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丰子恺谈音乐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丰子恺的笔下,音乐的魅力再一次被重视,从举世瞩目的音乐大师,到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丰子恺带领我们学会谛听二百年来西洋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的作品,跟随丰子恺一起享受音乐的美好。

目录

序言

第一讲 音乐的神童莫扎特(奥地利)

第二讲 贝多芬及其名曲

第三讲 舒伯特及其名曲

第四讲 门德尔松及其名曲

第五讲 舒曼及其名曲

第六讲 肖邦及其名曲

第七讲 李斯特及其名曲

第八讲 柏辽兹及其名曲

第九讲 瓦格纳及其名曲

第十讲 柴科夫斯基及其名曲

第十一讲 理查·施特劳斯及其名曲

第十二讲 德彪西及其名曲

试读章节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

在一切音乐家中,可以匹敌莫扎特的天才的恐十白没有了。讲起音乐上的最大的天才,谁也会想到莫扎特幼时有“神童”之称,长大后有“不朽的莫扎特”之称。

莫扎特家世居巴伐利亚州。父亲是小提琴家。莫扎特生于一七五六年一月二十七日午后八时。父亲一早发现莫扎特的乐才,四岁时就教他和他的姐姐二人学音乐,曾经有一幅有名的雕刻图, 画着孩提的莫扎特坐在羽管键琴(ha rpsichord)前面,他的姐姐手里拿着乐谱,父亲拉着小提琴在指导他们。他五岁的时候,已非常用功。有一天父亲看见他坐在琴前写五线纸。仔细一看,原来已作成一曲很好的协奏曲(concerto)。六岁时同了其姐与父亲旅行到慕尼黑、维也纳等地,颇蒙皇后的宠爱。有一次在奥皇殿前演奏。奏毕,娇小的莫扎特爬上皇后的膝上,抱住了吻她的颈,且指着美丽的皇女说:“我要娶像她那样可爱的新娘。”满廷为之大笑。明年,巡游德意志南方各地。十四岁的歌德(Goethe)听七岁的莫扎特的演奏,正是这时候的事。后渡伦敦,受乔治三世的热烈的欢迎,归途中又游巴黎、维也纳,作旅行演奏,到处受人赞颂。他的幼时的生涯真是最幸福的。

他的最初的歌剧《装痴作傻》(La Finta SerePIice)作干一七六八年,发表后就遭妒忌者的反对;然而终于成功,他在维也纳的地位因此稳固了。此后不久,又依据卢梭的《乡村卜者》(Le Devin du ViIlage)作他的最初的德意志歌剧《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安娜》(Bastiell und Bastienne)。

然在维也纳终不能舒展其天才,于是父亲就命他到意大利,一七六九年归乡即旅行意大利各地。罗马教皇克雷蒙(clement)十四世赠他骑士称号,他非常欢喜自称“骑士莫扎特”。他的有名的意大利歌剧《米特里达特》(Mitridate)在意大利的米兰反复演了二十回。巡游各地至一七七一年三月,始返故乡。

莫扎特的性格适于意大利。返国后曾两次赴米兰,在其地演奏。二十一岁时,他为了想减轻父亲的负担,于一七七七年陪了他的六十岁的母亲,出外求职。他们出门后,他父亲寄他的信中有这样的话:“你们去后,我真悲伤得很,就跑到楼上,投身在椅子里……我走到窗边,为你们两人的幸福向神祈祷。但向门外探望,已不见你们的形影了。我又茫然倒在门边椅子里……”

一七七八年他陪母亲到巴黎。这正是格鲁克(Gluck)与佩尔戈莱西(Pergolesi)关于歌剧意见争执的当儿,他受了刺激,决心学格鲁克。不久老母客死,他非常悲恸。明年,他就去巴黎。

莫扎特的有真价的歌剧,首推《伊多梅纽斯》(Idomeneo),《后宫诱逃》(Die Entf u hrung aus dem seral)。后者尤为有名,于一七八二年七月十六日起,接连演了十六夜。

后来他和某剧场优伶的妹妹结了婚。他的夫人颇有教育才能,又富于音乐的常识,可惜生活非常贫乏。然他的艺术竟不拘一切障碍,极度地展开了。一七八六年五月一日,《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 ro)在维也纳初演。明年五月,他的父亲死去。其后他据友人达·蓬特(Da Ponte)的脚本,着手作不朽的名歌剧《唐·乔瓦尼》(Don Glovanni),又名为《唐璜》(Don Juan)。上演的前夜,忽然发现序曲还不曾作,就彻夜作曲,达旦作成。其神速真可赞叹。

一七八七年十二月,被任为宫廷作曲家,然俸给甚微,其爱妻常生病,又生了许多孩子,生活极为局促。在这逆境中,他作出有名的《g小调交响曲》(K.550),及《朱庇特交响曲》(K.551)。一七九。年,又受皇帝命作《女人心》(C0sj fan Tutte)。

莫扎特的最后一年,是收入最丰的一年。这一年,《狄托的仁慈》 (La cIemenza di Tito)于九月六日上演。大作《魔笛》(Die zaUberflote)亦于九月三十日上演,在十月中反复演了二十四次。《魔笛》完成后,他的最后的全部精力就集注于《安魂曲》(RequIem),终于死在《安魂曲》中:一千七百九十一年七月,忽有一不相识的人来请求莫扎特作一《安魂曲》,不言姓名而去。莫扎特对于“安魂曲”很有兴味,就埋头作曲。是年十二月四日曲成。但这时候他的身体精神均已衰败,自念这送殡曲不知究为谁作7疑这请求者是“死的使者”,就起自悼之心,这晚上一点钟他的灵魂竟离开了肉体而去。后来调查,方才晓得这请求者是当时某伯爵的家仆。这伯爵意欲拿莫扎特的曲来冒充自己的作品,所以密遣家仆来请求。不料这诈伪的艺术家的虚荣心,竞促成了不世的天才的早死!

他一生抱着深的信仰与厚的道德,同时情感与爱情也很是热烈。贝多芬(Beethoven)、瓦格纳(wagner)的音乐能表现憎恶与侮蔑,莫扎特的音乐只有表现“爱”。然其爱也不似贝多芬或舒曼(schumann)的爱之热烈,而都是逸乐的。他的音乐不是诉于头脑的,全是诉于心的。又莫扎特比贝多芬与瓦格纳更富天才,也有明证贝多芬作曲时汗流满面,瓦格纳到三十岁始作出像样子的作品,莫扎特则音乐全不费力地从头脑中溢出。如其妻所说,“他作曲同写信一样”。又他没有工夫作小提琴曲的伴奏,常在心中作成,当场记忆而弹奏,其天分又可惊!

