也.有警察。

“行啦,快点儿收拾吧!”

警察不耐烦地吼叫着。窗户用黑披肩挡着,来了一阵风,披肩被吹了起来,呼呼作响。这声音让我记起了那次父亲带我去划船的事。我们正玩的起劲儿,突然天上一声雷响,吓得我大叫一声,浑身发抖。父亲大笑起来,用膝盖夹住我,大声说:“别怕,没事儿!”

想到这儿,我忽然看见母亲吃力地从地板上站起来,还没站稳,就仰面倒了下去,头发散落在地板上。她双目紧闭,面孑L铁青,也像父亲似的一咧嘴:“滚出去,阿辽什卡!关上门。”

姥姥跑到了角落里的一只箱子后面,母亲在地上打着滚儿,痛苦地呻吟着,把牙咬得格格响。姥姥跟着她在地上爬着,惊恐地说:“噢,圣母保佑!以圣父圣子的名义,瓦莉娅,挺住!”

太可怕了!她们在父亲的身边爬来爬去,来回碰他,可他一动不动,好像还在笑!她们在地板上折腾了好半天,母亲有好几次站起来都又倒下了;姥姥则像一只奇怪的黑皮球,跟着母亲滚来滚去。突然,在黑夜里,我听见一个孩子的哭声!“噢,感谢我的主,是男孩!”

蜡烛点着了。后来的事儿我不记得了,也许是我在角落里睡着了。我记忆中可以接上去的另外一个印象,是坟场上凄凉的一角。

那天下着雨,我站在粘脚的小土丘上,看着人们把父亲的棺材放进深深的墓坑。  坑里全是水,还有几只青蛙,有几只已经爬到了黄色的棺材盖上。

站在坟边的,有我、姥姥、警察和两个手拿铁锹脸色阴沉的乡下人。

雨点不停地打在大家的身上。“埋吧,埋吧!”警察下着命令。  姥姥又哭了起来,用头巾捂着脸。乡下人马上撅起屁股,忙着往坑里扔土。土打在水里,哗哗直响。那几只青蛙从棺材上跳了下来,往坑壁上爬,可是土块又极快地把它们打了下去。……P1-3

序言

高尔基(1868一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是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

高尔基出生于俄国下诺夫戈罗德(今高尔基市)的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早年丧父,后随母亲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因外祖父破产而辍学。从此他便开始独自出外谋生,走向“人间”,到处流浪。先后当过学徒、信差、码头搬运工、面包工人、戏院配角等,饱尝了人世间的辛酸冷暖。二十岁后开始在全国各地流浪,并参加秘密革命活动。

1892年他以马克西姆·高尔基为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开始了文学创作的生涯。“马克西姆.高尔基”俄文原意为“最大的痛苦”,真实地表达了高尔基经历过的种种痛楚与磨难。早期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1901年起因参加革命工作数次被捕。1906年发表长篇小说《母亲》,描绘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壮丽场景,列宁对该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十月革命之后,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著名的三部自传体长篇小说.诵讨对作家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生活和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世纪之交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一颗伟大心灵成长的精神历程。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小主人公阿辽什卡十岁以前的童年生活,记叙了主人公成长、生活的历程,描写了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日渐衰落,他变得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辽什卡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然而在这个家庭中却有一人例外,她就是外祖母。外祖母慈祥善良、热爱生活,对人忍让。她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辽什卡敏感而孤独的心,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毅、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童年》是高尔基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从这被真实记述下来的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时代的高尔基对小市民习气的深恶痛绝,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

编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童年(彩图全译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联)高尔基
译者 李莹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96218
开本 32开
页数 1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8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2
出版地 黑龙江
208
14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4: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