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梁祝传说/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今天,我们将把民俗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

《梁祝传说》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向您介绍了梁祝的故事。本书由郑土有著。

内容推荐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梁祝传说》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向您介绍了梁祝的故事。《梁祝传说》由郑土有著。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口传经典:梁祝传说的演变与发展

 东晋时期的梁祝传说

 唐宋时期的梁祝传说

 明清时期的梁祝传说

第一章 异彩纷呈:各地的梁祝传说

 汉族地区的梁祝传说

 少数民族地区的梁祝传说

 流传到海外的梁祝传说

第二章 情感凝聚:梁祝遗存地的粱祝传说

 浙江宁波的梁祝墓、庙及传说

 浙江上虞祝家庄遗迹及传说

 浙江杭州万松书院及传说

 江苏宜兴梁祝遗存及传说

 河南汝南梁祝遗存及传说

 山东济宁梁祝遗存及传说

第四章 枝繁叶茂:梁祝传说的扩延与影响

 梁祝传说在其他艺术形式中的展现

 梁祝传说与民众生活

第五章 千占绝唱:梁祝传说的魅力

 深邃的内涵和文化渊源

 奇特的艺术构思

 梁祝传说与当今社会

试读章节

梁山伯,会稽人。其母梦见太阳人肚而怀孕,怀孕12个月而生。农历三月初一出生之时,天上出现了祥瑞。他从小聪明好学。在到杭州求学的路上,遇到女扮男装的上虞人祝英台。两人一路上谈话投机,又是同乡,结拜为兄弟。同学三年,祝英台因为想念家人,先行回家。两年后,梁山伯回家探亲,顺便到上虞拜访老同学祝英台。可谁知祝家庄中竟无人知道,后经村中一位老人猜测,梁山伯要找的可能就是祝家的女儿。相见以后才知祝英台原来是女儿身,梁山伯无比懊恼。回家后,深感英台的冰心玉洁,请父母到祝家求亲。无奈英台已许配给马家,没有成功。梁山伯感叹道:“男子汉生当升官封侯,为国效力;死当进庙堂,为后人所纪念。婚姻小事就算了。”后来,简文帝举贤能,梁山伯被乡人推荐,做了郧县县令。因患病不治,嘱咐手下人将他葬于郧县西部清道源九陇墟。时间为农历八月十六日。第二年,祝英台出嫁马家,船行途中,突然波涛汹涌,航船无法前行。惊问船工是什么原因,船工说:“没有什么啊,是经过县令梁山伯的坟墓,莫非是坟墓作怪?”英台听说后,上岸登坟祭奠,悲伤大哭,这时坟地裂开,将英台埋葬其中。随行者急忙拉住英台的衣裙,撕裂的衣片随风飘飞,坠落于董溪西屿的地方。马家心有不甘,打开坟墓,希望能救出新娘,结果,墓穴中有条大蛇守护,没有成功。此事成为当地的一大奇闻,惊动了朝廷,丞相谢安知道后奏请皇上,将梁祝合葬的墓赐封为义妇冢,并在江边竖了一块石碑。孙恩在会稽一带起义时,义军将石碑丢到了江中。太尉刘裕率兵镇压义军,有一天夜里梦见梁山伯率阴兵前来助战。果然当天夜里义军被莫名的兵甲击败,逃到了海上。刘裕大喜,上奏朝廷,皇上封梁山伯为“义忠神圣王”,下令为梁山伯建庙。梁山伯庙非常灵验,大凡大旱求雨、涝灾求晴、瘟疫求治,乃至求生意兴隆、出行平安等等,都有求必应①。

“草桥结拜”是梁祝传说的核心情节之一,《庙记》中虽然没有说结拜的地点,但首次出现了在求学途中梁祝相遇并结拜为兄弟的情节。“合葬”后马家开坟也是后来梁祝传说中经常出现的情节之一,也在《庙记》中首次出现。《庙记》中的“阴兵助战”、“山伯显灵”,估计是将梁山伯神化后新出现的,但该情节至今在宁波地区仍然流传。另外,现在宁波高桥梁山伯庙庙会的时间分别是三月初一和八月十六,与该庙记所记梁山伯的出生时间和病死时间相符,也可以证明至迟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庙会的雏形。

P9-10

序言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确乎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标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

从文化本身来说,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对地划分为两大分流,即所谓上层文化(或称高层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层文化(或称基层文化、底层文化、低层文化、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没有了它,人类将会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作为受到农民兄弟哺育和培养的知识界、文化界,有义务用学来的知识回报衣我食我的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这不仅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项重要活动中,承担有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约50种图书的撰写工作。我们组织了学养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员在内的专家队伍,来完成此项写作任务。他们在相关领域里,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所有作者都以光荣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鲜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梁祝传说/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土有//胡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1426402
开本 16开
页数 153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7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6
出版地 北京
225
15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5: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