他的歌剧不似格鲁克的重剧的要素,而使诗从属于音乐。他的歌剧,是德意志歌剧的大成。其代表作有三,即《费加罗的婚礼》,《唐璜》与《魔笛》。《魔笛》尤为第一大作。P35-39

序言

音乐在其诸姊妹艺术中,性质全然奇特。不但其本质的抽象性与流动性为一切艺术所不能及,其发展状态也与别的艺术迥乎不同。人类文化开幕以来,各种艺术依了文化的进步而竞逐展进,犹如赛跑一般。然这赛跑好比寓言中的龟兔竞走,音乐艺术在文学艺术中,犹之兔在群龟中。自从出发以来,群龟匍匐前进,不少休息:兔却在路中打了一个瞌睡。一觉醒来,看见群龟已在前面,立刻奋起直追,刹那之间超过了它们。西洋音乐的发达情形正是如此自从文化开幕以后,文学、绘画等徐徐地通过各个时代而不息地进步,一直发达到今日的状态:音乐在远古的希腊时代曾经一次发达,以后就收旗息鼓,一直沉默了二千年之久,到了二百年前的十八世纪,方才觉醒。在这二百年中用了可惊的速度而展进,到了现在,不但与文学、美术等并驾齐驱,其发达竞超乎文学、美术之上,近世乐坛的闹热的盛况,实为文坛与美术界所不能比拟。不进则已,一进就飞跃跳越,音乐的发达状态实在奇怪得很!别的艺术在二千余年中徐徐地积成的成绩,音乐只要两世纪就超过它们,音乐的发达能力实在伟大得很!所以音乐在诸姊妹艺术中,是性质全然卓拔不群的一种奇特的艺术。

希腊时代的音乐、乐器已都不可考,乐谱已完全失亡,遗留下来的只是历史上的一笔记载,实际的音乐早已埋葬在渺茫的过去中,对于现代的我们全然没有什么关系了。中间沉默的二千年的日月,当然没有一点成绩可言。所以西洋音乐的历史很短,差不多是二百年前诞生的一种艺术。西洋音乐史的第一页不妨从十八世纪说起,十八世纪以前简直同没有音乐一样。因为在可考据的范围内,真正发达的音乐,真正成为一种“艺术”的音乐,是从十八世纪初叶方始成立的。详细的情形与理由,读了后面的说明自能了解。约言之,远古希腊时代的音乐已不可考,二千年内的音乐被别的艺术(例如舞蹈、文学)所利用,又为宗教所拘囚,变成了宗教的奴隶。直到最近二百年前,方始遇到救世主,恢复其独立的自由。此后方有真正的发展。

所以严格地说,西洋音乐没有古代史。说“近代音乐”,其实就是音乐史的全部。故所谓“近世西洋十大音乐家”,不是西洋音乐史上的一部分,其实就是西洋音乐全史上的十大代表者。这一点要请读者特别注意。

西洋音乐全史缩印在最近的二百年中。在这二百年中,西洋音乐的发展实在是急进的,飞跃的!乐派的经过,乐风的递变,乐曲形式的展进,乐器的发达,音乐表现力的增大,音乐演奏法的进步,都在这二百年中像春潮一般地澎湃而下。现在音乐最发达的欧洲诸国的好乐者,已嫌协和音的对照过于平凡,甚至在乐曲中应用不协和音,以作成新奇的对照;嫌乐器的刺激过于力弱,甚至在管弦中应用大炮,以加强乐曲的节奏。照这种现状看来,音乐发达似乎已经达于极点,前面已是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倘一直用这速度发展下去,则明日的音乐界,再过二百年后的音乐界,将展出甚样的新天地来?实在是不堪设想的事了。

回溯二百年中,西洋音乐的发展经过四次的展进与变化,而达于今日之域。第一是音乐艺术的独立,第二是器乐的勃兴,第三是主调音乐的成立与奏鸣曲的发达,第四是标题音乐的兴行与乐剧的建设。今就各项略说于下

一音乐艺术的独立

音乐,大概是为了其特殊的性质的原故,一发生就受别的东西的羁绊,与别的东西互相提携而进步,不容易独立而前进。音乐的起源,诸说纷纭,最稳当的办法,莫如从想象上探究,说音乐起源于“律动”(rhythm)。律动的母胎中,同时产生一对双生儿,即“音乐”与“舞蹈”。后来产生“文学”、“戏剧”。音乐的幼年时代,全靠其姊妹艺术的扶持而长育,一向不曾独立。其最初的扶持者是“舞蹈”。开卷曾经说过,音乐有抽象性与流动性,为一切姊妹艺术所不及。例如舞蹈,必须用身体的动作为材料:文学,必须用具体的言语为材料;戏剧,又必须兼用身体的动作与言语二者为材料;音乐只要用一缕的音。虽然唱歌与奏乐也要用身体与乐器,但身体与乐器究竟不是音乐表演的主要材料,其情形与在舞蹈、文学、戏剧中迥不相同,我们所鉴赏于音乐者,结果只有一缕的抽象而流动的音。音乐有这样的特殊的性质。音乐所以必须受别的艺术的扶持而发达,其原因正在于此。因为人类向来有一大要求,即对于无论何物喜欢其具体化,又概念化。对于音乐当然也起这个要求。但音乐因为有上述的特性,不能单独具体化,概念化。故必须与有具体的表演力的别的艺术(例如舞蹈)相结合,蒙了这艺术的具体的表现的衣服,然后可以立脚。所以音乐的幼年时代,全靠舞蹈的提携而进行一到现在,二者仍有密切的关系。

人类把音乐与舞蹈结合了,还不满足,后来又使它与“诗歌”(文学)相结合,就变成更具体的更概念的一种艺术。希腊古昔的农业时代,春秋祝祭有祭仪的祝歌,战争有战争的祝歌,送葬有挽歌,结婚有庆歌。一切仪式的“歌”,拥护了音乐而进步。除仪式的歌以外,还有文艺作品的诗歌,也合了当时的乐器里拉(lira)而歌唱。例如纪元前九世纪的荷马(Homer)的名作,就是这盲诗人自己和了里拉而歌唱的。

音乐与文学结合之后,又被戏剧所利用。希腊古代的悲剧,便是音乐与戏剧的最古的结合。剧中的主要人物的对话,都用韵文,合了音乐的旋律而歌唱。例如有名的希腊悲剧作者索福克勒斯(sophocles),欧里庇得斯(Euripides),不但会作剧本,又自己能作音乐,是与现代的瓦格纳(wagner)相似的兼长文学与音乐的人。不过其作曲今日已经失传,我们无从探知其音乐的真价;但其剧本的文学,是今日所尊重的文学作品,则当时音乐的进步也不难想象了。

音乐虽然借了舞蹈、文学、戏剧的扶助而发达,其实音乐已经失却独立的资格,而被别的艺术所利用,为别的艺术的装饰物了。因为音乐一向受其姊妹艺术的提携而前进,用不着自己走路,故自己的足已经失却效用,变成一个不能举步的残废者了。

纪元之后,宗教的势力横行于欧美。音乐逢到了这位“宗教”的暴君,就被他掳掠去,充当一个花言巧语的侍妾,从此完全丧失了独立的自由权了。音乐本来应该是人类思想感情与精神生活的自由表现的艺术,在中世纪时代竞变作宗教的仪式的一部分,或宗教的装饰品,而全无生气与意义了。故中世纪的音乐差不多全是宗教音乐。君士坦丁大帝定基督教为罗马国教,制定宗教的仪式及其所用的音乐。中世纪宗教音乐由此而勃兴。当时用一种声乐,名为“交替合唱”(antiphony),由教徒分组合唱,规模十分壮大。后来有宗教音乐上有名的僧侣胡克巴尔特(Hucbald)出世,创造“复调音乐”(poIyphony)的作曲法,宗教音乐更为发达。然而他们的歌,除了神的赞美与教会气象的装饰以外,全无人间的情味与生趣。当时也有俗乐,例如“恋诗歌手”(minnesinger)、“名歌手”(meistersinger)等歌人,或以恋爱为主题,或以日常生活为主题,倒是人类思想感情的艺术的表现。然而在宗教音乐的时代,这种俗乐被视为下贱之业,其歌人亦被视同卖唱的乞丐,为当时的士君子所不齿。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其音乐当然不能充分发展。

音乐受宗教的拘囚,至为惨酷!在千年的长时期中,不许与人类的生活感情发生交涉,而一直把它幽闭在教会中。像俄罗斯,除教会以外,民间不准弄音乐。倘有在教会之外私弄音乐的人,其人死后必入地狱而受劫罚。近代欧洲音乐的飞跃的进步,及现在俄罗斯音乐的异常的勃兴,照这情形想来,也许是对于长期而猛烈的压抑的力强的反动吧!

在希腊时代,宗教与音乐原也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前述的婚丧祝祭的歌,也是从宗教上来的。但希腊时代的音乐是宗教的全部,音乐就是宗教。故音乐尚不失其独立的资格。至于中世纪的宗教音乐,音乐完全是宗教的奴隶,不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了。

这音乐的幽囚与虐待,直到中世纪末期而稍有解放的希望。即意大利大宗教乐家帕莱斯特里那(Palest rina)首先出来为音乐解除桎梏,始发出艺术的音乐的第一声。然真的音乐的救世主,直到最近二百年前方始出现。其人就是巴赫(sebastian Bach,1685—1750)。巴赫以后的音乐,方是独立的艺术的音乐。

如上所述,音乐在一切艺术中,最为非物质的,最为抽象的。人类把这抽象的艺术与别的具体的艺术相结合,使成为具体的形状而表现。于是音乐一方面与舞蹈结合,一方面与诗歌结合,与诗歌舞蹈相提携,方能向前进行。舞蹈与音乐同是律动所生的,二者的结合本来很自然;诗歌也是律动所生,其与音乐相结合亦没有不可。然而音乐因此蒙了永久的苦难,做了舞蹈与文学的奴隶。到了中世纪时代,音乐的虐待更甚,受文学与宗教二重的束缚。就是比较的自由的俗乐,也大都是文学的奴隶,否则是舞蹈的奴隶。在文艺复兴期的产物的歌剧中,音乐也不能离开文学而独立。十八世纪以前,音乐一向为别人的附庸,没有自己独立的领域,也是艺术中一种很可注目的特殊的情形。

然而这无辜的罪人终于也遇到了大赦的日子。自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之间,器乐渐渐发达,许多器乐家用水为音乐加洗礼;就中真的救世主巴赫用火为音乐加了洗礼,音乐方始独立而为纯正的艺术。后人称巴赫为“音乐之父”,真是很适切的称号。

巴赫在音乐上的功德,第一是器乐演奏技巧的发挥。当时的钢琴(piano)还没有十分发达,不称为piano而称为cIavier(古钢琴)。巴赫是古钢琴的演奏名家。发明巧妙的指法,专为此乐器作曲。又在作曲法上应用“十二平均律音阶”,使器乐的表现十分便利(详见后面器乐一节)。他的事业是从器乐出发,研究器乐的精神,建设全新而独立的音乐的形式,使音乐脱却别的艺术的束缚,而为自由表演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所谓“纯音乐”(pure music),就是从巴赫开始的。纯音乐有两种意义:一、对于受别的东西的利用的“羁绊音乐”,自由表现感情的称为“纯音乐”:二、对于含有事象描写的内容的“描写音乐”,发挥音本身的美的称为“纯音乐”(详见后面标题音乐一节)。巴赫的作曲,全无何种羁绊与描写,而以音的本身的美的结合,发挥美的感情,为纯音乐的模范。且不但器乐曲而已,声乐曲也不取从来复调音乐形式,而用器乐曲的形式。换言之,即具有纯音乐的价值的一种新的复调音乐形式,即所谓近世复调音乐形式(详见后面主调音乐一节)。“音乐之父”,“音乐的救世主”的称号,便是从这意义上来的。

巴赫的音乐是“纯音乐”,换言之,就是“为音乐的音乐”。所以巴赫的音乐对于民众不甚接近。纯粹的艺术的发展,与对于民众的接近,原是不能两立的事。例如浪漫主义的艺术家,高唱“为艺术的艺术”(Art for art’s sake),终于笼闭在“象牙之塔”中,与一般民众少有关系。故巴赫终身与一般民众相隔离而生活,他把一生奉献于“艺术”。然而音乐艺术的独立,究竟是巴赫的功勋。独立之后,方能取各种自由的形式,作各种自由的表现,于是人类得在音乐中高歌其“生的欢喜与憧憬”。犹之一个人,有了生命之后,方能培植其天赋,发挥其才华,显示其能力。巴赫赋予了他的生命。培植、教养、任用,是后人之业了。

音乐由巴赫创立新纪元。巴赫之后,大家辈出。就中亨德尔(Georg Friedrich Handel,1685—1759)与巴赫同时代,是巴赫的直接的承继者,为新生的音乐的“乳母”。他的音乐,就比巴赫的普通一点,显明是“为人生的艺术”了。他的大作清唱剧,从寺院下降而入于一般民众中,为当时人人所欢迎。巴赫与亨德尔,是音乐的独立革命的二元勋。前者称为“音乐之父”,后者可说是“音乐的乳母”。在作曲史上,他们是“近世复调音乐”二大家。

二器乐的勃兴

在我们现在的时代,说起音乐容易使人先想起演奏器乐,后想到唱歌。但是二百年以前,情形与现在大不相同:音乐以“声乐”(vocal music)为主体,乐器的演奏在音乐上差不多是没有的。中世纪的时候(如前节所述),音乐全部是宗教上的仪式,都用人声唱歌,难得用乐器(例如风琴)作为伴奏。至于“寺院式”的音乐,则连伴奏都不用,完全由人声歌唱。所以那时候的器乐在音乐上的地位卑下得很,仅当作伴奏之用,其效用止于人声的模仿而已。专弄乐器的人,地位也极微贱,只有俗乐中有吹笛鼓琴的人(如前节所述)。这种专弄乐器的俗乐者在当时被视为乞丐一类的下流人。所谓“市中吹笛者”(town piper),就是在十字街头吹笛讨钱的人。说得雅听一点,这种人是“飘浪乐人”。但当时的飘浪乐人大都是无赖游民,没有市民权的人,他们不能参与宗教上的仪式,他们的子孙没有承受遗产的权利,死后即被没收财产。故在中世纪,器乐(inst rumentaI music)与器乐者都处于奴隶的地位。这是与现在迥不相同的情形。那时候的唯一的高尚的音乐,是唱歌,尤其是寺院里的僧众的合唱。僧人平日最重要的日课,是练习音程。举行宗教仪式的时候,数百僧人分为三部、四部,或更多的声部,合唱复杂的大曲,其大曲即所谓“康塔塔”(cantata)。——这声乐大曲康塔塔,在器乐盛行之后即变成奏鸣曲(sonata,详见后节)。

故声乐在中世纪的宗教音乐时代,已经极度发达。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之后,声乐就渐衰颓,而器乐勃兴的机运渐渐成熟,这是近代音乐发达的一个重要的枢纽。

文艺复兴的时候,意大利歌剧勃兴。歌剧是重用音乐的剧,剧场中必需管弦合奏,于是乐器的使用法、演奏法,渐渐随了歌剧的发达而进步,器乐在音乐上的地位渐渐高尚起来了。到了十八世纪,经过前述的巴赫的研究,器乐的身价愈高,忽然与声乐处于同等的地位。又经过海顿(Haydn)的经营,到了现在,音乐就以器乐为主体,声乐在现代音乐中变成些微的一小部分了。为现代音乐的主体的器乐,就是从十七世纪的歌剧中的管弦合奏发达而来的“管弦乐”(orchestra),其所奏的乐曲就是所谓“交响乐”(symphony)。巴赫是器乐的提倡者,海顿是管弦乐的建设者。

器乐的勃兴何以为近代音乐发达的一枢纽7巴赫与海顿在器乐上有何事业7近代音乐上的器乐发达的盛况如何7今略述如下:

音乐在本质上是器乐的,音乐必须在器乐上发展,其理由甚为显明:如前所述,中世纪的宗教音乐不是纯正的“音乐”,而是受宗教的桎梏的畸形的音乐,故能在声乐上发达。纯正的“音乐”,是“音”的艺术,与文词诗歌无关,当然不能用声乐演“唱”,而必须用器乐演“奏”。所以纯正的音乐,必俟器乐而能发达。所谓唱歌,原来是音乐与文学的综合,不是纯粹的音乐。唱歌无论何等充分发达,只是音乐的一部分的发达,不是音乐全体的发达。中世纪所以注重声乐,其原因一半也在于器乐的幼稚。十七八世纪以前,乐器中最重要的钢琴,即披雅娜(piano),尚未发达完成。乐器种类甚少,又构造甚不完全,技巧甚为简单。钢琴是乐器中的大王,从一弦琴(monochord)发达,变成楔槌古钢琴(c『aVjcho rd),变成沙尔推略谟(sarterium),变为拨弦古钢琴(harpsichord),到了千七百十一年而变成clavjcembaIo col piano e forte(带强弱变化的羽管键琴),便是最初的钢琴。这时候装置已经便利,音量变化已经丰富。此后略加整顿,即成为现今的钢琴。钢琴有何等伟大的效能7因为它是有键盘的乐器,十个手指在键盘上可以自由运转,又可同时奏出许多音。既便于奏旋律,又便于奏和声。在一个键盘上可以奏出极复杂的音乐,其效果与从前的复杂庞大的声乐的组织相差不远。所以自从这乐器发达以后,回顾前时代的声乐的苦心的练习与组织,完全是徒劳的了。把这钢琴音乐的表现法更加扩大,用许多乐器代替其键盘而合奏一大曲,就是管弦乐演奏。试从远处谛听管弦乐合奏,其音的总和与钢琴演奏无甚大异。复杂的钢琴曲,其效果也可以仿佛管弦乐合奏。交响乐(即管弦乐)的唱片,与钢琴曲的唱片,往往使听者一时不易辨别。故钢琴的发达,是近代音乐上一大要事。声乐的衰退,器乐的勃兴,均以此为枢纽。器乐勃兴以后,音乐即归入“音的艺术”的正途,而作正当的发达了。

巴赫的主要事业,就在这钢琴音乐上。巴赫本是教会的风琴演奏家,同时又是古钢琴(clavier即钢琴的前身)的演奏家。风琴在有键的一点上原是与钢琴相类似的(不过音色与构造不及钢琴的完全与巧妙),故风琴演奏家兼古钢琴演奏家,原是便利的事。然巴赫能充分发挥这乐器的演奏技巧,现在所通行的钢琴指法(fingering),都是巴赫所发明的。即在巴赫以前,弹键盘时不用拇指,而每手仅用四指,拇指的运用,是巴赫所发明的。自从这新式的进步的运指法发明以后,键盘乐器的技巧就非常发达了。

巴赫还有可使人纪念的功绩,就是在作曲上最初应用十二平均律音阶。十二平均律音阶(WoflItemperierte),就是把一音阶的音程作十二等分,定其一分为半音,二分为全音。这乐理本来是法兰西音乐理论家拉摩(Rameau)所倡导的。然而向来只是一种理论,未曾实行。最初应用这乐理于作曲上,而收得美满的效果的人,便是巴赫。平均律采用的效果是很伟大的 转调(固定某调子的作曲,在途中转变为别的调子)非常自由,复调音乐的赋格(fugue)因而非常发达,而赋格的发达对于后来的奏鸣曲形式(sonata form,近代音乐形式的主体)的发达有很大的影响。又不但如此,半音音阶的和声的利用,也因此而非常自由。半音音阶,就是把音阶中的一全音平分为两个半音,以应用于和声上,便可作出种种新奇的和声,和声的效果就非常丰富了。

巴赫曾应用半音音阶的和声,作《半音阶幻想曲》(chromatical Fantasia)。然这不过是表面的改革,“音乐之父”还有更大的勋业,即从器乐出发,研究器乐的精神,使发达而成为全新的独立的形式,使音乐脱出别的艺术的束缚,而解放为自由独立的艺术,在前节中已经说过。器乐的勃兴与音乐的独立,有密切的关系。

海顿继承巴赫的事业,研究器乐曲的形式,建设奏鸣曲式的基础。关于奏呜曲式,容在后面说明,现在仅就海顿的器乐上来研究。海顿不但是奏鸣曲式的完成者,对于器乐的组合法上也有很大的发展。现今所通行的各种器乐演奏组合法,例如交响乐,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等,都是由海顿创始的。交响乐一名称,在海顿以前原也有人用过,但意义与现在的不同。交响乐的现在的意义,是“管弦乐用的奏鸣曲”,这是由海顿开始的。海顿的交响乐中所用的乐器,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brass)、打击乐器(Percussion),收罗已极繁多,变化已极丰富(详见《海顿》章中)。比较现在的巨大的交响乐虽然简单得多,但在交响乐创始的当时,实在是可惊的器乐的大组织了。

器乐经过了巴赫的提倡,与海顿的发展,而确立其基础。海顿以后诸大家,例如莫扎特(Mozart),贝多芬(Beethoven),舒伯特(Schubert),李斯特(Liszt),柏辽兹(BerlIOZ)等,皆努力于器乐方面的发展。直到现代,施特劳斯(strauss),德彪西(Debussy)、斯克里亚宾(scriabin)等建设“交响乐的水晶宫”,几乎达到了器乐表现的极至。

评家称现代器乐演奏为“交响乐的水晶宫”,又比拟现代的管弦乐为“流动的建筑”,都是极口赞叹现代器乐的盛况的话。

现代的管弦乐网罗一切乐器,演奏最长大而复杂的交响乐。在音乐演奏中,使用乐器最多的是管弦乐。故管弦乐是最力强而雄辩的音乐,是最进步的器乐组织,一切音色、强弱、高低、和声、节奏,现代管弦乐都能表现。从前的管弦乐的特色只是音的和谐,今日的管弦乐则是音乐的综合的表现。无数乐器,在舞台上都像有生命地自歌自语,能泣能笑。故今日的管弦乐演奏,仿佛有一种“乐器的言语”(inst rumental language),各乐器都是有生命的个个的人格。一团体所演奏的管弦乐,差不多是百数十的登场人物所合演的一大戏剧。啜泣似的小提琴,朗笑似的长笛(flute),盛怒似的钹(cymbals),柔顺慰安似的大提琴(cell0),娇声似的单簧管(clarlnet),傲慢似的长号(trombone),一切乐器的表情,为无论何等有名的优伶所不能致。优伶所表演的是现实的戏剧,管弦乐所表现的是“灵界的戏剧”。

三主调音乐的成立与奏鸣曲的发达

前面说过,巴赫与亨德尔是“近世复调音乐”二大家。又曾说过,海顿是奏鸣曲式(近世主调音乐形式)的建设者。盖巴赫与亨德尔的事业主要在于音乐的表演方面,其内容方面仍未完全离去中世纪作曲法的“复调音乐”,不过加以改革,故称为“近世复调音乐”而已。海顿始在作曲法上改复调音乐为主调音乐,而建立近世音乐形式的“奏鸣曲式”,经过莫扎特与贝多芬的继续研究,而主调音乐于是确立。五人者,实为近代音乐的先驱。今列表如下:

但最后的贝多芬,已是古典派向浪漫派的过渡期作家了。

何谓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这是作曲法上的名称,与普通所称“单音”、“复音”意义全然不同,决不可以混同。普通称单一声音的旋律为单音,称同时有许多复合的和声为复音,是极表面的浅近的名称。作曲上的所谓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简言之,是说乐曲中同时进行的主要旋律的多寡。例如宗教音乐时代,寺院中集合数百僧人,分为三部或四部,使合唱一声乐大曲。这时候各部的僧人所唱的各是一个主要旋律,即各能独立为一歌,不过各歌保有相互的关系,可以同时齐唱而得复杂谐调的结果。这叫做复调音乐。又如现在的弹钢琴,十个指头在键盘上,往往同时并按三四个以至五六个音,使发出复杂谐和的和声。然而其作用与昔日的僧人的合唱不同,各指所按的不是对等的主要旋律。其中只有一旋律为主体,可以独立(大都在最高音处,即右手的高音部处),其他的音都是这主体的陪衬,没有独立的能力,换言之,即配在主体上的“和声”。又如今日的学校等团体唱歌中的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等,也是把学生分别为二部、三部、或四部,令各唱一旋律,互相作成复杂的谐调。然这作法与昔日的僧人的合唱也不同,各部学生所唱的不是对等的主要旋律。其中只有一个旋律为主体,可以独立,其他的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都是这主体的陪衬,大都没有独立的能力。这等都叫做主调音乐。表面上虽然分为数部,很是复杂,但实际上只有一个主体,“主调”音乐的意义即在于此。

十七世纪以前,音乐家都用复调音乐的方法作曲,其方法即所谓“对位法”,或称“对声法”(kontrapunkt),即声与声相对等之意(kontra就是相对,punkt就是点,就是音符。英名conterPoint,即音符与音符相对之意)。故十七世纪以前,在音乐的性质上称为宗教音乐时代,在音乐的表演上称为声乐时代,在作曲上又可称为“复调音乐时代”。十七世纪以后,到了海顿的时代,改用主调音乐的方法作曲,其作曲法即所谓“和声法”(harmonic),就是在一主要旋律上配和声的方法。故自十七世纪以后,在音乐的性质上称为纯正音乐时代(此纯正二字乃独立之意),在音乐的表演上称为器乐时代,在作曲上又可称为“主调音乐时代”。但在历史上,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并非相继发生的。主调音乐在中世纪以前早已存在。不过当时复调音乐盛行,故主调音乐仅用于浅易的俗乐上罢了。到了十八世纪初,巴赫等还应用所谓“近世式复调音乐”,巴赫死后,复调音乐次第衰退。十八世纪以后,主调音乐就代替了复调音乐而盛行,直至今日,世间不复用复调音乐了。故中世纪与近代,音乐上有许多相反的点:如前所述,中世纪重声乐而轻器乐,近代则反之;中世纪重宗教乐而轻世俗乐,近代又反之:中世纪盛行复调音乐而轻主调音乐,近代又反之。这三种反之,都是近代音乐进步的证据。因为宗教乐比世俗乐范围狭隘,声乐比器乐表演力弱小,复调音乐是适于声乐合唱的作曲法,当然不适于器乐。

复调音乐是适于声乐合唱的作曲法。复调音乐的第二旋律,每每模仿第一旋律而与之同时进行。故复调音乐的作曲法,是以“模仿”(imitatlon)为基础的。在主调音乐,旋律的进行用“对比”(contrast)、“变奏”(variation)、“展开”(deVelopment)等方法,即以对比、变奏、展开为基础的。模仿的原则适合于声乐,对比、变奏、展开等原则适合于器乐。故复调音乐主属于声乐,主调音乐主属于器乐。今列比较表如下

复调音乐:用对位法立体的形式以模仿为基础主用于声乐

主调音乐:用和声法平面的形式以对比、变奏、展开为基础主用于器乐

故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代谢的原因,主要在于器乐的勃兴。在中世纪时代,钢琴等和声乐器还没有发明,音乐主要用人声。许多人声合唱同一的旋律,很觉得单调。所以用复调音乐法,合数部的人声,使唱各不相同的旋律,合成复杂的音节。后来钢琴发明了,单用一旋律也可以自由配上和声,不致流于单彩,于是繁琐的复调音乐渐渐不用,主调音乐就盛行到今日。

主调音乐的作曲法的根本原理,从“对比”出发。

所谓对比,就是在一种乐句之后,用性质稍反对的别种乐句,使互相衬出各句的特性。例如大调之后用小调,急速之后用徐缓,轻快之后用沉重,弱之后用强等便是。其次是“变奏”,即在主题上行种种装饰、变化。例如变化和声,变化拍子,变更音阶上的位置,或把主题分割,施以装饰,或在各部用不同的组合方法。最后是“展开”,就是离开了主题而自由展开,在管弦乐的大曲中,常用这作曲法。

所以最简单的单音乐的乐曲形式,是仅用“对比”的所谓“二部形式”(zweitheilge form),或称“歌谣形式”,有AABA(A表示主题,B表示对比部)的四行。普通学校中的唱歌,大都是二部形式的,较复杂的有“三部形式”(d reitheilige form),分前中后三部,前部和中部主题各异,作成对比,后部大都和前部同样,或与前部出于同一主题而略加变奏。普通的进行曲、舞曲,大部属于此三部形式:更复杂起来,变成“回旋曲式”(“Rondo Form”),篇幅长得多,组织亦复杂得多,全曲大致分部如下  Rondo就是round,就是“旋转”的意思,试看上面的表中,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交互轮流,旋转的意思即在于此。普通钢琴曲中,回旋曲很多。

从回旋曲更发展一步,即成为“奏鸣曲式”,为器乐中最进步的形式。

“奏鸣曲”(sonata)与“奏鸣曲式”大有分别,不可混同。现在要先把二词的意义说一说:“奏呜曲”是由三四个乐曲组成的大乐曲的名称。合在这大乐曲中的三四个小乐曲,各名为“乐章”(movement)。其中第一乐章的形式,特名为“奏鸣曲形式”。第二乐章大都用歌曲形式,第三乐章大都用舞曲形式,第四乐章大都用回旋曲形式或又用奏鸣曲形式。所谓“奏鸣曲形式”,其组织大致如下:

这配列也是以对比为基础而保住全曲的均衡的。即在第一章的繁重而快速的奏鸣曲形式之后,用单纯的、抒情的歌谣形式为第二乐章,又用轻快的舞曲为第三乐章,则可以有对比的效果。第四乐章是总括的结束,故须用兴奋的急拍子。但也没有一定的规则,上表不过其组织的一种而已。

奏鸣曲也不一定是四个乐章组成的。普通多略去第四乐章,仅用第一、二、三的三乐章。贝多芬以后,奏鸣曲的体裁全无一定,因各作家而异。到了现代,形式更加不拘,渐渐注重内容的表现了。舒伯特(schubert)的《未完成交响曲》(unfinished symphony)(交响曲与奏鸣曲,乐曲形式同样,不过用少数乐器奏的称为奏鸣曲,用许多乐器的管弦乐奏的称为交响曲),只有第一第二两乐章。现代俄罗斯新派作家曾经发表只有一乐章的奏鸣曲。

奏鸣曲一名称,在西洋音乐上早已有之。古代对于声乐曲,称器乐曲为奏鸣曲。十六世纪时,意大利人迦伯列(AndreaGabriel)也曾应用奏鸣曲的名称,但其形式与今日的大异,远不及今日的完全。到了十八世纪,前述的巴赫的儿子哀曼纽尔·巴赫(EmanueI Bach)的时代,渐渐有近似于现今的形式的奏鸣曲。不久海顿出世,就建立了近代奏鸣曲的基础。以后经过莫扎特与贝多芬的经营,而奏鸣曲十分完全发达了。

海顿的作曲上的大事业,是交响乐。海顿有“交响乐之父”之称。前面说过,交响乐就是用管弦乐(orcrlestra)演奏的奏鸣曲。故交响乐之父的海顿,对于“奏鸣曲”的组织上有很大的发展。海顿以前,最初的奏鸣曲是“室内奏鸣曲”(charTlber sorlata),或称为“巴尔典塔”(partita),或称为“组曲”(suit),形式非常简陋,由数个二段式的舞曲集成各乐章。巴赫的作品,就是这种形式的。到了巴赫的儿子哀曼纽尔,稍稍发达。入了海顿之手,就取用主题展开(development)的方法,作出现今的奏鸣曲。

莫扎特继续海顿的研究,使奏鸣曲的组织更加完全。这时候的奏鸣曲,第一、二两乐章用同样形式,再配上一章三段式的小步舞曲(menuet),和一章赋格乐(fugue)形式的终曲。莫扎特注重各乐章的分部的构造:对于奏鸣曲的全体的组织,他并不曾用心。

贝多芬与莫扎特相反,重视全体的构造,努力企图全曲的一贯的气势,或有密接的关系的情绪。故他的作品注重气势与情绪的描写,显然有后世的标题乐的色彩(详见后节)。奏鸣曲的组织从此更加统一,团结,而为器乐上的最主要的乐曲形式了。

贝多芬以后,舒伯特(schLibert)、舒曼(schumann)、门德尔松(MerideIssohn)等作家,在形式上及乐器的组织上均墨守贝多芬的遗制。到了近代.标题音乐勃兴,奏鸣曲就大加发展,交响乐开拓新的境地。德国的勃拉姆斯(Brahms),俄国的柴科夫斯基(Tschaikovsky)、斯克里亚宾(scriabin),就是新时代的交响乐的大作家。

四标题音乐的兴行与乐剧的建设

标题音乐是近世浪漫乐派上的名物。是十八九世纪音乐上一大普遍的倾向。

如前所述,音乐在古代为别的艺术所利用,在中世纪又为宗教的装饰。巴赫给它解放,使它独立而成为“纯音乐”,即“为音乐的音乐”。但到了现代,音乐又与别的东西发生关系,纯粹的音乐中又掺入别的分子了。然而这一次不是音乐为别的东西所利用,而是音乐利用别的东西。音乐仿佛是从长期的奴隶生活中脱出,暂时闭居在象牙塔中,现在又自动地走下象牙塔来与世人相见,而结合亲密的关系了。这便是标题音乐的发生。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就是依照一标题而作曲,在曲中用音描写标题所示的内容。换言之,即用音描写自然物象,即用音作诗,作画,即在音乐中掺入文学、绘图的分子(但并非在曲上加歌词的表面的掺入)。所以标题音乐之高级者,称为“音诗”(tone—poem),又称为“音画”(tone—picture),最近又有“交响诗”(symphonic poem)。这种含有内容意义的音乐,对于纯音乐称为“内容音乐”(COtltent music)。

标题音乐是近世浪漫音乐的名物。占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差别,简言之:前者以形式为主,后者则注重内容。即古典主义的艺术,有一定的形式与一定的美的标;准倘不依其形式,不守其标准,就不成为美。所以古典派的作品是主智的,客观的。至于浪漫主义的艺术,则注重独创,崇尚清新,为求独创与清新,往往不拘表面的形式。故浪漫派的作品是情绪的,主观的。浪漫派的音乐,就是注重内容的,情绪的,主观的音乐。起初作家运用音的巧妙的结合,自由地陶写胸中的情绪与感兴,把作者的主观映写在乐曲中。这作风推广起来,不但主观的情绪与感兴可以映入乐曲,又渐渐把外界的自然音加以音乐化,加以诗化,而移入于乐曲中。充其极致,乌声、风声、水声、炮声、雷声,无不可以用音乐模仿而加入作曲中,即成为“模仿音乐”。但这是下等的音乐,为音乐大家所不取。音乐的描写,究竟有一定的限度,以情绪感兴的描写为主,即使要描写自然音,也必加以音乐化,自然音的再现,决不能成为艺术。所以高尚的标题音乐,是自然音的音乐化、诗的描写、心理的描写。现代法兰西的所谓“印象派”音乐,就是心理描写的音乐。

如前所述,贝多芬是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过渡期作家,即贝多芬是浪漫乐派的先驱者。贝多芬以后,欧洲的浪漫乐派会聚于德、法二国,名家辈出。就中七大家为近代音乐的中坚人物。其人即舒伯特、韦伯、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柏辽兹、李斯特。就中有五人是本书所收罗的题材。以时代的顺序为标准,可分为三期;以乐风为标准,可分为德、法二式,看下表即可分明。贝多芬是浪漫乐派的先驱者,同时又是标题音乐的倡导者。浪漫乐派群音乐家大都同时又是标题音乐的作者。浪漫派以后,现代乐派中的最大家,也都是标题音乐的发挥者。今列表如下:

上表中有六人是本书所收罗的人物。由此可知标题音乐是近代音乐的中坚。今略为介绍各标题音乐家的作风于下:

最初,就标题音乐的建设者贝多芬及其有名的音画说起。贝多芬以前的音乐,大都是“绝对音乐”(absolutemusic,即前面所谓“纯音乐”。当时盛行的“室内乐”(chamber music),就是以音乐美为本体而不描写事象的绝对音乐。这时候的室内乐,都是王公贵族的宫室中所演奏的音乐,所谓“室”,就是王公贵族的私室的意义。到了贝多芬时代,室内乐始脱离贵族的保护而独立。贝多芬是音乐家中的民主主义者,他给室内乐解除贵族的束缚,使成为民众的。同时又倡导音乐的事象描写。故贝多芬以后的音乐史,可说是从绝对音乐到标题音乐的发达史。他自己的作品中,九大交响乐中有三曲是有标题的,即第三名为《英雄交响曲》,第五名为《命运交响曲》,第六名为《田园交响曲》。这三曲交响乐,不但是表出对于英雄、田园、命运的抽象的观念,而具体地描出英雄的力与悲哀、牧童的快乐、命运与人的葛藤。所以贝多芬是近代标题音乐的祖先。

就中第六的《田园交响曲》(Pastoral Symphony)为最有名的“音画”。全曲分三个乐章,描写着五幅图画:

浪漫音乐的音领舒伯特是以“歌曲之王”名震近世乐坛的人。他一生共著歌曲八百余首,为古今独步的歌曲作者。他的歌曲,不但是音乐与文学的合并,而能用音乐翻译出诗的精神,音乐自成一独立的乐曲。在这点上,舒伯特也是对于标题音乐的作法上大有功业的人。他平时常常手执诗集一册,在室中朗吟漫步,吟到体会了诗的作者的灵感的时候,就把这灵感用音乐描出,立刻作成一首歌曲。他能够在歌德(Goethe)的诗上谱出歌德似的旋律,在海涅(Heine)的诗上谱出海涅似的旋律。他的心灵犹如一面映出诗的姿态的镜。音乐与诗的交际,在舒伯特最为密切了。

门德尔松是浪漫乐派成熟期的“唯美”的作家。他的音乐富于浪漫精神,描写的技术甚为巧妙。他的名作《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不但充分表现民族性,又有种种巧妙的描写法,所以他是现代标题音乐的有力的提倡者之一。他的序曲《赫布里底群岛》(Hebrldes)中,有著名的流水的描写。但他对于情绪的描写比自然的描写更为擅长。他所爱作的“无言歌”(songs without Words),便是美丽的情绪描写的音乐。

舒曼比门德尔松更富于浪漫的色彩。他的性情非常热狂,作风也富于热狂的浪漫的精神。他的作品,以钢琴小曲为最著名。例如世界上到处弹奏的《梦幻曲》(Traumerei),最富于诗趣,最能代表他的小品的特色。在浪漫乐派的群音乐家中,舒曼最为诗的、感情的作家。

法兰西浪漫派乐人中,首推交响乐诗人柏辽兹。他的一生非常潦倒,最富于浪漫的生活。故其作品自然也多浪漫的色彩。他的作品中最伟大的是交响乐。他的交响乐,形式与从来的不同,完全用独创的作曲法,又都用标题,标明曲中所描写的事象。他自己特称其交响乐为“交响诗”。后人就称他为“交响诗人”。他的名作《哈罗尔德在意大利》(HaroId en Italie),及《幻想交响曲》(Syrnphonie Fantastique)中把人的性格及生活用剧的描写法,生动地写出着。这种音乐,不用文字而能像做诗地写出人生自然的姿态,故又称为“音诗”(tonepoern)。柏辽兹为浪漫乐派成熟后的果实,又为现代标题乐派的健将。

钢琴诗人肖邦也是擅长小品的音乐家。他是音乐史上空前的钢琴抒情家。故后人称颂他为“钢琴诗人”,又指他为“钢琴之灵魂”。平生最喜幽静,又多愁善病。作品也多纤丽的幽情的描写。钢琴小品是他的杰作。就中“夜曲”(nocturne)尤为其得意之作。旋律都有勾引人心的魔力,又温厚、正大,充满着诗趣。他的作品都用标题,在标题乐派的群英中,肖邦是最纤雅的抒情家。

李斯特与前述的柏辽兹,是近代浪漫乐派中的两位交响诗人。李斯特的杰作,首推十二曲交响诗(见后章),都是音乐的剧的描写的作品。李斯特又擅长钢琴,有钢琴大王之称,其钢琴上的事业又不亚于钢琴诗人肖邦。李斯特与柏辽兹是标题乐派的健将,浪漫乐派的结实,又为现代乐派的渊源。浪漫派发展到柏辽兹与李斯特,已经行止,就一变其方向而为现代乐派。现代乐派就是标题音乐与民族性的结合。

现代乐派最繁茂的地方是德意志、法兰西、俄罗斯三国。德国的代表者之一,是音诗人施特劳斯。施特劳斯绍继柏辽兹、李斯特的标题乐风,而在作品中实以更健全的内容。柏辽兹、李斯特的“交响诗”,入了施特劳斯的手中,而愈加凝炼,即成为“古诗”。他在音诗《死与净化》(Todund Verklaerung)中,描写“死”的姿态,人对于生的爱与对于死的恐怖,最后又写出人因死而达到的法悦境。他的作品中,标题的色彩最为浓厚,描写最为深刻,为现代音乐上的异彩。

法兰西现代乐派的代表者是德彪西。他是近世最大的音乐家,是印象派音乐的创立者。他最爱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Baudelaire)等的诗,用音乐来试行象征的描写,就以印象派音乐家知名于世。印象派音乐的特征,是旋律的美,和声的富于变化,而有鲜艳的色彩。印象派是主观描写的音乐。印象派音乐的描写法,全然屏斥客观的分子,而用音乐直接描写人生自然的情趣,已达到标题音乐的最高点了。德彪西是有名的音乐的风景画家。他在夜曲中描出云在天空中推移的情状,节日之夜的热闹欢喜的印象,使听者犹如梦见其景色。又在交响小品中描写海的风景,为近代有名的“音画”。

俄罗斯现代乐派中最大的天才,是折衷派大家柴科夫斯基。他的作品中最有独特的色彩的,是标题音乐的交响乐。他的杰作《一八~二年序曲》(Overture 1812)是世界著名的标题音乐。曲中描写千八百十二年拿破仑进攻莫斯科的情景。曲的开始,表示俄罗斯国民对于拿破仑来袭的恐怖,奏出俄国国教的赞美歌:其次为法军的驱到,可十白的战争状况,法军的败北,俄国国歌的高调:最后为莫斯科寺的钟声与胜利的进行曲。全曲中描出着一场轰烈的大战的光景,评家谓此曲是标题音乐的技巧的登峰造极。

以上所述是音乐方面的标题乐家。要之,标题音乐就是音乐的描写,音乐的诗的表现,音乐的剧的表现。故最适于发挥这种标题音乐的技Ij的,莫如“音乐剧”。因为音乐剧

是音乐与演剧的综合,其音乐非用剧的描写不可。瓦格纳(wagner)就把这种标题音乐的技法应用在他的音乐剧上,而建设了近世有名的综合艺术的“乐剧”(music drama)。贝多芬所倡导,柏辽兹、李斯特所努力经营的标题音乐,到了瓦格纳的乐剧而集大成。

瓦格纳以前的歌剧(ope ra),音乐与戏剧大都没有融合的效果,音乐仅为戏剧的装饰,二者不能作有机的结合。瓦格纳应用标题音乐的技法,就产生理想的“乐剧”。关于乐剧的研究,非常复杂,非草草所能尽述。现在仅就瓦格纳的乐剧的序曲略述其大概。序曲是乐剧开幕前所奏的音乐。瓦格纳把全剧的情趣与精神用“剧的描写法”,缩写在其序曲中。故听到序曲,就如看见无形的戏剧,全剧的情趣与精神已全部传达于听者的胸中了。瓦格纳的杰作中,例如《黎恩济》(Rienzi)、《汤豪舍》(Tannhauser)的序曲,都是有名的剧的描写的音乐。

黎恩济是十四世纪时的人。他曾经煽动罗马市民,企图革命,推翻了专横的贵族,做了市民的主权者。后来失了人望,而终于悲惨的结果。瓦格纳把这段历史事件作成一篇歌剧。又摄取全剧的精华,作一序曲。其曲由剧中各部的音乐的主题巧妙组合而成,故在序曲中已能表出剧的内容。曲的开始有黎恩济欲从贵族的横暴中救出罗马市民而祈祷于神的祈祷歌。其次是罗马市民对于黎恩济表示同意的合唱。又次是黎恩济煽动罗马的群众而兴起革命战争的战斗的音乐。又次是市民敬仰黎恩济为救世主而同声赞美的音乐……用这样的音乐,把黎恩济的事业与生涯音乐化在这序曲中。

汤豪舍是十三世纪德国南方的一个青年乐人。这青年乐人受了妖女维纳斯(Verlus,诱惑青年男子的美丽的女妖)的诱惑,进了她所居的山中。后来听到了自罗马来的巡礼的歌声,就悔悟了。但罗马法王判他重罪,不肯赦免他。于是他就自暴自弃,重行逃入妖女的山中。然国土的领主的女儿伊丽莎白(EIizabeth)爱着这年青的汤豪舍,就不顾自身,代替他向神赎罪,终于使汤豪舍得了赦免。剧的梗概如此。瓦格纳在剧的序曲中巧妙地写出了这光景。即开始是罗马巡礼的歌。其次是非常诱惑的妖女的跳舞音乐。又次是汤豪舍的兴奋与被诱入山。又次是罗马巡礼的庄严的音乐……终了为遇救的欢喜的歌。

德国浪漫派诗人里希特(Jean Paul Richter,)曾经有这样的话:“从来阿波罗(Apollo,文艺之神)右手持诗才,左手持乐才,以分赠于两种的天才者。然而世界正希望兼有诗才与乐才的大天才的出现。”瓦格纳正中了这句话的希望。他自作音乐,自作文词,甚至自作剧场背景,自作演剧者,而建设了他的破天荒的综合艺术的“乐剧”。他是对于各种艺术均有非常的天才的人。所以他的作曲中,音乐与诗与剧的结合当然最为自然最为融和。前述的序曲脱离了歌剧而独立为一乐曲的时候,就是最高点的标题音乐。

二百年来西洋乐坛的盛况,大致如上。其重要人物计有十五人,今汇记于下,以便一览:

1.巴赫(Bach,德)——音乐之父,近世复调音乐建设者。

2.亨德尔(Handel,德)——音乐的乳母,近世复调音乐作家。  3.海顿(Haydn,奥)——主调音乐建设者,奏鸣曲完成者,交响乐之父。

4.莫扎特(Mozart,德)——奏鸣曲作家。

5.贝多芬(Beethoverl,德)——标题乐创立者,古典派浪漫派过渡期作家。

6.舒伯特(schubert,德)——浪漫派首领,歌曲之王。

7.门德尔松(MerIdelssohn,犹太)——浪漫派标题乐家。

8.舒曼(schumann,德)——浪漫派标题乐家。

9.肖邦(chop|nJ波兰)——浪漫派标题乐家,钢琴诗人。

10.柏辽兹《BerIioz,法)——交响乐诗人。

11.李斯特(Liszt,匈牙利)——钢琴大王。

12.瓦格纳(Wagner,德)——乐剧建设者。

13.柴科夫斯基(Tschaikovsky,俄)一一俄国折衷派作家。

14.施特劳斯(strauss,德)——音诗人。

15.德彪西(Debussy,法)——印象派音乐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丰子恺谈音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丰子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23405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6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6
15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5:40:32